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金耳”支书王义才
本报记者 贾书章
文章字数:888
  他是一名村支书,也是一名基层人大代表。近年来,他独辟蹊径自筹资金50万元,外聘技术员,在家乡发展金耳带领乡亲奔富路,创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他就是山阳县高坝店镇骆驼巷村党支部书记王义才。
  王义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担任村干部后,一心思谋着怎样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走上富裕。2015年,他听说种植金耳收益大、效果好,就多次去云南、贵州、陕北等地考察学习,打算利用本地桦栎树资源这一优势,率先发展金耳。为此,王义才自费跑到云南省楚雄市双柏县学习金耳栽培技术,通过短短一周时间的学习,他基本掌握了金耳的栽培技术。当年春季,王义才回到村里,首先从延安市甘泉县高薪聘请左小东、尹峰峰两名年轻的技术员,解决了金耳栽培技术问题。又在高坝店镇骆驼巷村赵家湾组,以每亩600元租金,连片流转村民土地5.1亩,投资48.2万元,建起5个食用菌大棚,发展新产业金耳,当年便实现收入22万元。他又把金耳产业发展到黄土凸村,带领114户群众发展金耳致富,优先安排20名贫困户妇女长期在产业园打工,让留守的贫困户妇女有了就业门路,实现稳定增收,每人年增加收入6000多元,顺利脱贫。
  金耳又名脑耳,全身金黄、形似人脑,故又称脑耳。金耳富含胶原蛋白,营养价值极高,可炒、炖、煮、凉拌,是餐桌上一道美味佳肴。金耳色泽金黄、鲜嫩细腻、清香可口,深受消费者青睐,走俏北京、上海、广州,出口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在山阳乃至我市属首次栽培。王义才还在骆驼巷村发起成立了山阳县骆驼巷金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13户贫困户入社,其中赵永星等6户贫困户各贷款5万元合伙入股,董万杰等7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打工,每日洒水、翻棒、测温、透气,月薪1000元工资。他还创立了“订单+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瞄准市场产品紧俏这一商机,撸起袖子精准发力,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致富。
  据了解:干金耳市场价每公斤260元。目前,王义才流转土地5.1亩,一期建大棚5个,每棚种植金耳5000棒,每棒年产干金耳0.6斤,价值78元,全年金耳已订单包销。二期建大棚17个,投资90多万元带动149户脱贫,每户年分红720元,两年后每户分红可达到7740元。王义才带领乡亲发展金耳这一新兴产业奔富路,群众亲切地叫他“金耳”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