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冠山村的嬗变
文章字数:3735



  本报记者 余婷 王倩
  在距离丹凤县城2.5公里的凤冠山北麓,有一个自然环境良好,田园风光优美的村庄——冠山村。这里环山涉水地势开阔,道路两旁绿树吐新蕊,春草发嫩芽,山、水、林、田、园等乡村景观错落有致、有机融合。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村上积极抓住区位、自然、环境等优势,提升村容村貌,发动群众兴办农家乐,发展壮大传统中药材产业,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处处展现出一派村美人富、乡村振兴新景象。
  1  农家乐方兴未艾
  4月17日午饭时分,沿着通村路前行,一户门庭整洁,院内绿树成荫,树下摆着几张饭桌的农家院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走进院子,主人叶小兵正在给面前的七八个水壶灌水,女主人雷玉芳则腰间系着围裙在厨房忙碌。不待观察完这个院子,忽地进来三四个人,进门就说道:“老板,给弄几个菜,还是老样子。”说着就围着桌子坐下了。叶小兵脸上挂着笑,一边倒水一边说:“大家先喝点茶水,菜马上就来。”说完就帮着妻子做菜去了。
  叶小兵家的农家乐是2011年开张的,他们是村上最早一批开办农家乐的人。叶小兵介绍,妻子雷玉芳一直都喜欢做饭,以前村上谁家有红白喜事,她前去帮忙时,就喜欢帮厨师打下手,有时也争着配菜、炒菜,慢慢地,也学习了一些炒菜的手艺。当时村上正在搞新农村建设,从省上来了几个调研员,租住在他们家。雷玉芳每天变着花样做饭,调研员们见她做饭干净卫生,口味又好,就鼓励她办农家乐。这个提议,打开了他们的思路。
  经过精心筹备,农家乐开起来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生意一直都特别好。“从开业到现在,只要我营业,每天至少有五六桌顾客,从没有空过一天。”雷玉芳说,来她家的都是回头客,她没有印名片,客人们临走时都会要她的电话。“我们家的油饼馍是用酵面烙的,外脆里软,顾客们都爱吃,好多人临走时还要带走几份,现在大家都给我家叫油饼馍。”叶小兵说,顾客多时他夫妻二人忙不过来,就从村上雇人帮忙。今年清明假期第二天,他们接待了十八桌,近二百人,一天收入约5000元。
  在河对面,掩映在绿树下的四合院农家乐,灰墙灰瓦与红门红窗、悬挂着的大红灯笼相得益彰,恬淡而安静,充满朴素的乡土气息。院内,吴文平和妻子及几名服务员正在准备一天的食材。“春季是顾客最多的时候,大家来这里踏青、赏花,欣赏自然风光,感受乡村气息。”49岁的吴文平是冠山村吴家湾组村民,前些年在外打工,挣了些钱,后来感觉在外漂泊总没有归属感,想在家乡做些营生安定下来。2015年,经过考察,吴文平打算投身农家乐产业,开办一家富有特色的农家乐。
  在村上的支持下,吴文平流转河滩地,先后投资一百多万元,填出近3000平方米地,在上面修建起了村上最大的四合院农家乐。从装修到场院设计吴文平费了一番心思,专门用原木搭建的小木屋,保留了农家的古朴,院子里做了蓄水池,水池上放置了造型独特的假山,山水融合,给农家乐增添了一丝灵动美。环境别具一格、容客量大成了吴文平农家乐的特点,吸引了丹凤县城和周边几个城市的人过来吃农家饭、体验农家之乐。“从农家乐建起到现在,生意一直都很好,最多时一天接待了五六百人。”吴文平说。
  农家乐里除了吴文平一家人外,还常年在村上雇了七八个人帮忙。村民马小玲因丈夫残疾被定为贫困户,她要在家照顾丈夫不能外出打工,家里经济负担沉重。自从在吴文平的农家乐当服务员以来,她每月能领一千六七百元工资,她还利用闲暇时间种了四五亩中药材,也给村上做保洁员,家里经济状况逐渐好转。2018年,马小玲家顺利退出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能打工,照顾家庭和挣钱两不误。”马小玲乐呵呵地说。
  冠山村农家乐数量从少到多,规模从小到大,经营方式也逐渐走向规范和成熟,形成了农家乐集群,为当地村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路径。村支书吴喜林介绍说,村上目前规范化经营的农家乐有十三四家,农家乐的发展解决了村上一些剩余劳动力,还帮助乡亲消化掉要出售的蔬菜,同时,为村上汇聚了人气,带动了农产品销售。
  2  能人带动促增收
  在距离村委会10里开外的一处坡地,七八名群众正在栽种天南星,他们有的松土,有的覆盖地膜,有的栽天南星根……忙得不亦乐乎。这是村民贺丹军的润松种养殖合作社基地的景象。
  贺丹军是阳坡组村民,从事建筑行业十五六年,在他的勤奋努力下,日子过得红红火火。2016年他当选了阳坡组的小组长,在和村民打交道中激发了他为家乡做点事的热情。具体做什么,怎么做,成了最大的难题。他经过反复思考,认为冠山村坡地多,平地少,村民传统种植以中药材为主,应该在中药材种植上做文章,他决定利用当地种植中药材的传统习惯,打破群众各自为营的现状,成立公司,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
