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陪韩鲁华先生
走丹江(上)
姚家明
文章字数:4245

韩鲁华在丹江边留影

 观看红鱼渡口  

 
  4月初,正是槐花飘香的季节。一天早上,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良打来电话说,韩鲁华先生近期将赴商南,要沿着20世纪80年代贾平凹到商南的路线,齐齐走一遍。王良问我:“你是商南人,路熟,能不能陪韩教授采一次风?”
  一听说是这件事,于公于私都无法拒绝,我就痛快地答应了。
  4月5日,星期六。吃罢早饭,我早早地来到办公室。根据电话联系,韩鲁华商南之行的第一站将是县政府招待所。1983年秋,贾平凹游罢丹江,从荆紫关返回商南县城后,曾经在县招待所的会议室里,给商南的文艺青年作了一次意义深远的文学讲座。这次韩教授来商南,首先就是想看一下那次文学讲座的地点,以及当年听了贾平凹讲座的文学爱好者。为了能让韩教授有所收获,我提前已经找过几位听过那次讲座的文学爱好者,只可惜,因时间过了30多年,那几个文学爱好者有的已经不在人世,有的在外地,有的家里有病人需要照看,实在脱不开身。最后,我只好让当时在县文化局主持工作,并且对贾平凹的讲座一事有所了解的彭光新接受韩鲁华的采访。彭光新此时已70多岁,退休多年了,虽然听力不太好,但思维还比较清晰。他听了我的解释后,欣然答应接受韩鲁华教授的采访。
  看看快到9点了,我急忙打电话约了李富民、姜世福、蔡红旗等几个文学创作骨干,到县招待所门前迎接韩鲁华一行;又给彭老打电话,让他现在就下楼,西安客人就要到了。
  9点半左右,一辆小车在县招待所门口停下,王良和韩鲁华先走了出来,接着是王良的夫人董女士、市电视台记者贺增亮及司机小汪。几年前,在我的长篇历史小说《生龙寨》首发式及研讨会上,我曾见过韩鲁华老师,四五年过去了,他似乎一点也没变——黑密的头发,深度眼镜,背稍稍有点驼。王良把我向韩教授作了介绍,韩教授热情地握住我的手说:“家明,这次到商南来,打扰你了。”我说:“哪里哪里!这本来就是我的工作,能和韩教授一起重走贾主席当年走过的路,是我的荣幸。”
  这时,我向韩鲁华和王良介绍了彭光新。韩鲁华一听说彭光新是当年县文化局的局长,并且是他具体安排了贾平凹的那次文学讲座时,显得十分激动,双手紧紧握住彭光新的手说:“彭局长,非常感谢您。当年贾平凹在哪儿讲座,具体情况是怎样的,这些您都给我们说一说。”
  由于外面太阳比较厉害,我们就进了县招待所的一间休息室里。韩鲁华和彭光新面对面坐下,电视台记者小贺把摄像机架好,韩教授让彭光新具体讲一讲那次文学讲座的情景。
  彭光新开始有些紧张,但很快就适应了,把所知道的一一讲了一遍。只可惜彭老年龄大了,时间又过得太久,他能记住的也只是一些零星的碎片。
  韩鲁华听后,意犹未尽的样子,听说跟我一同来的几个人都是商南文学创作骨干,便让我找一个地方,谈一谈贾平凹作品对商南文学创作的影响。
  想到其他地方不方便,我就把地点定在商南县委宣传部的办公室。这里距离招待所很近。
  韩鲁华说好,就放在那里。于是,我们一起来到了县委宣传部的办公室。办公室干部殷小会在加班写材料,热情地把茶泡好,一一端到我们面前。韩教授让我谈一谈贾平凹作品对商南文学的影响,我就结合自身实际,谈了几点认识。
  看看时间不早了,韩鲁华说:“家明,县城活动到此结束,下来我们一起到湘河去,你给领路,沿着贾平凹当年走过的路,齐齐走一遍。”王良考虑记者采访时要帮忙举话筒,让我再带一个人,我就带着文学爱好者陈茜一块去。

