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丹凤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文章字数:928
  本报讯(屈磊 李军涛)丹凤县紧抓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机遇,扎实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全县155个村(社区)清产核资及数据系统录入全面完成,130个村(社区)完成了成员身份界定,119个村(社区)完成了股权配置量化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并组建了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为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级党政领导抓改革。丹凤县镇村逐级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三级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担任第一组长、组长和副组长。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推进改革工作,镇办、村(社区)组建工作专班、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县级领导、镇办实施、村级操作、部门服务的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完善并积极发挥作用。
  三套扶持措施破瓶颈。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宣传宣讲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邀请省市专家学者开设大讲堂,组织镇村500多名干部考察交流学习破解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够难题;先后制定印发了丹凤县《关于加强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通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化解政策支持不够精准制约;积极建立健全资金保障机制,连续三年每年安排县级财政预算100万元,先后为86个改革村落实专项扶持资金5662万元,对接苏陕协作集体经济项目27个,以奖代补给66个产改试点村各安排50至100万元的启动资金,给38个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注入1140万元破解资金瓶颈。
  三项改革工作成经验。涌现出抱团结盟、联结共赢实体集合型的“陈家沟模式”,集体经济带动发展的“毛坪模式”,园区承载融合发展的“万湾模式”,弘扬劳模精神党建领航的“马炉模式”,以“艾”为媒、变废为宝的“大庄模式”,企社合作、特色养殖、注资分红的“汪家沟模式”等多类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6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竹林关镇竹林关村、土门镇长沙沟村、铁峪铺镇东川村和武关镇梅庄村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并实现了先期对贫困户股东的分红,峦庄镇汪家沟村、土门镇长沙沟村对所有股东进行了分红;组建县级改革业务指导队伍,强化对试点村股权配置、资金分配等环节监管,加大“三资”和扶持资金使用审计力度,要求使用财政资金带动农户的经营主体设立风险基金。探索施行多功能农业特色产业保险,将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