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从残疾人到领路人
本报记者 肖云
文章字数:1249
  
  儿时,一场大火夺去了她的左手,作为特困户,家里不能给她任何治疗,只能听之任之。她像一株野草,磕磕绊绊地长大,走出校门后,依然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打过工,创过业,弱小又顽强。2012年,商南县残联招聘工作人员,她脱颖而出,成为金丝峡镇残疾人专委,因工作关系,开始走近与她一样的残疾人群体。
  残疾人困难多、需求多,可他们有困难,不找政府,不找残联,又能找谁呢?有些残疾人来办事时,经常发牢骚、发脾气,有些残疾人家属心情压抑、心理不平衡,会忍不住说些难听的话。“正因为自己是残疾人,很多时候他们的心情,我都能感同身受。”屈宝玲说。
  姚家楼村有一个孩子因先天性畸形致听力受损,还患有孤独症,得知情况后,屈宝玲立即入户探望这个孩子,同时把信息反馈给县残联。经过积极治疗,孩子逐渐康复,当孩子用稚嫩的声音喊着“阿姨好,谢谢阿姨”时,他的奶奶饱含着泪水欣慰地笑了。那一刻,屈宝玲觉得,这份工作是有温度的,是值得去付出的,无论多难,她都一定要坚持下去!
  兴隆村的李录会患有小儿麻痹症,其妻苏清梅因病双下肢不能站立,常年靠坐在小孩用的玩具车上移动,夫妻俩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两个幼小孩童,生活全靠低保金维持。屈宝玲记挂着他们,将第一批无障碍入户改造项目落实到他家,为苏清梅配备了无障碍设施设备。
  屈宝玲深知,作为一名为残疾人工作者,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懂得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科学化开展工作。为了掌握全镇残疾人的家庭状况、就业状况、康复需求等信息,她建立了台账资料和电子档案,为给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打下良好基础。
  根据脱贫攻坚战的要求,屈宝玲把目光锁定在“政策引领”上,就每户残疾人致贫原因和潜在的脱贫能力,按照有关政策分类开展脱贫帮扶,引导有能力的残疾人进行“微创业”“灵活就业”。寺湾村刘小党身体瘫痪,他家还有70多岁的老母亲,无业的妻子,一个上小学的孩子,状况很不好。“他们家住在金丝峡镇初级中学门外,利用这一优势,我和包扶干部都主张他创办小商店,还给他妻子帮忙安排工作,帮助他家发展养猪产业。”屈宝玲说,现在,这一家人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孩子也入学了,生活开始走上坡路。
  与刘小党情况类似的范德平,是梁家湾村5组村民,他因一次意外致残,妻子张玲还患有肝硬化,“听包扶干部贺丽说了这件事,我们想办法为范德平家申请了低保,贺书记还自掏腰包帮他购买了一台钉鞋机。”在多方面的支持下,范德平办了一个门市部,在照看门市部的同时,还能加工制作手工艺鞋垫、帮人修鞋,同时,享有残疾人自主创业补贴和残疾人阳光增收扶持资金补贴。看着家里日子好过了,张玲的病情很快得到了好转,村里还为她安排了梁家湾村的环卫工作,张玲感激地说,“谢谢所有对我们不离不弃的人,是你们的帮助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一个人带着目标去工作,就有了精神寄托。7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让我意识到:我的目标就是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屈宝玲说。这几年,她先后获得“陕西省残疾人先进工作者”“商南县优秀残疾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