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公路修到了家口
刘 霞
文章字数:1091
  我家住在秦岭脚下的一个小山村,要进城,就必须经过一条弯曲狭窄的黄土路。记得我上中学的第一天,父亲送我去学校,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土路变得更加泥泞,父亲推着自行车没走几步,泥巴便把车轮粘死了,父亲想将自行车扛出去,但因为车子上沾了太多的泥而变得非常沉重,不得已,父亲只得停下来,在路边折根树枝,费了好大的劲才将车轮上的泥巴清理干净,等我们走出那段路再到学校,已经是下午了,给我报完名安顿好后,父亲只得在朋友家借住了一宿。
  我读高中时,从县城到家乡的客运开通了,车次很少,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大卡车沿着崎岖不平、坑坑洼洼的黄土公路前行,人站在敞篷卡车上,需要紧紧抓住车厢的边沿,要不然就像在车厢中跳迪斯科。有乘客风趣地说:“车在路上跳,人在车上跳,心在肚子跳。”天气晴朗的话,下车时嘴巴、鼻孔满是灰土;雨雪天气,灰土是没了,可仍是苦不堪言,下车后腿脚发麻,衣服也被淋得湿透了。夏季暴雨冲坏道路,冬季冰雪打滑,客车无法行驶,乘坐大卡车也成了奢望,要回家只有靠两条腿,走到哪儿算哪儿。每当此时我就想,什么时候家门口会有平坦的公路,甚至铁路?也体会到了当年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惆怅!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上大学了,周末时和同学一起出去郊游,看着通向远方的宽阔的柏油路,我感受到了家乡与外面世界的差距,路与路是如此的不同。什么时候,这样的路也能修到我的家乡?
  毕业后在城市工作,回家的路上虽然不再坐大卡车,已经有了客车,但老家的泥土路依然未变。每次从老家回来,衣服上满是尘土,人也灰头土脸,总怕遇见熟人,但想起读书时交通的艰苦,相比而言已经好了许多。
  又是几年过去了。有一天,我打电话给父亲,告诉他我要回家,父亲在电话里说,从县城到老家的路正铺柏油,回来不方便,过一段时间吧。听了父亲的话,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甚至想象坐着在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上行驶的班车回家时的舒心与惬意。
  柏油路开通后,我们全家回了趟老家。一路上,窗外满眼的秋色让我目不暇接,庄稼成熟了,瓜果飘香,公路两边五彩缤纷的群山就像一幅幅漂亮的油画,车上的乘客也都衣着鲜亮,让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欢乐和欣慰。再后来,村村又通了水泥路,真的是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回家的感觉是那样的亲切美好。
  周末登金凤山,站在山顶极目远眺,一条条通村水泥路连接着一座座村庄,宁西铁路、福银高速、沪陕高速、312国道如同银色的缎带通向四面八方,还有即将建成的西武高铁,世界那么大,世界又那么小,路是那么远,路又是如此近,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便捷。这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幸福路,我们的祖国正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奔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