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五四村群众奔向新生活
文章字数:3408

驻村工作人员帮蚕农摘桑叶喂蚕

烤烟大田一角

工作队员向群众宣传扶贫政策

组织医疗服务队为贫困户体检
   
  说起五四村,人们就会联想到“青年节”。其实,它是镇安县庙沟镇的一个小山村,距县城仅38公里,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340户1081人,有贫困户165户368人,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市卫健委、镇安县蚕桑站两单位由主要领导挂帅,抽调4名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干部,组建驻村工作队,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帮扶。历经3年多的帮扶,该村基础设施大为改观,村民主导产业明晰,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人居环境条件明显改善,“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五四村在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退出目标。然而,驻五四村工作队员依然驻守在脱贫巩固一线,与五四村村民一起拼搏奋斗着。

干在点子上 把基础设施建起来

 
  五组组长侯佑银兴奋地说:“我以为脱贫退出了,铺水泥路的事又要黄了。谁承想,我吃上自来水、水泥路修到家门口的愿望,市卫健委、县蚕桑站驻村工作队都帮我实现了。”
  “吃水是头等大事,一定要先解决村民吃水难题。”驻村工作队帮扶三年多来,从解决大部分人吃水困难的问题入手,先后筹资300多万元,为五四村98%的群众拉通了自来水,拓宽修建了环组13.3公里通组砂石路,在村主干道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改扩建桥梁5座,修筑涵洞18处,群众吃水、出行的问题得以解决。
  为了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驻村工作队发挥行业资源优势,为村上建起了100平方米的标准化卫生室,配备电视机、便携式检查设备、细胞分析仪和中药煎药机等,使之成为全市标准化样板。“如此标准化规范化村级卫生室在全市尚属首家,之前我一直在家里给群众看病,地方小不方便,现在卫生室条件好,化验、诊断设备齐全,一般患病群众也不用到县上去了,村人看病费用也减轻了。”村医周元说。
  今年3月份,一、二、四、五组的群众要求硬化这段通组道路,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加之修建需要投资500多万元,工作队心中没底、无法答复群众。对此,驻村工作队多次研究,一方面积极争取市县交通部门立项,一方面取得包扶单位领导支持,今年争取安排两公里路的建设资金,采取分年分次铺设,力争驻村结束时完成。5月份,市县交通部门计划下达。硬化水泥路有指望了,工作队心里也踏实多了。
  “自从市卫健委、县蚕桑站包扶以来,我们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15年以前到五四村,村上连一个公共厕所都没有。如今村内环境大变样,组组通了水泥路,户户用上自来水,家家入户路硬化。”村主任付增寿喜不自禁地说。

抓在关键处 把主导产业兴起来

 
  产业是农民收入的稳定来源,没有产业就谈不上脱贫致富。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挖掘优势,引导群众发展产业,培育拳头产品。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打造“三色”产业,即绿色蚕桑、金色烤烟,黑色香菇。
  “我们采取‘合作社+养蚕工厂+养殖户’的模式,实施密植建园、小蚕共育、科学饲管,实现了蚕桑产业大发展,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了。”驻村工作队长、镇安县蚕桑站副站长谢广东自豪地说。为了发展蚕桑产业,工作队没少跑路磨嘴皮子。当年,市卫健委扶持10万元、镇安县蚕桑站调来20万株桑苗,沿村道计划发展密植桑园1000亩,部分群众想不通不愿意栽植,工作队利用晚上休息时间,逐户上门做工作,有的提出没有劳力栽桑苗,工作队员第二天帮忙挖地栽桑,仅仅半个多月,千亩桑园建成,栽桑22.8万株。2018年全村新建小蚕集中共育室1处,养蚕工厂7个,养蚕380张,带动贫困户44户,户均增收8000元。三组贫困户王学银患有严重的矽肺病,他家栽桑树1万多株,今春养蚕6张,收入1.2万元,还计划养夏蚕、秋蚕10张。
  站在五四村四、五组的高坡上,眼前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烤烟。正值烤烟生长季,贫困户惠德富正在为大田烤烟防虫。“去年种了20亩,收入有5、6万元,今年长势还行!”他一边喷药一边说。“前期烤烟有点干,这场雨赶上劲了,估计今年的收入能和去年持平。”
  五四村的平芝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有社员20户,其中贫困户8户,代料生长两年到了后期,打算明年扩大再发展。与此同时,驻村工作队积极推行“三变”改革,以股份经济合作社为核心,依托“三大支撑”,盘活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以集体产权改革为支撑,实施“三带四联”,联带77户贫困户分红34.8万元;以国家政策为支撑,实施退耕还林,成立互助资金协会,发放互助资金21万元;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整合专项扶贫、财政资金扶持主导产业,联带贫困户111户,入股分红56.4万元。
  “我们驻村帮扶工作队将继续加大帮扶力度,强化基础建设,突出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效,努力把五四村建成党旗引领脱贫路的红旗示范村。”市卫健委主任叶朝阳说。
  目前,五四村发展香菇20万袋,种植烤烟240亩,栽桑千亩22.8万株,可养蚕400张,板栗建园4000亩,全村141户贫困户有稳定的增收产业。近年来,明晰的特色产业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看到了盼头、鼓足了劲头,也增强了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谋在长远事 把文明新风树起来

