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依托龙头兴产业 农民增产又增收
——丹凤县竹林关镇发展魔芋产业综述
文章字数:1411
  

周文治 宋雨萌

 
  初冬时节,秦岭深处寒风习习,而位于丹凤、商南、山阳3县毗邻区的边贸重镇竹林关镇,却涌动着一股股生产热潮。
  在雷家洞村的凯农魔芋合作社,从河南西峡、宝鸡岐山、山阳色河铺、商南梁家湾,前来交售产品的车辆排成了长龙,厂里的3条生产线机器轰鸣不停。
  今年50岁,一脸憨厚的雷家洞村村民李振强谈起种植魔芋的事,总是笑眯眯的。他自称只会做庄稼,是个没用处的人,却因为魔芋也成了能挣钱的人。合作社开办以来,他在撂荒地种了2亩魔芋,这两年1斤魔芋卖3元钱,卖给合作社,亩收入5000多元,年收入1万多元,收购季节在厂里做活,每年除了3000元的底薪,还能拿提成,年收入2万多元,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在竹林关镇方圆几百里的沟沟岔岔,几乎家家户户种魔芋。如今,具有降压降脂功能的魔芋,破解了多年来农民在发展产业中增产不增收的魔咒,实在是令人欣喜!”在乡镇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镇党委书记付学华,谈起依托市场兴起的地方特色产业,高兴得合不拢嘴。
  竹林关镇的魔芋产业火起来,合作社的创办人李书姓功不可没。这个不到50岁的汉子,干过雷家洞村村主任,国家产业政策是心中有数,从2010年办起合作社,滚雪球似的一步步做大,成了拥有两家公司资产近3000万元的大老板。
  在雷家洞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的凯农魔芋精粉有限公司,主要承担将收购的鲜魔芋初加工成魔芋粉,资产达800多万元。公司吸纳本村和附近村庄160多名留守人员务工,群众都戏称李书姓是他们的“财神爷”。
  凯农合作社在脱贫攻坚中不落伍,使用政府投放的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410万元,让贫困户用指标配额参股分红,每1万元给贫困户分红600元,分红3年,资金使用到期归还。李书姓说:“我自己就是农民,知道农民需要什么,群众种的东西、养的东西怎么变成钱,一直是他们头疼的问题,要保证增产又增收,合作社就是要实实在在一步步来做,真正把群众带动起来扩大市场。”
  多年来,合作社一直采取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回收群众的魔芋。同时在一些种植集中地,采取订单形式收购,不管市场价格如何波动,公司的加工原料需求是稳定的,因而也出现了河南西峡、宝鸡等地种植户舍近求远和他做生意的现象。
  竹林关镇因势引导,立足将魔芋产业做大做强做特,促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成为易地扶贫移民的后续增收项目和就业平台,成为“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集种植、加工、销售等一条龙的龙头企业。镇上领导积极协助征地、融资,解决水电路等配套设施问题,在江北移民新区实施魔芋产品深加工项目,斥资1000万元注册了李氏凯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魔芋系列饰品的加工和销售,推出了以魔芋为主要原料的魔芋面皮、粉丝、挂面等系列产品。目前,投资300万元的生产线已投入生产,第一批产品已经上市。公司已经与西安“三秦兄弟”销售商签订了产品销售代理合同,合作开发“三秦兄弟”品牌,使竹林关魔芋产品迅速走上了大都市的超市、饭店和百姓餐桌。
  李书姓介绍:“渭南有人专门上门来考察,以每斤9元的价格购买了200公斤种子,准备建立种植基地。现在一筒魔芋面皮卖到9元钱,消费对象是城市中高收入人群,利润可观。公司也逐渐将经营项目扩大到洋芋、红薯、玉米、豆类等领域,开发粉条、粉丝、粉带、粉皮和杂粮等系列产品,占据更大的市场空间,这无疑会刺激当地的传统种植业发展。”
  像这样,市场搭台子,政府看场子,企业唱主角,把小魔芋做成大产业,唱红了一出产业开发的连台好戏,困扰竹林关镇政府增收难、剩余劳动力就业难、移民搬迁后的土地利用等诸多难题也得到了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