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9年10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巧手编织多彩生活
白志鑫 王孝竹
文章字数:3575
  “喂,你要的那一束郁金香我都做好啦,有空过来取。”9月15日,记者在江南小区见到了正在打电话的王晓娥。通话结束后她告诉我们,中秋假期,亲戚朋友都找她做手工丝网花,她应邀做了好多,有牡丹、玫瑰、百合等。
  今年48岁的王晓娥是商州区大赵峪中学的一名教师,工作中的她认真负责,获得过多项教学荣誉,是学校里公认的教学能手;生活中的她多才多艺,利用业余时间做的丝网花、串珠、十字绣等手工艺品在朋友圈里备受关注,是他们眼中的“手工达人”。


  王晓娥从柜子里一一拿出自己的手工制品

  王晓娥在给学员指导制作丝网花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做好一朵漂亮的玫瑰花
   

情有独钟踏上手工之路

 
  谈起与手工制作结缘,王晓娥回忆起2008年去西安游玩时,在亲戚家中见到了一束做工精美的丝网花。“这个花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工艺非常精致,比一般的塑料花看起来更有质感,而且颜色鲜艳,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当她告诉我这是手工做的时,我很兴奋,也想学着做一些。”
  素来喜欢做手工的她,对这种新奇的假花充满兴趣,向亲戚详细询问了丝网花的情况。在亲戚的介绍下,她来到西安一家专门经营手工制品的商店。“他们那个店里的手工产品比较多,有丝网花、串珠、钻石绣等,我挑了几个自己感兴趣的进行学习。”热情高涨的王晓娥购买了亚克力珠子、鱼线、丝网等相关的手工材料,开启了自己的手工之路。
  王晓娥最先学习的是手工串珠。初学者一般都是从杯垫、小玩偶等小型摆件入手,而她则大胆尝试,选择了从难度和技法要求相对较高的手工串珠包开始学习。“到店里后,我一眼就看上了一个包,精美绝伦,我想如果能把这个做出来的话,其它的串珠产品肯定不在话下。我以前就喜欢手工制作,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完成,事实证明我做到了。”谈到当时刻意从难度较高的开始,王晓娥自信地对记者说。
  虽然开始的时候信心十足,但是学习制作的过程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轻松,中途她甚至一度想要放弃。做串珠最重要的就是手法,串珠包手法复杂,白色的花瓣要搭配不同形状和型号的细小珠子,从左穿还是右穿、一个花瓣搭配几颗珠子都是固定的。新手学习,手法难免生疏,一来二去,珠子就穿乱了。对于一些比较难的穿珠技法,王晓娥有点跟不上老师的制作速度。“穿了没几个珠子眼睛就花了,做这个东西费神得很,而且一定要有耐心,心一乱就穿不好了。”
  跟不上节奏的王晓娥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厌其烦地向老师提出各种穿珠的手法问题,由于学员众多,老师对她一直反复提问有些不满,态度也逐渐不耐烦。王晓娥忍着委屈,还是一遍一遍地详细询问,彼时的她有着一颗不服输的心,越是难学越是要学会。“那个串珠包做好后,我掌握了串珠手工的技艺,做其它的花瓶、摆件、挂饰等不在话下,很轻松就能完成,而且把自己的创意糅合进去,按照个人喜好做出风格不同的饰品。”
  万事开头难,熬过了最初的新手阶段,王晓娥的串珠技艺突飞猛进,不仅能够快速编织各种手工艺品,还能在模板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设计元素,使得这些手工串珠制品更有艺术性。
  说话间,王晓娥从玄关的挂钩上取下一只白色的花瓣串珠包向记者展示。白色的亚克力花瓣串起了包的外层,清新雅致,风格百搭。由于时间已久,包的四角有着不同程度的磨损,五金已经斑驳,手柄处也有些撕裂、掉皮,但这并不影响王晓娥对它的喜爱。“这个包就是我的第一件手工作品,到现在已经背了十多年了,仍然有人问在哪买的,丝毫不逊色于商场里卖的那些包。”王晓娥抚摸着包,难掩自豪。