  人情往来,送“份子钱”,近年来在五四村有水涨船高的势头,成为群众沉重的生活负担。贫困户程乐明说他一年送出去的份子钱就有一万多元。
  人情搭礼是习俗,但绝不能成为陋习。驻村工作队紧密协助村上制订“一约四会”制度,即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规定婚丧嫁娶简办新办,人情往来随礼份子钱不超过100元,办酒席不得超标准。要求全体村组干部、党员带头签订军令状,带头执行。这一规定在全村引起不小的震动。今年正月间,三组的贫困户吴某全因病去世,村组干部及时给其家属宣传“一约四会”制度,家属按照节俭办事要求安葬亲人,节约费用一万多元。
  去年,村上召开致敬模范表彰大会,一组89岁的金厚莲被评为“好婆婆”,三组朱美应被表彰为“产业致富带头人”,贫困户马正军被表彰为“助人为乐先进个人”,共有32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奖励,在五四村引起不小反响。同时,村上和包扶单位争取爱心人士捐赠,建立“爱心超市”,对遵纪守规、文明礼貌、敬老爱幼、助人为乐者进行月评积分,群众凭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日用品,累计兑换6.5万元,极大地促进了乡风文明改变。
  为改变五四村人居环境,督促村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驻村工作队争取市卫健委投资20万元,实施改厕改圈120户,为沿河群众配发垃圾桶130多个;开发保洁公益岗位5个,将河道路段划分给农户进行管理,每月开展环境卫生评定。争取投资40多万元,实施民居、入户路改造70户。整洁舒适的环境,让来五四村的人耳目一新。
  “改陋习和人居环境整治,让我们村山更绿了,水更清了,邻里之间和睦,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村支书陈涛感慨地说。

想在贫困村 把脱贫成果巩固起来

 
  五四村去年顺利实现整村脱贫退出,但这只是低水平的基本脱贫。这里山大沟深耕地少、立地条件差,尤其是人口居住分散、产业零散,新生代外出务工居多,农村劳动力少。如何巩固提升脱贫成效,从而振兴乡村?面对这千斤重担,驻村工作队整合力量再出发。
  “五四村脱了贫,我们市卫健委帮扶工作不脱钩,继续把还没有办完、没有办成、没有办好的承诺给群众兑现,只要大家有干成事的决心,我们帮扶部门就有支持的信心。”市卫健委副主任郝玉锋调研帮扶工作时,对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表态。
  市卫健委新组建成立仅一个月,党组书记、主任叶朝阳便带领相关科室到五四村调研,逐周安排领导和科室负责人进村入户帮扶;今年还继续安排项目资金47万元,扶持五四村强化基础设施、发展产业、办民生实事。市卫健委机关党支部还与五四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实施党旗引领脱贫路,助推“三进三服务”工作。“七一”前夕,他们还组织市县医疗专家在五四村开展义诊、健康讲座活动。镇安县蚕桑站有8名干部,站长易永荣带领7名干部常年驻村,组成蚕桑技术服务队,除在五四村开展技术服务外,还及时指导庙沟镇蚕桑生产,今年在五四村开展养蚕技术培训两期68人次,指导桑园科管800多亩,被群众誉为“最强服务队”。
  驻村工作队整合“四支队伍”,将原先的三个灶整合为一个灶,解决了“吃饭不同时”的问题,实现了工作一同部署、任务一同落实、力量一同释放,确保了工作步伐合调合拍,真正使工作队员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帮扶工作。
  “没想到驻村工作队干部能与群众这么亲近,不计较村上条件差,也不嫌弃村民屋里凌乱,与群众说话不拿架子。”庙沟镇干部余德成,还时时不忘在五四包抓工作时的情景。
  把群众的愿望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得失的第一标准,驻五四村工作队在脱贫巩固中再出发,真正做到了真心帮,实意扶,用实际行动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