 
  我们一行7人,乘坐一辆车出发了。县城到湘河本来只有40多公里,可由于商郧路正在改造施工,路不通,我们只好从富水茶坊、青山新庙绕道到湘河,多走了几十里。
  大学毕业后,我曾经在湘河中学教了三年书,当时一个电工曾经对我说过,贾平凹1983年到湘河来,曾住在湘河中学,而且他还告诉我了一些具体细节。所以,这次韩教授来,我就让车先开到湘河中学门口。
  因为是礼拜天,老师和学生都回家了,学校大门反锁着。太阳底下,四周一片沉寂。我向学校里面喊了几嗓子,一会儿,门房里走出来一个摇着蒲扇穿着背心的老人,用地道的湘河腔问我:“你们干啥呢?”
  我对他说:“我是县文联的,陪省上专家想到学校里面看一看。”
  “学校里有啥看的?学生老师都放假了。”
  我说:“你把门打开吧,我们只进去转一圈,拍几张照片就走。”
  老人一听,马上把大门打开,对我说:“你们随便看。”说完径直回门房里面去了。
  我就领着韩教授、王良一行进了湘河中学校园。
  我在湘河中学执教那阵儿,学校外面有个大操场,后面是一连4排砖瓦结构的房子,四周都有围墙围着;在大操场东边,有一个建于上世纪60年代专供演样板戏的老戏台,后改造成了学生伙房。现在校园的一切都变了,操场的东西两边各盖起了一幢六七层高的楼房,里面也是一连3排教学楼。
  烈日下,我领着韩教授和王良穿过操场,登上台阶,来到第一排教学楼跟前。我告诉韩教授,原来这里是一长排砖瓦结构的教室,最西边靠院墙跟前的那间房,是学校的客房,贾平凹当年来湘河采风,就与何丹萌住在那个房间。
  韩教授一听,马上走到这幢楼房跟前,让我给他拍一张照片,表明后面的位置就是当年贾平凹留宿的地方。
  我们在学校里齐齐转了一圈,一个人也没碰见,就出来了。这个时候已是上午12点多了,我们把车开到湘河镇政府附近,找了一家比较干净的饭店,一人吃了一碗捞面,稍作休息后,来到红鱼渡口。

