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9年06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内心风景与尘世荒原的守望者
——王凤琴诗歌艺术赏析
文章字数:1642
  张翼
  综观每一个诗人的创作,都会发现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可以说这既是诗人独特的气质使然,又是他(她)特有的思维习惯的反映,这一主题是他(她)生命里的核心意念,也是促使他(她)进行创作的原动力。在王凤琴的诗歌中,我们可以鲜明地辨认出这一中心主题,那就是对生活的意义和真实、对人性善良的高度要求和日常生活中的虚伪冷漠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也就是说,她始终被围困在自身的生存悖论中——对一个拥有情感与精神丰富度的人而言,我们无法在外部世界中找到与这种丰富性相对应的客观价值与意义。
  这种矛盾与悖论成为了她创作的动力因素。她既在诗歌中抒发着由这种矛盾对立所造成的痛苦与失望感,又在激烈的抨击中勾勒着那种理想生存状态所应该有的样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诗人无疑是一个特殊的族群,他们就像是神经暴露在外的人,敏感地探测着环境的细微变化,甚至会被光线中的微妙寓意所刺痛。在那些粗犷之心一无所见的平直模糊之处,诗人们看到了上帝的启示,看到了人性的险峻。
  艺术的本质是用形象去思维和表达,在这一点上王凤琴特别有天分,不同于很多男性诗人的概念性思维,她似乎是一个天生就是用形象思维的人,在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干巴巴的概念性词语的地方,她总是用具象事物加以表达,这使她的诗歌意象显得格外丰富生动。
  语言风格是对其使用者的心灵气质和思维方式的直接反映,王凤琴的诗歌惯用断句、孤词,再加上充满爆发力的动词,使她的语言显得无比犀利,拥有刺痛人心的力量,充分体现出作者焦躁的性格和迅猛的想象力。“我们所见,对立和紧绷/捶打,淬火,对一条河流忧戚/换来另一面的柔软、光洁、温和”。而这种打破语句的静态平衡结构,只以表达心灵的动态感受为能事的句式在她的诗中比比皆是。
  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王凤琴的诗无疑是晦涩难懂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一是她对主题的思考很深入,不浮于表面,用以阐发思考的意向幽深曲折,见常人所未见,想常人所未想。例如在《寂静深处》中她写道:“水流是一种假设/但它一直流淌/升高了目测的温度”。的确,水流是变动不停的,因而是一种流动的可能性,对这种可能性,如果你一直盯着它看,就会产生不断积累的心理期待,犹如升高了目测的温度。
  其次是她情感的细腻度远超常人,于平直处见崎岖。对同一对象,如果一个性情粗犷的人根本没有同理心,那么自然也就无法体验到与她类似的情感。“……但它扇动的一小块阴影,会在夜深时/抠挖出声响,暴发骚乱,在文字里设伏”(《中年辞》),假如读者不是一个情感细腻丰富的人的话,是难以体会这里所说的那一小块阴影意味着什么的。
  造成晦涩性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无疑是由想象力的张扬,联想方式的跳荡造成的。如果作者在极为相似和极度接近的事物之间建立联想通路,那么语义就是平滑明晰的。但如果作者在相距遥远,只有隐微而深层的联系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想关系,那么就很考验读者的思辨力和联想能力了。“风摧老树,砍其枝叶,抹去笑语/留一截悔恨示人”(《听风者》),试问,有谁会在一截老树的树桩和人生失败者的悔恨之间建立联系呢?
  每个诗人在其一生的创作活动中都经历着文化视角和人生态度的逐步变迁。王凤琴的诗从最初激烈暴躁的意象逐渐融入了东方的山水意韵,在与命运进行了一番搏斗之后看到了事物对立面存在的合理性,于是在我们原以为自己精疲力竭,只是放下武器不再抵抗的时候,却获得了更宽广的智慧、更具包容力的心灵。“只愿天空一直低垂/我在低处/像一棵枯败却从容的植物/保持饥馑/和善意”,又或是“在文字里养莲,盛开时,映照/沧桑的叶片”。个人的成功,始终是一场生存斗争,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世界,得之者喜,失之者悲。而人类却不在意个人的得失,只以文化为旨归。
  王凤琴内心的风景,乃是尘世荒原的对应物,我们生活在意义与价值的缺失之中,但这种缺失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它的对立面。阴影愈沉重迫人,被它遮挡的那片风景就越明亮动人。在这片与生俱来的,神性的,以精神为本体的内心风景中,我们看到上帝俯临,看到意义盛开为花朵,价值幻化为宝石,而时间在永恒的海洋中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