技艺精湛培训带动就业

 
  在王晓娥的家里,随处可见串珠做成的杯垫、果盘、花瓶、纸巾盒、台灯和五颜六色的丝网花、十字绣、钻石绣、丝带绣、毛线绣等手工制品。“从串珠开始,这些手工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边学边做。”王晓娥告诉记者,从第一个手工串珠包做成之后,自己便爱上了做手工,各种手工制品的学习她都积极参与,至今已经坚持了10多年。
  拉开阳台的储物柜门,各种手工制品琳琅满目,除了五颜六色的串珠花瓶、不同形状的小挂件,其中卷轴的钻石绣、丝带绣、十字绣等绣品高达50多幅。“我平时下班没事了就做一点,一天也做不了多少,但是这么多年下来,居然攒了这么多,还不算送给亲戚朋友的。没事了看看自己做的这些东西,有满满的成就感。”王晓娥整理着柜子,笑着说。
  不起眼的珠子、丝线经她之手,成了一件件精致的艺术品,邻居、朋友对她的手艺赞不绝口,鼓励她去参加手工类的比赛。对于大家的夸赞和建议,王晓娥总是谦虚地摆摆手:“我这也就是个业余水平,平时上课那么忙,都是下班之后挤着时间做的,跟人家专门从事手工的人还是有区别的,时间上和技法上都不占优势,自己做着玩玩而已。”
  2015年,陕西省妇女手工艺品技能大赛在西安举行,王晓娥在市妇联的推荐下参赛,凭着做工精美的手工丝网向日葵获得二等奖。2016年,她的手工作品被选中参展西洽会,得到了现场参观者的一致好评。随后,她的作品经常被拿去参加各种展出,她也在手工制作圈里积累了一点名气,许多手工爱好者慕名向她学习。
  王晓娥告诉记者,丝网花具有颜色鲜艳、造型多变的特点,既有真花的美丽,又容易清洁打理,兼顾实用和美观,适合居家摆放。许多朋友都来找她定制,还有医院、公司、学校等单位。“做手工的时候单纯是喜欢,从来没想过卖钱。有天傍晚我在广场做串珠,不一会儿围了好多人,他们对这种珠子串成的小挂件特别喜欢,纷纷要出钱购买,我就象征性地收了一点材料费,那天晚上就卖出去20多个。还有一年情人节,我的几个孩子把我做的丝网玫瑰拿出去卖,15元一支,不到两小时居然卖了700多元钱。”看着自己的手工制品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王晓娥觉得手工制作很有前景。
  2017年,市人社局组织的扶贫项目准备开展就业培训,相关工作人员联系到王晓娥,希望她可以利用寒暑假的空闲时间带几期手工丝网花、串珠的培训课程,带动农村留守妇女、贫困户、残疾人等掌握一门技艺。“每50个人一期,一期10天,从前年到现在都记不清带了多少期了,每次培训学员都热情高涨,学习兴趣很浓。大部分学员经过培训后都开启了手工制作的经营之路,至今跟我保持着联系。好多学员都开了店,或者主营或者兼顾,有个经常联系的学员告诉我,她每年靠卖手工制品赚了不少钱。看着做手工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增加收入,我心里除了欣慰还有自豪。”

经历磨难活出精彩人生

  在与记者的闲聊中,王晓娥对手工的热爱溢于言表。她告诉记者,以前自己生活负担重,顾不上兴趣爱好,接触手工后才终于活出自我,沉浸于手工制作中,能把烦恼和痛苦统统抛诸脑后,并直言“做手工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和信念”。
  原来,乐观开朗、心灵手巧的她也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伤心往事。25岁时,姐姐和姐夫相继离世,留下两个七八岁的孩子无人照料。沉浸在悲痛中的她还未缓过来,又一个噩耗接踵而至,一场意外夺去了丈夫的生命,当时儿子还不到一岁。“遗书我都写了十几封,真的是不知道咋办,没有活下去的动力了。”
  百天之内至亲相继离开,给了王晓娥沉重的打击,她每天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一度想要轻生,但看着几个年幼的孩子,王晓娥擦干眼泪,作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独自抚养两个外甥直至成年。家中没了顶梁柱,一个单身母亲带着3个孩子,还要赡养年迈的母亲,难度可想而知。
  “越是被人看不起,越要把日子过出彩。”几十年里,王晓娥一直在这种状态里奔波忙碌。“学校家里两点一线,现在回想起来,也不知道当时咋熬过来的。”尽管负担较重,但是孩子们成长的必经阶段她都尽可能地给以陪伴。每逢周末,王晓娥都会带着3个孩子去公园玩耍、去图书馆看书、学习绘画,在她的心里,不仅要抚养他们长大,更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要明事理、爱生活。
  生活的苦难并未打垮她,反而使她更加坚强。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她发挥个人特长,根据课程内容精心设计教案,把课讲得生动有趣,连续多年获得区级教学能手、优质课执教者、优秀教师等荣誉。学生们见到她做的手工后也非常喜爱,她经常把自己的作品送给表现好的学生,以此激励他们积极向上,学生们叫都她“巧手老师”。
  提起王晓娥,身边的人都竖起大拇指:“我们最佩服的是她乐观向上的勇气,不管遇到任何磨难,都没有丧失生活的信念,工作家庭两不误,还能把日子过得充满诗意。”
  如今,两个外甥已经成家立业,儿子参加了工作,自己终于不用再为生活而奔波忙碌。“孩子们都很懂事,两个外甥把我当亲妈一样,经常回来看我。全家都挺支持我做手工,他们说我前些年忙着赡养老人、抚养他们,现在终于可以有自己的时间,活出自己的精彩,打心眼里为我高兴。”谈起3个孩子,王晓娥感到十分欣慰。
  在岁月的磨砺中,她更加自信从容。“这些都是给儿子结婚准备的。”王晓娥向记者展示自己制作的婚庆元素的台灯、抽纸盒、十字绣等,一脸的幸福。
  “做手工能够让我静下心来,抛开杂念,一心投入到制作中去。以后退休了就开个工作室,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手工制作中来。”在手工制作中,王晓娥活出了另一个自己,对于未来,她有理由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