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山阳 攻坚克难 滴水穿石
文章字数:2210
  (上接第一版)
  通过统筹整合“四支队伍”,充分发挥支部引领、党员干部示范作用,与贫困户结对子领一批、合作社发展产业带一批、公益岗位就业促一批、提升技能强一批,让群众在“领、带、促、强”中尝到甜头、增强获得感。全县选树脱贫攻坚“百家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激发贫困群众主动脱贫、自主脱贫的愿望和信心,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致富的良好局面。
  山阳每年组织实施“雨露计划”等实用技术和就业培训3万多人次,实现转移就业5000户以上。两年来,全县共落实各类助学金和补助2.36亿元,惠及5.6万人次。
  瞄准主攻方向集中优势攻坚
  位于漫川关镇东南部的板庙村,可以说是山阳脱贫攻坚过程中“变化最大的村”。“十几年前的板庙村你知道有多穷吗?交通条件十分落后,5条深沟住着5组人,大多数住的是石板房,点的是煤油灯,吃的是地瓜加野菜,有的老百姓就连家里的耗子都‘哭着搬家了’……”土生土长的村党总支书记程伊周随口道来。
  板庙村的改变,得益于脱贫攻坚,在这几年就完成了巨变。2016年以来,板庙村确立了“主导产业引领、扶志启智支撑、资源开发共享、企业带动增收”的脱贫工作思路和“全力发展药果业、稳步发展种植业、探索开发水资源”的产业发展思路,主打现有资源牌,做精“药果畜水”文章,做大做强以中药材为重点的特色种植产业、以陕南生态黑猪为重点的生态养殖产业、以核桃板栗为重点的优质林果产业和以天竺山泉为重点的水资源加工产业,让四大主导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
  2017年,整体搬迁成为板庙村发展的转折点。依靠国家“移民搬迁”政策扶持,村上新建移民搬迁小区的300多套房子实行了集中安置,300多户偏远乡亲全部从山上、沟里的石板房搬进了山下的移民小区。在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三变”改革中,板庙村成为全县首个试点村,实施土地流转、贫困户带资入股、“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等举措,积极发挥能人带动效应、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和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助推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带动贫困户181户576人,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7.4万元,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板庙村只是山阳扶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山阳牢牢把握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核心要义,按照“全面、严实、精准”工作要求和抓重点、创亮点、出精品工作方法,发扬“五干”精神,超前谋篇布局、科学调兵遣将,集全民之智,对标脱贫标准,瞄准主攻方向,在提升“两业”水平、推动“两房”扫尾和加快“两设施”建设等方面,接续开展“春季攻势、夏季行动、秋季冲刺、冬季决战”,久久为功,持续用力,集中优势打攻坚战。
  在县扶贫局大数据平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确定建档立卡扶贫对象3.09万户,实行细化分类,逐户都制定帮扶计划和脱贫路径。近年来,陆续对2.87万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产业帮扶、对1.158万户实施搬迁扶贫、对3395户落实“兜底”保障,对4.6万名贫困劳动力实施转移就业。
  创新扶贫模式因地制宜发展
  “实话实说,我们发展产业和就业的难度很大,但是要紧盯不放、常抓不懈,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尤其要在产业和就业上下功夫。刚才你们也谈到‘4+X’,等等,我觉得你们说的食用菌、香菇的事,现在发展得非常多,这就找到了很好的新的增长点,那也解决了很多问题,张志飞也在发展,咱们王庄村沿着这路做就很好啊!别的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围绕这个来做。”省委书记胡和平在王庄村调研脱贫攻坚时特别强调。
  近年来,山阳坚持走产业化绿色化之路,以“大产业”推动“大扶贫”、以“小产业”带动“小农户”,形成了大小共存、强弱互补的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在持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规模的同时,狠抓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链条延伸、特色产品营销等重点工作,加快推动中药材、食用菌、畜禽、林果“四大全产业链”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阳坚持依托资源、依靠科技,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牌”,因地制宜发展光伏、旅游等产业,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和电商产业,并实行“十大产业”都有一名县级干部牵头包抓、一套班子跟进负责、一个工作组具体推进、至少一个龙头企业带动,推动了产业兴旺、收入增加,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阳积极推进产业模式创新,大力推行“三带三创”产业扶贫模式,实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能人大户“三大带动”,推行金融帮扶、科技帮扶、销售帮扶“三大创新”,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6家、专业合作社746个、能人大户308户,同时发挥县扶贫开发移民搬迁投资公司、城投公司等融资平台作用,撬动银行贷款10亿元,吸引社会资本6.8亿元。
  山阳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和苏州硒谷公司在人才引进、技术培训、产品研发等方面进行合作,与长安航空合作实施“航空扶贫”,借助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将核桃、蜂蜜、土鸡蛋、食用菌等商品型、礼品型特色农产品成功打入南京、西安等地,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
  在“百企联百村带万户”脱贫攻坚行动中,138名山阳籍企业家、能人返乡投资创业,实现每个贫困村至少有一或两家企业结对帮扶。山阳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来山发展,使每个产业都有龙头企业带动,实现了养鸡、食用菌、光伏产业规模化发展。仅和丰阳光食用菌项目袋菌包、深加工生产线建成投产,带动发展产业流域6个、产业园区6个、大棚956个。全县新建光伏电站24.5兆瓦,与190个村1.2万户贫困群众建立了利益联结。
  “山阳将大力弘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弱鸟先飞’的追赶意识,‘全面严实精准’的工作作风,努力以高质量赶超发展,走好摆脱贫困之路,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山阳县委书记张国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