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种下文明树 收获幸福果
——商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系列报道之十
文章字数:2414
  

代绪刚

 
  “我是地地道道的梳洗楼村人,在外创业10多年,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目前在西安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心怀感恩,为家乡父老乡亲送来一场文化大餐,主要是助力脱贫攻坚和扶志扶智。在此,我也号召农村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积极投入到家乡的脱贫攻坚工作,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西安龙羽文化艺术中心创始人李明玉在接受采访时说。
  9月16日晚,在陕豫鄂三省交界的商南县湘河镇梳洗楼村村部广场上,灯光璀璨,歌声飞扬,一场以“爱我中华、爱我家乡”扶贫扶志主题晚会在蒙蒙秋雨中拉开帷幕。本次活动是李明玉为支持家乡脱贫攻坚而赞助的义演,他还是陕西省杂技家协会会员,中国滑稽小丑军团会员。李明玉出生于湘河镇梳洗楼村东沟组,从小家境贫寒,受到过村里人、亲戚、老师、同学的帮助和支持,从小更是受到父母言传身教,深知心怀感恩,回报社会的重要性。
  今年以来,湘河镇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着力打造文化服务基地、党建教育基地、科技科普基地、全民卫生健康服务基地、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基地等五大实践基地。按照“五有”标准,全面建成镇村文明实践所(站)。以镇机关、村(社区)为单元,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充分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成立镇级志愿服务队和13支志愿服务分队二级志愿服务架构,现已注册160多名志愿者,根据志愿者个人特长、自愿网上申报注册并分编到特色服务队伍中,各尽所能、发挥特长。
  结合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使各类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活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邀请县理论专家,依托镇新时代文明“讲习所”、村“四支队伍”集中宣讲理论、政策、故事,结合“一补两送一议”和书记遍访贫困户、干部帮扶等精准宣讲脱贫攻坚政策,达到贫困户全覆盖。地坪村开展了“道德大讲堂”表彰了爱岗敬业、脱贫致富、孝老爱亲等先进模范代表,用榜样的力量感召激励群众。湘河社区分别开展了法律援助和关心关爱孤寡老人志愿服务活动。镇中心卫生院联合市县医保局,组织医师志愿服务团队,下乡进村送医传授保健知识,开展大型义诊和免费赠送医药活动。
  “今天培训的内容可丰富了,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培菌管理等,还针对性讲解了怎样才能长出更多花菇,要是能早早听听专业人士指点,以前不知道要省多少劲儿呢!”这是该镇三官庙村香菇种植大户魏国强培训后的感言。
  结合群众需求开展培训技能,湘河镇镇村文明实践所站邀请县相关农技专家和培训机构,在13个村(社区)广泛开展香菇种植及管理技术、大红袍花椒种植及科管技术、茶叶管理技术、中药材种植技术、桑蚕养殖技术等培训,做到对有发展意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的全覆盖,确保贫困家庭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切实拓宽了就业渠道,提升了广大贫困群众的技能水平,脱贫致富的信心显著增强。在后坪村和白浪社区花椒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把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丰富教学方式,提高了贫困群众的技能水平,增强了他们发家致富、脱贫创收的信心,参训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进一步增强了获得感。
  大力开展理论学习志愿服务,政策宣讲扶民智。5月16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应邀在湘河社区和莲花台村开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宣讲活动。从政策理论、法制法规、惠民政策等方面向与会群众进行一一讲解。系列理论的讲解,使群众对政策更加了解,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家喻户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将党的政策和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进程中,该镇瓦窑岭村文明实践站率先成立扶志扶智流动讲习所,设立“晚间课堂”,实行“流动授课”,由驻村“四支队伍”主讲,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重点讲思想、讲政策、讲思路、讲方法,使“讲”与“习”结合,把当前的脱贫攻坚、移风易俗、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理论政策送到基层,送进群众的心坎里,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更接地气,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移风易俗促文明……”在湘河镇后坪村,家家户户门前贴着新修订的村规民约,便于让大家共同监督。笔者行进在村落间,发现该村的村规民约朴实的行文间,蕴藏着另一种气质——与时俱进的新时代文明气息,群众自我履约践约正蔚然成风。
  古曲古韵铮铮入耳,古诗古词朗朗吟诵。“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作承诺”五个环节,在该镇双庙岭村和汪家店村通过唱一首歌、诵一篇诗、观一段影、读一本书、讲一个故事、学一个榜样等方式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道德讲堂的现场,通过现场学习,大家畅所欲言,自我剖析思想认识、自身不足,进而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弘扬文明新风尚。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春风的吹拂下,一批批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的涌现,展现了湘河人勤劳、奋进、自强不息、不甘落后的精神面貌。瓦窑岭村贫困户孙照德身残志坚,养了40多只羊,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湘河社区贫困户方国红起早贪黑发展养猪业,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地坪村贫困户曹振高人穷志不穷,不甘当贫困户,积极发展香菇种植,转变思想观念,寻求致富路子。
  俗话说:女子本柔,为母则刚。这句话用在湘河村贫困户吴瑞阁的身上恰如其分。家人生病,她不离不弃;生活艰辛,她勇挑重担;困难面前,她迸发出了强大的毅力和韧性。吴瑞阁家住湘河镇湘河村南沟组,丈夫王新军在工地上出了事故,家里中断了生活来源,欠下了沉重债务,她精心照顾丈夫,无怨无悔。70多岁高龄的婆婆突然动脉破裂、血流不止,她及时送医,无微不至地照顾婆婆,将她从生死边缘救了回来,默默地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湘河村支部书记吴成全评价说:“吴瑞阁从嫁过来的那天起,便将孝老爱亲这四个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幸福美好的生活从来不会从天而降,脱贫致富终归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来实现。在脱贫攻坚战中,我们看到湘河镇的许多贫困群众摘下了贫穷的帽子,尝到了勤劳致富的甜头,新时代文明新风吹遍湘河大地,一个个良好家风、文明家庭,不但能引导子孙后辈积极向上,而且能在生产生活中产生强大的正能量,对脱贫攻坚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成为脱贫攻坚的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