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9年06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情满后庙沟
——记洛南县古城镇后庙沟村第一书记苏亮
文章字数:1805


   胡小龙
  人的一生,总会有一些刻骨铭心的经历,有的已变成回忆,有的还正在经历着。对于参加工作已经23年的苏亮来说,洛南县古城镇后庙沟村是一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在这个村子的扶贫工作经历将成为他人生一段特别珍贵的记忆。
  肩负重担入村扶贫
  后庙沟村位于古灵公路中沙河沿线,地处蟒岭腹地,距离古城镇政府4公里,东与灵口接壤,北与页山河村相连,村域总面积8.6平方千米。2017年3月份,苏亮赴后庙沟村担任第一书记。对于长期在洛南县水土保持工作站工作的苏亮而言,农村的工作环境并不陌生,但真正肩负起带领一方群众去干脱贫攻坚工作,这是头一次,也是检验自己工作能力的关键一役。
  初到后庙沟,苏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几位村干部一起深入41户贫困户家中走访调研,对每户贫困户的家庭人口、生产生活、耕地种植、住房情况、经济收入、儿童上学、看病、就业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认真核实登记相关情况,并详细询问他们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和今后的打算。通过入户走访,他了解到村里的贫困群众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经济作物以红薯、油菜、丹参、桔梗等中药材为主。全村共有2389亩耕地,但以坡耕地居多,机耕路覆盖不足,耕作条件较差。通组路已硬化到位,并与古灵路、田后路相连,全村交通较为便利,能够满足群众出行需要。
  苏亮在摸清基本村情和全村贫困户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贫困户地域分布、致贫原因以及四支队伍各位干部的个人特点,逐户确定帮扶责任人,并明确包扶任务,要求户不脱贫不换人,脱贫攻坚任务不完成不撤人,并将帮扶任务完成情况纳入个人年终考核范围,从而保证帮扶工作出成绩见实效。在包扶责任明确后,苏亮立即安排包扶人员进组入户认门见人,在熟悉户情特别是致贫原因的基础上,和所包户面对面议定脱贫产业发展、劳务输出等当年计划和远期规划。
  自发“充电”蓄积能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苏亮是一个特别注重学习的人,他认为只有自己首先做好了相关知识和技术储备,才能科学地指导村上的脱贫攻坚工作。因此驻村以来,他带头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尤其是脱贫攻坚各项扶持政策。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或吃不准的问题,便及时向相关部门的同志请教,也经常和驻村工作队队员、村组干部座谈讨论,提高四支队伍对各项惠农富民政策的理解。他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周二、周四会议向所有参与包扶的帮扶人员讲解培训,确保所有人都懂得政策。同时号召包扶干部利用入户走访的机会,向贫困户宣传党和政府的各类扶贫政策,让贫困户也能全面了解政策。按照各户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用好各项政策措施,做到应享尽享,把政策转化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发展动能。
  “志智双扶”激发动能
  苏亮平生为人耿直,对贫困群众更是坦诚相见。针对个别贫困户存在思想观念落后、“等、靠、要”思想严重等问题,苏亮上门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有位贫困户是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身强体壮,却整天“宅”在家里,不出门找活干。苏亮了解到这种情况后严厉批评了他,又用激将法鼓励他走出家门,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后来苏亮给他联系了一家工厂务工,并对他说:“回来如果挣不到钱,我就天天上门批评你!”小伙子横下一条心,在外面上了一年班,年底回来赚了不少钱,当年就顺利脱了贫。
  苏亮带着村两委会一班人开展形式多样的“扶志扶智”教育,以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积极开展讲政策暖民心、讲典型鼓斗志、讲道德树标杆、演文艺扬正气、送技能添活力等系列活动,帮助贫困群众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思想。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不断改善乡风民风。积极开展致富能手、道德模范、“好媳妇好公婆”、敬老孝子等评优树模活动,用榜样的力量鼓舞人、教化人。在2018年先后开展各类扶志扶智教育、技能培训、文艺演出、宣传表彰等活动10多场次,表彰各类先进典型40多人次,受教育群众300多人次,村风村貌明显好转。
  倾力扶持引领致富
  2019年春季,为巩固2018年整村退出成果,苏亮又带领贫困群众新栽植朝天椒60多亩、种植油菜200多亩、中药材300多亩。为解决群众的饮水不便问题,苏亮多次与洛南县水务局沟通协调,争取总投资17万元的北沟、张沟口组人饮工程项目顺利落地,截至目前,已完成5510米管道、102套供水栓的安装,可解决100户370人的饮水问题。
  “古城花色正迷人,春风更绿后庙沟。”在完成后庙沟村整村脱贫任务之后,苏亮并没有松劲,他表示:自己将带领后庙沟村的干部群众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为后庙沟村下一步实现乡村振兴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