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六旬老人撑起一个家
胡 蝶
文章字数:1045
  8月22日下午,记者在商洛高新区王塬村见到了年近70岁的老人陈淑云,她正坐在大门口剥玉米粒。她剥得飞快,放在腿上的不锈钢盆子里很快就铺满了一层玉米粒。
  陈淑云的丈夫在12年前因脑出血去世,之后儿媳也因意外脑出血靠医院的救治勉强活了6年之后去世了,家里的耕地大部分和别人换了坟地,只留下一小片地种了些玉米之类的农作物。她的儿子在外打工,维持家用。陈淑云每天洗衣做饭、照顾3个失去母亲的孙子,日子倒也过得去。谁料想屋漏偏遭连夜雨,作为家里唯一劳动力的儿子去年一侧耳朵前突然莫名长了两个疙瘩,说话、吃饭都成了问题,住进了西安的医院,前前后后花了十几万元都是靠陈淑云已经嫁出去的女儿和家里的其他亲戚帮衬,“亲戚都借遍了,我外甥、妹子两家给我贷了8万元,都说的是靠我3个孙子上学出来了还。”说到这,陈淑云止不住落下了眼泪。
  陈淑云的大孙子高中毕业后本来在外面学手艺,因为父亲生病,退了昂贵的学费,在西安医院里照料父亲;二孙子目前还在上高三,他的头发大部分都白了,瘦小的身形格外让人心疼;12岁的小孙子暑假在家里帮奶奶剥玉米粒、捡柴禾。“正在上学的这两个孙子以前学习可好了,后来妈妈去世,受了刺激,学习就不太好了。”陈淑云说,全家就靠低保贴补维持生活。
  为了让孙子们生活能过得好点儿,陈淑云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她找到村上,请求和村里的其他妇女一起打扫卫生,赚一点公益岗位的补贴。69岁的她,和年轻妇女一样,包下了村里6条巷子扫地的活儿。每天一大早,别人还没起床,她就已经挥舞着大扫帚,在巷子里一下一下很仔细地打扫。每月扫地挣来的几百元钱,都花在了孙子们身上,而她自己,一条裤子缝缝补补了很多遍都不舍得扔掉。洗衣做饭之外的空余时间,她走街串巷捡来塑料瓶、硬纸板等废品攒起来,卖掉废品给孙子当零花钱。家里吃的粮食,是她在仅剩的那点儿地里种的玉米和她在山里种的芋头。家里院子的笼子里,圈着她养的一只鸡,“等以后长大还能卖点钱。”陈淑云说。厨房里的土灶旁放着她自己劈好的柴禾,还备有一个沼气灶以供不时之需。夏天天很热,家里房间的天花板上挂着她买来的简易风扇,床上摆着她从河里捡来的枕头状的长石条,“这个枕着头特别舒服,很凉快。”陈淑云说。
  日子一天天地过着,陈淑云如今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大孙子能够赶紧找一份工作补贴弟弟们上学。她一提起生病的儿子就很悲伤,很多次,她都想让儿子放弃治疗,让家里的生活能轻松些,“但是我舍不得,一看他饭都吃不了,我就心疼。”她抹着泪花倔强地说,“我自己身体还行,我要照顾好孙子,一定要继续撑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