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情系商山洛水
本报记者 王涛
文章字数:1366
  初见张景祥老人是在西安的一个小区,已经90岁高龄的他得知商洛老家有人来拜访,立刻变得神采奕奕,他不顾身体的病痛,坚持坐在沙发上接受采访。洗尽铅华之后,素心依旧,这一刻,再回忆起当年热血澎湃的岁月,他显得那么平静。
  1929年10月,张景祥出生于丹凤县龙驹寨街道。年轻时在商中上学,当日寇侵华之炮声愈来愈烈之际,该校课堂内外充满抗日声浪,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响彻校园,抗日宣传气氛浓厚,学生思想先进。解放战争爆发后,张景祥和其他一些进步学生就想着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奔赴战场。
  1949年,在全国各战场人民解放军取得重大胜利下,商洛地区的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二分区所属的丹江南北根据地又有了新的发展。4月初,张景祥和另一位进步青年在丹凤面见了王杰(当时商洛地区行署专员),加入到了二分区的武工队。此时,为了减轻国民党对陕北的压力,二分区领导机关加快了解放商洛的部署。“解放军都不怕死,我们跟着孙光司令员没日没夜打,从河南西坪一直打到丹凤。”让老人记忆深刻的是发生在丹凤的高桥战役,一天天明时分,部队碰上了敌人,起初他们以为是保安团,没想到却是国民党的正规军,“那一仗打得很辛苦,牺牲了不少同志。但是在早饭时间就结束了战斗,全歼了敌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老人神情复杂,既欣慰又有惋惜。
  后来,张景祥跟着武工队转战到了商南县赵川根据地,在这里他们成立了部队的文工队,负责教育国民党俘虏。由于这里山大沟深,条件艰苦,没有鞋自己用草编,没有吃的挖野菜,没有桌椅砍树木自己做,用蛇皮和竹子做乐器……就这样在根据地轰轰烈烈的开展起了文艺宣传工作。
  1949年8月,张景祥他们才获知商县早已解放,于是回到商县加入到了商洛军分区政治部文工队,主要负责文艺宣传工作。作为分队长,他招募了一些年轻学生开始了排练工作,为了不负组织重托,他将部队的一些经验、纪律引入文工队,迅速提升了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当时,由他负责编排的《血泪仇》上演,获得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1958年,部队开始缩编,张景祥转到商洛行政公署任职,先后在机关办公室、文教局任职。由于有着丰富的宣传工作经历,最后组织又把他任命为商洛剧团团长。1965年,上山下乡期间,他积极响应号召,带领剧团奔赴镇安、柞水演出,和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利用闲暇时间编排节目。他的口号是“走到哪宣传到哪,走到哪演出到哪”,就这样,在基层一待就是200多天。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们获得了省文化厅的表彰。自此,他们一班人创作的热情更加高涨,在从省文化厅返回商洛期间,由于道路不畅,他们被大雪堵在了牧护关,利用等路通的这段时间他们积极编排了《青春火花》节目,1966年春节期间上演70多场次,受到群众极大欢迎。
  再后来,张景祥被调往地区文化局工作,期间张景祥和同事一起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至今耳熟能详的《屠夫状元》《穆桂英下山抗辽》《六斤县长》等一批名剧,为商洛宣传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现在过得很好,儿女们也很好,不愁吃、不愁穿,就是希望商洛发展得越来越好,贫困群众早日脱贫!”1990年,退休后的张景祥和儿女们一起搬到了西安居住。但是让他最牵挂的还是商洛的发展,他也时常从报纸、电视上关注商洛的状况。尤其让他欣慰的是,商洛这几年加快了追赶超越步伐,西安后花园建设已见雏形,秦岭最美是商洛已经唱响全国,他期望在有生之年能尽量多的回到家乡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