  2017年,贺丹军的中药材公司成立后不久,村干部建议他成立合作社,一来可以将土地集中起来,连片搞种植,二来基地能带动更多村民务工。贺丹军听了建议后茅塞顿开,认为这种方式可以给乡亲们做点实事。于是,他立即付诸实施,投资了40多万元,流转土地228亩,成立了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植天南星、苍术、天麻、桔梗等中药材。2018年又流转了270亩土地,扩大了种植面积,规模越大,用工量越多,全年平均雇佣村上劳动力三四十人,人均年增收3000多元。至年底,在合作社带动下,通过土地流转金和务工增收的共有110户。
  贺丹军介绍,很多中药材生长周期长,见效慢,去年只有栽种的70亩天南星收获了,但由于第一年管理不到位,收成一般,年收益两万元。贺丹军说,2018年,合作社还是起步阶段,随后计划吸纳贫困户加入合作社,统一种植统一收购,解决贫困户中药材的销路问题。除了合作社外,他的建筑队解决了村上70多人的就业,为村民家庭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保障。“我还在继续探索,也会不断学习中药材科管知识,最大限度发挥自身力量,带动村民甩掉贫困的帽子。”贺丹军说。
  今年,贺丹军又增加种植面积一百多亩。从四月初开始种植,已经持续了近一个月。“地势不平,种植起来难度相对较大。”当天,在天南星种植基地里,62岁的史建军说,因房屋在滑坡体,又缺资金,他被定为贫困户,年龄大了干不了重活,只能在家附近干点零活。去年他和老伴一起到基地务工,一个整地,一个栽种,两人配合默契。基地栽种天麻时,又帮忙埋菌床,栽种完毕,接着又是除草。一年累计能在基地里干六个月活,两人一天能挣160元,日子慢慢好转起来。去年9月,他们领到了搬迁安置房的钥匙,顺利实现脱贫。史建军笑着说:“房子现在装修着,等到过年时就可以搬新家了,到时啥都方便了,日子也有盼头了。”
  3 集体经济逐步壮大
  冠山村自南向北,地形呈半山半丘陵状,土地贫瘠,人均可耕地面积0.86亩,耕地面积限制了村上的产业发展,一直以来没有支柱型产业。该如何搞?发展什么产业,帮助群众走上致富之路呢?
  县统计局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经过反复协商,认为应该发展集体经济,在传统产业基础之上,多管齐下,借助政策东风,增加集体经济积累。2018年,村上以“三变”改革为契机,成立了冠山村集体股份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壮大集体经济。经过考察,将60万元资金投入丹凤县龙泽现代科技责任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每年按8%定比分红,分红将继续用作集体经济积累资本。去年11月,投资后首次分红4.8万元已经到账。“在没有明确如何发展产业的情况下,村企合作,投资分红是最保险的。”村主任王发祥道。
  一边探索一边前进。冠山村在试探发展集体经济时,也成立了互助资金协会,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实行资金到户,鼓励倡导村民发展产业。去年,互助资金协会运作良好,共发放互助贷33户159万元。经过一年的摸索实践,村上及时梳理思路,总结经验,大家都认为,要想真正实现小康,还得靠实体产业。而发展产业因地制宜很关键,要发展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一直处于发展思路不明确的村干部和驻村队员一班人在反复思索。
  驻村第一书记田永春说,从进入冠山村村口开始,道路两旁遍布着桃子、樱桃、杏等各种果树,多年以来,村民一直有种植水杂果的传统。“这也说明了,这个地方适合种植水杂果。”他说,考虑到这点,他们似梦中人被点醒,村上对发展什么产业一下子有了清晰的思路。
  考察、调研市场,一番折腾后,村上决定种植冬枣。“考虑到冬枣见效快,另一方面,种植冬枣也可做农家乐的配套产业,发展旅游观光、体验采摘等项目,延长农家乐产业链。”吴喜林介绍,今年,村上拿出35万元继续和企业合作,实行定比分红。剩下的50万元资金,则全部投入到冬枣项目上。开春后,村上流转土地30亩,从渭南大荔买回2400棵冬枣树,三月份已经全部栽种完毕。“这批冬枣树属于大树,今年就可以挂果,不过为了保证果子质量,今年会进行疏果,确保树的旺盛生长。”吴喜林说。
  采访当天,在村委会背后的冬枣基地里,记者看到,一棵棵冬枣树成排成行整齐划一,长出的新芽叶显现着勃勃生机。而基地旁边的一片地里,六七个村民有的在翻地,有的在撒化肥。村干部介绍,这片地计划用来做冬枣树育苗,这样一来,就可以自给自足,减少购买树苗的成本。
  除此之外,村上还计划流转十亩土地,用来种植草莓,更大程度地丰富采摘的品类。有了落地产业就有了盼头。过去一年,冠山村的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逐步壮大;就业人员从少到多,产业发展从小到大,相应的,贫困人口越来越少。去年,冠山村78户贫困户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全村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943元,贫困发生率降到2.33%,实现村出列。
  如今,冠山村环境美、人气旺、产业兴,快步踏上了脱贫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