  红鱼口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曾经是丹江沿岸的一个比较闻名的水旱码头。直到1992年,在渡口下游300米处修了一座丹江大桥之后,这个渡口才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那只大渡船也被卸成板子让人运走了。1983年秋天,贾平凹、何丹萌等人就是从红鱼渡口处乘橡皮筏沿江而下,一直走到河南淅川县荆紫关的。在路上,我向韩教授这样描述当年的红鱼渡口:一条丰盈的江水从群山峡谷中奔涌而来,地势在这里一下子显得开阔起来,江水浩渺,气势壮观。渡口处有两间石头房子,两根拳头粗的钢丝绳连接着对岸,一只大渡船系在钢丝绳上,来回运载行人和车辆。江水碧绿,两岸山峰倒映在水里,像美妙绝伦的山水画一样。一只只白鹭在渡船上空飞翔,不时发出阵阵鸣叫声……听到我把红鱼口说得那么美,韩教授一直念叨着要好好看一看红鱼口。
  到了红鱼口,车子刚一停下,韩教授就急不可待地向河边奔去,一直走到丹江边上,才转过身子问我:“红鱼渡口在哪里?咋没见呢?”
  我告诉他,眼前就是红鱼渡口。
  韩教授听了,又仔细地看了看,说:“不像你说的那么美嘛!”
  我当然知道这里没有我说的那么美。现在这里渡船没了,渡口边的石头房子也没了,就连丹江水也变得十分窄小了;而且沿岸还修了一条简易公路,每隔一段时间,一辆满载沙石的大卡车就呼啸而过,带起几米高的灰尘……但它确实就是红鱼渡口呀。
  我们冒着炎热,翻过路边的护栏,来到过去乘客乘坐渡船的地方。这里唯一保存下来的,是过去用水泥打的一块路面。我告诉韩教授,贾平凹当年就是在这里,和何丹萌、姚书铭一块下水乘皮筏去游丹江的。眼下,丹江水虽然小多了,但渡口处相对来说还比较深,风景看起来也不错。韩教授便提议,在这里合影留个纪念。于是,我和王良围着他,蹲在红鱼渡口的遗址处,照了一张相,照片背景是一片碧绿的江水。
  因为现在丹江水很浅,根本无法浮起皮筏子,所以我们没法体验当年贾平凹游丹江的感受,便只好乘车,沿着一条通村水泥路顺江而下。
  从红鱼渡口往南去,沿途要经过梳洗楼、月亮湾、马家坡等地。这里已是丹江中下游地区了,由于众多支流的汇集,丹江的水量稍稍增大了一些。丹江在群山之间穿梭前行,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碧潭。每每看到好景致,韩鲁华都会让车停下,我们一起来到丹江边,欣赏湍流和碧潭。
  韩教授从未见过橡皮筏,突然问我:“橡皮筏是用什么做的?”我告诉他,橡皮筏就是汽车轮胎做的,当地人把几个汽车轮胎的气充饱,用几根木棍固定住,就做成了橡皮筏。
  韩鲁华一面专注地看着奔流不息的丹江,一边揣想着当年贾平凹乘橡皮筏沿江而下的情形。他对我说:“平凹他们一定玩得很高兴,是不?”
  我说:“那时丹江水比现在大多了,皮筏沿江而下,既惊险又刺激,贾主席一定很激动。”
  车子走走停停,不知不觉来到了梳洗楼。这里的江面突然变得开阔起来,路边一座突兀而孤零的山崖迎面扑来,山崖上面建了一座庙宇。我告诉韩教授,眼前便是梳洗楼,商南历史上八大景观之一的“高楼梳洗”就出自这个地方。韩教授一听,便要我带他上去看看。我让车停在路边,一行7人绕到山崖后面,沿着一条古老的石阶路登了上去。
  上面有一座新建的庙宇,一个60多岁的老头在这里照看。见我们来了,老头很热情,主动向韩教授讲起了梳洗楼的传说:很早以前,这里有两个不安分守己的人,一个叫王弘,一个叫孟禧,身高九尺,武功高强。他们召集了上千人,打家劫舍,专门与朝廷作对,官府派兵围剿了几次,均以失败告终。无可奈何之际,一位姓苏的女子主动请缨,带兵征剿顽匪。苏娘娘带领大军,在青石岭一战中大破匪军,王弘、孟禧带领少数残军狼狈逃窜到毕家湾一带。苏娘娘令大军在此地休整,她一人独自登上这个山崖。崖顶上有一汪清泉,汩汩地向外冒着泉水,苏娘娘便蹲下来,在这里梳洗。梳洗罢,她把木梳放在旁边的巨石上。后来,苏娘娘带大军剿平了王弘、孟禧的叛乱,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位贤良的苏娘娘,就在她梳洗的地方盖了一座楼,从此这个地方就叫作梳洗楼。
  讲罢梳洗楼之后,老汉又讲到了几里外一座远近闻名的道观——大岭观。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这座道观昔日的辉煌:过去,每一任县老爷来商南,首要的一件事就是上大岭观朝拜,否则位子不保;大岭观的主持到县衙时,要按县老爷的礼仪接待。
  随后,老汉带我们来到了这个突出的山崖上。山崖上面有一块巨石,巨石上面有一个木梳的齿印。老汉把韩教授领到了巨石上面,让韩教授见证这一民间传说。韩教授仔细看了看那枚木梳印,问我:“这是原来就有的,还是后人凿上去的?”我说我也不知道。尽管如此,韩教授仍对这里很感兴趣,便和王良站在那块巨石上,让我们给他们照了一张相。
  要下山崖的时候,同行的陈茜突然问道:“那次贾老师他们也上了梳洗楼吗?”我还没有回答,韩教授抢先回答说:“平凹肯定上来了。他这人我了解,对庙呀墓呀之类的东西极感兴趣,你看他的工作室里,尽是些老古董。梳洗楼历史传说悠久,上面还有这座庙,他不在这上面盘桓个一天半天的才怪。”

韩鲁华简介

 
  韩鲁华,男,1955年9月生于山东省鄄城县,曾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受聘商洛学院客座教授、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中心研究员等。
  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教学、研究,出版《精神的映像——贾平凹文学创作论》《当代新乡土文学叙事比较论稿》《贾平凹文学对话录》(与贾平凹合作),主编《秦腔大评》《高兴大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