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爱心超市”成为精神脱贫“催化剂”
——商南县“2019决胜脱贫摘帽”系列报道之五
文章字数:1474
  李治军
  “全村常住户有200多户,就有192户群众参与了积分评定。贫困群众有228人次在村上的‘爱心超市’兑换了商品,兑换的商品价值6151元。”7月1日,商南县清油河镇吊庄村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党琳介绍道。
  这是商南县“爱心超市”运行情况的缩影。
  从2017年12月起,为深入开展扶志扶智,深化移风易俗,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商南县在贫困村启动建设“爱心超市”。县上按照“先行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广”的思路,以镇办为实施主体,以有场所、有货架、有物品、有制度、有台账、有标价、有专人管理、有统一标识的“八有”标准建设,全年在偏远贫困村成功建起首批23个“爱心超市”。
  2018年6月,商南县民政局在深入调研首批“爱心超市”建设和运行情况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尽快建立第二批“爱心超市”的通知》,加快在剩余的46个贫困村建设“爱心超市”。建设中,县上采取“县财政给一点、组织包扶单位出一点、动员爱心企业捐一点”等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和物资,保证“爱心超市”后续货源充足、种类齐全。部分镇办、县总工会、团县委、民政局、县慈善协会、红十字会等部门机构,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多方协调,积极组织举办“爱心捐赠”活动,支持“爱心超市”建设。截至2018年底,69个贫困村实现了“爱心超市”全覆盖。
  县上的“爱心超市”大多建在村级活动场所,交通便利、方便群众置换物品。超市里的商品多为棉被、洗衣粉、电饭锅、肥皂、脸盆、扫帚、毛巾等生活必需品,非常实用。
  建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作用发挥好才是目标。为切实发挥“爱心超市”在脱贫攻坚中“以奖代补、多劳多得”等正向激励作用,商南县成立了“爱心超市”运行管理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加强“爱心超市”运行管理的实施意见》《“爱心超市”积分办法》《“爱心超市”积分管理及商品兑换制度》《“爱心超市”工作流程》等系列制度,规定了操作流程,明确了“爱心超市”的镇办分管负责人,为每一个超市确定一名专职管理员,具体负责“爱心超市”捐赠物资接收、积分手册填写、积分评定、物品兑换等职责,确保“爱心超市”规范运行。
  运行中,商南县重点抓“积分获得”“积分评定”环节。群众获得积分的主要渠道包括:参与民风建设、孝老爱亲、团结邻里、参与村集体活动、开展移风易俗、获得的各类荣誉等。
  为了激励群众广泛参与,去年10月,商南县委宣传部积极创新载体,针对“爱心超市”的运行,在全县开展“评讲兑做”主题活动,以村(社区)为主体,定期评选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美丽庭院、好公婆、好儿媳、五美村民、脱贫标兵(示范户)等各类先进典型。为荣获先进的户加分,其中,获得“好公婆”“好儿媳”荣誉的,贫困户加20分,非贫困户加30分;对获得“脱贫示范户”的贫困户加30分。有奖励,也有惩戒。各村(社区)对建设豪华坟墓、赌博、虐待老人、打架斗殴、搞封建迷信的贫困户在评分时实行减分。
  按照这样的导向和标准,69个贫困村“两委”会定期召集群众代表开展积分评定,评定后张榜公布,公示无异议后由专职管理员填写积分手册。群众拿积分在爱心超市兑换相应的商品。受到物质激励的群众继续“当好人”“做好事”;暂时没有获得表彰、积分低没有兑换商品的,积极向身边学,主动爱护环境、讲卫生、改陋习,争当脱贫标兵,以此形成良性循环,收到了“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环境提振士气”的成效。
  目前,商南县69个贫困村的“爱心超市”运行良好。依托这一载体,不管是贫困户,还是非贫困户,爱护环境、讲卫生的多了,不文明的少了;勤劳致富的多了,“等靠要”的少了;“好公婆”“好儿媳”多了,怕赡养老人的少了。“爱心超市”犹如“催化剂”,加速了群众的精神脱贫,焕发出农村的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