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9年05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家政市场需求旺盛 服务质量还待提升
文章字数:2687


  田琳
  请个月嫂照顾宝妈,雇个保姆照看老人,在我市市民生活中已经越来越常见。如今,在利好政策、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驱动下,我市家政服务行业正逐步发展并日益壮大。
  近期,记者走访我市多家家政公司获悉,近年来,我市家政人员的收入普遍增长。在市区,不住家保姆月工资为1500元至2600元,住家保姆月工资1800元到3000元不等,掌握多项技能的育儿嫂月收入已上3000元,能够同时护理产妇和新生儿的月嫂工资5000元以上。
  即使家政人员的工资逐年上涨,但月嫂、育儿嫂、陪护人员仍供不应求,高素质、适应现代家庭生活的家政人员更是稀缺,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月嫂预订从怀孕开始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相较于一孩时更好的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家中爷爷奶奶年龄偏大,因此部分市民需要且有能力寻找月嫂或保姆;同时,正处于为事业打拼的“80”“90”后,他们的父母逐渐迈入需要陪护的年龄,也拉高了家政市场的需求;此外,生活品质的提高,促使市民对家政、保洁需求的增加。
  目前我市的家政市场,技能好的月嫂、育儿嫂、老人陪护等几乎没有“空窗期”,他们通过雇主和亲朋好友的口口相传,很多人能够轻松实现“无缝对接”。“像之前家里找月嫂,临产时找都能来得及。但今年,已经有不少孕妇自怀孕起就开始打听月嫂,就怕到时候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市区邦洁家政负责人说道。“现在有的月嫂订单都排到明年了。”鑫泓家政公司负责人边文丽表示,很多雇主需要不住家的保姆,这样使外地家政人员生活成本增加,也让市民找月嫂难度加大。“外地的家政人员要在城区租房,成本增加,也让一些家政人员望而却步,因此造成家政人员紧缺,所以一些孕妇从孕期就开始预定月嫂,给孩子找保姆。”市区一家政公司工作人员说道:“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家政市场这种供不应求的现象更为明显。”
  高素质家政人员稀缺
  早上不到8点,62岁的牟德英洗漱完毕,便开始打扫卫生。4年前她从山阳来到市区当保姆,在雇主家已干了3年多。她一边检查煤气灶和天然气阀门一边说:“我虽然年龄大,但干活麻利认真,雇主一家都对我很好。”
  牟德英告诉记者,早些年她有在外省务工的经历,可谓见多识广。后来回到家乡,儿女都在市区,就想在市区找份工作。经过几次尝试,她发现自己适合做家政,女儿帮她在家政公司登记,不久家政公司便给她介绍了这份工作。她谈道,经过初期的环境适应和磨合后,她很快就能胜任这份工作,雇主家里所有成员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她都够烂熟于心。现在,小区里经常有人托她找保姆,大多要求身体健康、聪明能干、性格开朗、好相处,掌握一些育儿或者护理知识,可这样的保姆还真不好找。
  记者在市区江滨北路某家政公司看到,不少市民前来咨询,负责人不时地通过电话、微信群等回应顾客关于家政服务方面的问题。这家公司负责人谈道,从供需结构看,简单劳动型家政服务供给过剩,高端家政服务则显不足。他告诉记者:“家政服务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多,有的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初期不适应就想放弃。”
  前来咨询的市民张先生很着急,“给我妈找保姆真的把我急坏了,她在西安时,如果有什么不满意,家政公司能在30分钟内找到替换的人,回到商州后,一个保姆走了很难立刻找到合适的。我妈除了生活上需要照顾,还需要懂得点医学护理知识,能在精神上陪伴和共鸣。今年我给找了好几个,都不太满意!”
  业内人士谈道,目前家政服务人员供不应求,信息不对称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能让雇主满意的家政人员少,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家政服务人员紧缺。
  贫困户做家政尚需培训
  5月14日,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月嫂培训刚结束,接受培训的50名贫困群众大多来自商州区板桥镇及周边的乡镇,为期15天的培训,教会了她们照顾新生儿和产褥期妇女,帮助新妈妈母乳喂养等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让她们能更快适应工作。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为了让家政人员供应链更加稳定,越来越多的家政公司或人力资源公司开始与其他地区进行劳务输出对接,特别是对贫困村镇联络得更加紧密,有的公司甚至在贫困地区对群众开展短期技能培训。边文丽介绍,2017年,她们公司开始在商洛培训月嫂,两年来已经培训15期750人。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家政免费培训活动中,为了能有稳定的学员来源,他们和各镇办及家政公司负责人对接,请他们帮忙联系,接收贫困劳动力报名。这样既能助力当地脱贫,又能让家政人员供应链更加稳定,实现双赢。
  记者从相关单位了解到,通常情况下,经过技能培训的月嫂、保姆等家政服务人员短期内就能找到工作,取得全国通用月嫂证书的家政人员更是不愁就业,这些人也能对身边人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据了解,贫困村的群众来到市区,经过专业技能、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只能达到上岗的标准,真正要成为一个出色的保姆,至少需要半年的锻炼。“工作满3个月的保姆,基本上可以适应环境,收入方面平均每月两三千元的工资,管吃管住,有的人月工资数额在农村一年也挣不到,所以说,家政服务是促使农村贫困群众脱贫的有效途径。”商洛职业技术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说道。
  是保姆更是家人
  一方面高端家政市场供不应求,另一方面,记者了解到,不少家政人员在从业中途就选择离开。“尽管总有人说家政人员的工资高,但这个职业缺乏认同感,是许多人别无选择的‘选择’。家政就是一个流动人口的行业,而这种流动,很让人头疼。”通江西路某家政公司负责人说。
  58岁的刘淑贞家住商州区金陵寺镇。5月15日下午,记者在市区文化广场见到她时,她照顾着一位84岁的老人,老人坐在轮椅上,时不时需要擦拭口水。隔一会儿,她就要从背后抱起老人,以防他从轮椅上滑落。刘淑贞说自己照顾老人一年多了,负责老人的日常起居。“之所以能干这么久,还是因为老人的孩子们信任我,放心地把老人交给我照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把雇主一家当成亲人,雇主一家也将她看作家人。在充满人情味的氛围里,雇主一家和她都能敞开心扉,交流沟通。
  我市家政行业多采取中介制模式,家政人员并不是企业的雇员,流动性大意味着流失率较高。而且家政人员人身安全、各项权益均很难得到有效保障,当风险发生时,风险责任的划分不清使家政人员、家政公司、雇主三方之间易出现扯皮推诿现象,引发多重矛盾。网络平台的中介服务机制使家政人员处于安全无保障、信用无保障、责任无保障的三无状态,这些因素使得群众对家政行业望而却步。
  何谓高端市场、高素质人才?其实每一个成熟的家政从业人员,都是从接受培训后,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在雇主家的包容、理解、信任里面获得自信和满足感,逐渐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变得可靠有责任心,勤劳勇于担当,主动创造劳动价值。此外,家政人员迫切需要完整的保障机制来保护自我,让自己的工作得到认可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