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黄河明珠天鹅城
——全国百名社长总编走进三门峡联合采访掠影
文章字数:1359

 本报记者 赵有良


  8月28日在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采访。当日,三门峡库区正在泄洪,气势非常壮观。

  陕州地坑院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是陕州地坑院的奇特景观。地坑院内展示的民俗表演与非遗展示的捶草印花、陕州剪纸、锣鼓书、澄泥砚、木偶戏、皮影戏,无不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给采访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灵宝函谷关曾是老子著述《道德经》的地方,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的“紫气东来”“老子过关”“鸡鸣狗盗”“公孙白马”“玄宗改元”等历史故事和传说,吸引着采风团成员不时驻足观看着每一处文化印迹。

  在中外考古界誉为“文化圣地”的渑池仰韶文化博物馆,感受点亮华夏文明的第一缕曙光仰韶文化。

  采访卢氏县豫西百草园旅游扶贫项目

  8月28日,三门峡速达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总装车间的一名员工正在车底聚精会神地上螺丝。速达电动汽车公司是目前国内智能化和节能环保程度最高的绿色工厂之一,是三门峡市转型创新发展的“一号工程”,年产50万套纯电动汽车配套三大核心零部件及10万辆电动汽车。

  8 月 30 日,采访团在卢氏县委红色大院采访。中共卢氏县委坚持 62 年在土坯房中办公,把有限的资金优先用于民生工程建设,在卢氏县,最先进的设施在医院,最安全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

   8月29日,一名采访团成员投入地拍摄陕州地坑院民俗院室内装饰。
   
  风光秀美的三门峡天鹅湖
 
  8月28日,首届全国党报文旅宣传报道工作研讨会暨全国百名社长总编走进三门峡联合采访活动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新闻社、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中央媒体的社长、总编代表,地方党报党刊社长、总编,相关行业报社领导,文化旅游界知名专家和学者等100余人齐聚三门峡市,开展了为期3天的采访采风活动。
  三天的采访采风活动中,与会社长、总编和媒体代表分两组,分别赴虢国博物馆、三门峡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三门峡大坝、陕州地坑院文化产业园、灵宝函谷关文化产业园、灵宝市华鑫铜箔、卢氏县沙河乡果角村、卢氏县官道口镇、渑池县仰韶文化博物馆等地采访,同时对卢氏县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人物杨书春、渑池县最美退役军人张东堂进行了集中采访。以媒体人的独特视角领略魅力三门峡市追赶超越发展的新风景新气象,实地见证三门峡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建设的辉煌业绩。
  “九曲黄河水,三门惊鬼神。”三门峡市位于黄河金三角地带,是黄河“几”字湾上的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因河而名,因坝而城。境内崤函古道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贸易的必由之路。独特的地理区位,秦岭中条山、崤山、黄河的冲击环绕,造就了“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树半城田”的山水格局,拥有森林、湿地、峡谷、山峰、湖泊等众多生态资源,是目前我国北方最大的城市园林。良好的生态环境得到了野生大天鹅的青睐,这里是流域最大的白天鹅栖息地和观赏区,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我国境内70%的越冬天鹅聚集于此,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画卷。
  三门峡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节点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仰韶文化、道家文化和虢国文化都发源于此,为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文物古迹。据不完全统计,发生在三门峡的故事最后形成成语的超过150个。这里悠久的历史文化、如画的山水田园和闻名遐迩的中流砥柱精神迎得了采风团成员的青睐和赞叹,给媒体老总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