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商南“人才+”五大模式为脱贫添动能
文章字数:830
  本报讯(李治军祝心怡)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商南县在脱贫攻坚战中,突出“用”的导向,积极推行五大模式,着力让人才帮扶脱贫的作用最大化。
  推行“人才+协会”模式。按照“村村有基地、户户有产业”的要求,农业人才坚持点、线、面“三位一体”布局,大力扶持发展各类产业协会,由行业产业协会对贫困户农产品实施“质量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和“保底收购”,提升贫困户产业竞争力,降低市场风险。到目前,该县农业人才共帮扶组建产业行业协会127个。推行“人才+技能”模式。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组织各类人才开展政策宣讲等精神文化扶贫活动,增强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积极整合行业部门和职业院校的人才培训资源,为贫困群众提供“菜单式”“网络式”等培训,加快贫困群众向知识型、技能型“新农民”转变。近年来,该县各类人才累计为贫困群众举办农业实用技能集中培训324期,培训11.3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8.27万份,“点对点”培训贫困劳动力8730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1800多人,带动贫困劳动力3567人再就业。推行“人才+公益”模式。发挥各行各业的人才优势,组建了全市首家扶贫协会和扶贫志愿者队伍,建立了县内众品驿站电商平台和“商南帮帮手”爱心网站。借助电商平台积极开展“购买一份农产品为贫困户捐赠一元钱”等公益服务活动,为贫困群众免费代售农特产品,实现网上交易额4亿多元,受益贫困群众3000人。
  推行“人才+项目”模式。在过风楼镇柳树湾村建成全省首家“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与西安交通大学开展社会实践基地、卫生健康助力乡村振兴项目战略合作,柔性引进西安交通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博士7名,帮助推广技术、转化科技成果等,助力脱贫攻坚。
  推行“人才+头雁”模式。实施脱贫攻坚一线人才“头雁”培育工程,在南京农业大学、长安大学、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等省内外高校累计举办“优青班”“第一书记班”“支部书记班”等培训班13期,选送758名村组干部参加了全县为期3天的“四支队伍”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大幅提升脱贫攻坚“一线”人才的能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