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汉化改革家拓跋宏
——读史小札之三
文章字数:1822
  

若白

 
  在我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代,北朝有一个鲜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北魏,先后历时114年。其都城在晋北的平城(即今山西大同市)。它的第5位皇帝是魏孝文帝拓跋宏。拓跋宏5岁继承皇位,由他祖母冯太后摄政,直到他24岁冯太后去世,他才亲政,仅9年就去世了。但是这位鲜卑血统的年轻人,十分热心向往汉族文化,是一位极力实行鲜卑族汉化的杰出改革家,历来受到史家的称赞,对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的互学互鉴,融合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这里应先说:他的祖母冯太后。冯太后是汉人,生于长安,她随父辈投奔北魏的,后来成为北魏第3位皇帝北魏文成皇帝拓跋濬的皇后。这位冯太后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在北魏皇族的争权血腥斗争中,她足智多谋控制了朝政。其实她当太后时才26岁。生活俭朴,衣着朴素,饭菜比宫廷规定的要少一半。但她通政事,有谋略,善决断,对亲信大臣要求十分严苛却不记过,该罚就罚,该奖拔就奖拔,故很得人敬畏。在她摄政其间,打击社会不法之徒,稳定社会秩序,安抚百姓,大力推行“均田制”,给百姓按劳力分配田地;实行“三长”制(即邻长、里长、党长)强化社会治理。她推行的这些制度,为后来的隋唐所借鉴,影响达300多年。冯太后的教育培养,对孝文帝拓跋宏无疑产生了重要作用。
  拓跋宏特别热爱读书,经常手不释卷。史书说他“在舆据鞍”也不忘同身边的人讲学论道,而且勤于写作。他执政后,鼓励臣下大胆尽忠谏言。他对大臣说:“国家从来有一事令人感叹,臣下不肯公言得失。人君患不能纳谏,人臣患不能尽忠。今后每逢我任用一个人,如有不妥,你们就要直言他的过错。如果有才之士我没有发现,你们应该大胆推荐。举荐有才能的人有赏,知而不言的人有罪。”
  为了学习汉族典章制度和礼仪文化,改革鲜卑族粗野风俗习惯,他亲政第3年,提出迁都洛阳,受到大臣们强烈反对,连他的叔父拓跋澄也坚决反对。大臣们认为平城是北魏的“龙兴之地”,怎能随便放弃。于是朝廷发生了一场极具火药味争论。拓跋宏也是恩威并举,态度十分坚决。他对尚书令陆睿说:“北方的鲜卑人常说,鲜卑风俗质朴粗犷,为什么要知书识礼呢?我听了深感失望。我现在整顿文武百官,大兴礼乐,心思本来在于移风易俗。我身为天子,何必一定要居住中原?还不是为了你们的子孙后代逐渐接受当地美好的风尚习俗,视野开阔,见识广博吗?如果世代永远居住在恒山之北,再遇不上好诗文礼仪的国君,那就难免面壁,变得孤陋寡闻了。”在朝堂上由于他叔父拓跋澄坚决反对迁都,他立即板起面孔说:“社稷是我的社稷,你这样讲,难道是要破坏我的大局?”随后回宫又把他叔父叫去单独谈话,终于说服了他叔父拓跋澄。
  北魏太和十七年即拓跋宏亲政第3年,正式迁都洛阳。为了把他的汉化改革继续进行到底,第2年12月,他宣布士民禁止再穿胡服,并下了诏书。后来他看见街市有女人还穿着胡服,就责问御史:“卿等为什么不遵守上次颁布的诏书?”还说你们不能“阳奉阴违”。太和十九年六月,他又下一道诏书,官员在朝廷不能再说鲜卑语,违者就免官。他还引用孔子的话“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禁止说鲜卑语,一律改说“中原正音”。他又从实际出发,规定年龄30岁以上的人可以放宽,但30岁以下的人必须改说中原语。这一年他还对葬礼做了一系列规定,迁到洛阳的人死后不准回北方安葬,其籍贯都要改为河南洛阳。
  再是,他在洛阳设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训教贵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太和二十年又宣布了一项非常激烈的措施:改变鲜卑人的姓氏。他说:“北人把土叫拓,把后(君主)叫跋。魏是黄帝的后裔,以土德为王,所以叫拓跋氏。土为万物之元,所以我们要改姓元氏。”其余鲜卑人的姓氏,如拔拔氏改为长孙氏,达奚氏改为奚氏,乙旃氏改为叔孙氏,丘穆陵氏改为穆氏,步六孤氏改为陆氏,贺赖氏改为贺氏,独孤氏改为刘氏,贺楼氏改为楼氏,勿忸于氏改为于氏,尉迟氏改为尉氏等等。而且大力提倡鲜卑人与汉族通婚,以学习汉族礼仪文化。
  从历史的长远来看,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汉化改革是成功的,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鲜卑人南迁后,鲜卑人与汉族在血统、文化上的相互融合,在风俗、生产上互相学习借鉴,顺应了历史潮流。
  9月30日记
  以上这篇读史小札草于5月份,近日读到习近平同志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他说:“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感到很高兴,现在就把这篇小札奉献读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