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汪家老屋场和汪家寨
姜世福
文章字数:1722

古城堡内景

历经岁月的风雨,汪家老宅大门显得古朴陈旧。

汪家寨瞭望台

古城堡炮楼
   
   
  与金丝峡一山之隔的开河,里面有一条侧沟叫水利沟。水利沟山大沟深,狭窄坡陡,山奇水秀。在大旱之年,水利沟还有一股清泉流淌不绝。就在这山沟里,藏着一座城堡和一座古寨,当地人叫它们汪家老屋场和汪家寨。
  骄阳似火的七月,我们驱车来到水利沟,准备参观汪家老屋场,顺便再看看汪家寨。汪家老屋场不好找,走走停停问问。巧的是,问到一位在锄苞谷的老人,老人说他就是汪氏后人,叫汪光安。老人放下锄头,陪我们一起进入他的老宅子。
  老宅子不在公路边,老人领着我们穿过新屋场,向一个斜坡上走去。绿树掩映下,隐约出现一堵石头墙,整齐、高大、雄伟。老人说,这就是老屋场。老宅子周围都是用石头垒成的高墙,有些地方虽已垮塌,但依稀可以看出,这是一座城堡式深宅大院。
  前门有一条大鸿沟。老人说,当年进入大院需要走吊桥,只有门卫放下吊桥,才能进出大院。后来吊桥坏了,他们从对门山根处修了一条便道,从侧面把院墙开了一个口子进出大院。
  老人把我们领进他的老宅。老宅呈前厅后院式,土木结构。两旁为厢房,中间为石板铺设的天井院落。除堂屋外,前厅与厢房皆为上下两层,设有吊楼,为柱梁、排架式建筑;朝院内墙面均系木结构,由隔板镶嵌,木雕花格门窗;各种精雕细刻出来的佛手、莲花、八宝、金瓜造型的木雕门斗,古香古色,十分讲究。
  我们沿着院墙走到后山墙。后山墙更加高大、厚实、坚固。从后门框可以看出,这石墙的厚度大炮都很难轰开。后墙内侧修有台阶,可上到瞭望塔。瞭望塔里四面都有瞭望孔,用于观察敌情。
  我们站在瞭望塔上才看清楚,汪家老宅屋顶全部用石板铺盖,有的石板长达两平方米左右,错落有致,衔接严实,屋顶四周用瓦走边,远看就像是一幅版画。
  老屋场可谓是石头艺术的博物馆,房基石、屋檐石、台阶石,石槽、石磨、石鼓等都是用石头精雕细刻统一规格,极具观赏价值。
  老人说第一道门口那对精雕细刻的石鼓,很多人出高价收购,他都没有卖。现在,这对石鼓是老宅唯一值钱的东西,不能卖。老人梦想有朝一日,后人或哪位有识之士能在此投资,把老宅修复,或者开发成旅游景点。
  现在,院内的汪氏后人都已搬离,有的搬到公路边,有的搬到城里,还有一些故土难离的老人守着那份乡情。国家实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汪家的后人不再居住在深山老林里。但是,在汪家老屋场旁边的一块平地上,有人正在打地基盖新房,听说是在外工作之人,想在这里把根留住。
  参观完汪家老屋场,在老人的带领下,我们开始攀登汪家寨。
  77岁的汪光安老人拿着镰刀在前面开路,一再叮嘱我们这些四五十岁的人要小心。要不是老人带领,我们很难找到上山的路。
  汪家寨在汪家老屋场上面不远处的半山腰处,坡度不高,老人领着我们沿着庄稼人常走的路,很快就到了山寨脚下。
  山脚下有一个巨大的石头“磨盘”和一个石头“碓窝”,完好无缺地躺在荆棘草丛里“回忆”着如烟往事。面对此情此景,我的耳边仿佛又响起了石碾子滚动的声音和碓槌砸进碓窝的“咚”“咚”声。
  来到寨墙下,高大整齐的石头墙让人惊叹不已,仿佛来到了西安古城墙下面。我们沿着石墙下面的台阶拾级而上,准备从寨门进入,谁知往日的吊桥已没有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五六米深的壕沟,根本无法进入寨门。有人用几根木头搭了个简易木桥,一朋友扒着墙角石头,脚踩朽木跳了过去。他用镰刀砍了一棵小树,重新加固了木桥,其他人才小心谨慎地摸了过去。
  寨内面积足有500平方米以上。听老人说,当年寨内建有11间房子,现在却是杂草丛生,很难看出房子的地基。寨后面是高山,我想:难道不怕敌人从后山进攻?这个问题,汪家人早想到了,所以后山墙修得特别高,西北角还有个瞭望塔,既可以看到山下情况,也可以看到后山情况。
  在我的印象中,山寨一般都建在三面绝壁的山头上,而汪家寨建在半山腰。汪家寨就像汪家老屋场一样,几乎都是靠四面砌高墙建造起来。从这么大的工程可以看出,汪家祖先是多么的富有!
  过去的“土豪”都把家园建设得非常牢固,希望千年不倒。他们想不到的是,百年之后,朝代变了,社会进步了,老宅要么被毁坏,要么被子孙后代遗弃,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家业被无情抛弃。当然,科技的进步,现代人有了更好的建筑材料,房屋住得更加舒服。老宅再好,也比不上现代化的住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