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总结经验再出发 一以贯之抓项目
——2019年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综述之一
文章字数:3121
  本报记者 李小龙
  11月13日至16日,一年一度的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如期举行。
  这是一次如约而至的“擂台比武”,也是一次项目建设的“集中检阅”“现场教学”,更是一次凝心聚力稳增长、不忘初心解难题的“加油鼓劲”。
  观摩项目是为了更好地促进项目建设。“这些年,商洛之所以能够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关键就在于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把项目建设作为抓经济工作的重要载体和直接抓手,形成了很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经验做法。”市委书记陈俊如是说。
  党政同抓久久为功
  “我们公司2013年从深圳回来,在商南县中小企业孵化园租赁厂房,到现在搬出来单独盖房建厂兴园,再到争取到这笔贷款扩大生产线,这一路走来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
  在11月15日召开的全市银企对接会上,商洛市虎之翼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珺和市邮储银行签订贷款协议后,激动地说道。这虽然只是一家中小企业,还远远未达到观摩的程度,但它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以出口为主,成长性和发展前景都非常好,相信总有一天能够走进大家的视野。
  还有像商洛电厂、水阳高速、镇安抽水蓄能电站、山阳中药材战略储备库、“一体两翼”中心城市等重大项目建设落地,陕西必康制药、陕西盘龙药业的一步步发展壮大直至成为上市企业,商洛高新区从初创到现在正在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这都是在各级党委、政府同心协力、持之以恒、全力推进下取得的。
  从2006年我市启动重大项目建设现场观摩,至今已经连续坚持了13年,从未中断,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对项目建设的高度重视。目前,在全市上下早已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党政同抓、久久为功的项目建设强大格局。
  政府主导企业主体
  走进丹凤县食用菌产业园,智能化生产大棚里洁白如玉的双孢菇、实验室里“全副武装”的科研人员、展示大厅内包装上印有外语的菌类产品让人耳目一新。
  这是一家集工业化种植、产品研发、旅游观光、出口创汇为一体的双孢菇产业综合体。总投资4.2亿元,目前可日产10多吨双孢菇,已出口创汇3500多万元。
  该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出口创汇3.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个,为600户贫困户、1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定比分红200万元以上,将彻底改变丹凤县双孢菇产业的传统发展模式,实现全县双孢菇全产业链、高附加值、强带动力发展。
  为了促进双孢菇产业相关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丹凤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双孢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出了以双孢菇为主的食用菌等六大产业支持办法、成立了工作专班,目前已建成了夏雨公司年加工3万吨双孢菇切片罐头生产线项目和丹凤县食用菌产业园项目部分工程。
  “万达集团将进驻陕南的第一站放在商洛,就是看重这里的生态环境、区位优势,以及良好的招商引资政策和环境。”万达集团发展中心北方区常务副总经理王忠如是说。如今万达广场运营即将满半年。
  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所有厅级领导、市级有关部门一把手、各县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有关县级领导“百人包百企”活动,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扩大民间投资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企业发展难题。 
  无论是抓工业、抓农业,还是抓旅游三产,我市都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做规划、给政策、优服务;以企业为主体上项目、搞建设、深加工,培育了森弗、必康、盘龙、华茂等一批龙头企业。正基于此,我市才能用短短两三年工夫,发展壮大了菌、果、药、畜“4+X”特色脱贫产业,食用菌产业实现翻番,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依托资源依靠科技
  近年来,陕西丰源钒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下,仍稳站国内钒行业“龙头老大”地位,特别是该公司投资6.8亿元建成的万吨氮化钒项目,生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步法推板窑钒氮合金制取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而这都得益于该公司紧紧依托我市丰富的矾矿资源,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加大技改力度,节能降耗、提质增效,始终坚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创新的结果。
  在我市,和陕西丰源钒业科技有限公司一样,陕西必康制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君威农贸公司等众多企业紧紧围绕我市丰富的中药材、绿色农特产品,抓住技术创新这一“牛鼻子”,依托资源、依靠科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这些年,我市围绕“金石药果”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策划实施了一批对产业结构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战略性项目,初步形成了“两新两大+数字化”绿色产业体系,工业增速连续7年领跑全省,全域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先后建成两个省级高新区,其最关键的一招,就是依托资源、依靠科技,发挥优势、补齐短板。
  系统思维跨界融合
  初冬的中午,阳光温暖的让人慵懒,但走进位于商州区大荆镇口前村的龙山光伏电站,让人一下子就精神振奋了。
  放眼四望,只见太阳能电池板一组紧接着一组、一排紧挨着一排,依山势沿坡型弯弯曲曲地向远处延伸,遍布太阳能电池板的群山仿佛披上了蓝色的铠甲,电池板下还有地栽木耳等农作物。
  基地相关负责人李玺告诉我们,为了提高山地利用效率、增加收益,基地还根据地形地势,按照“光伏+”的模式,规划布局了“光伏+地栽木耳、辣椒种植、中药材、香菇、花卉苗木”等五个片区,在把光伏发电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项目的同时,既发展了高效绿色产业,又发展了现代农业,既改善了这里的荒山野岭,又建成了田园景观,还实现了让贫困户从中受益的目的。
  还有柞水木耳小镇,三产融合发展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来到这里,人们可以“品木耳宴、看木耳戏、听木耳歌,观木耳景”,一切与木耳有关的都可以见到。该项目累计投资2.45亿元,按照“门户区、示范区、观光区、生产区、加工区”5大片区布局,配套建设了木耳采摘园、木耳博物馆,吸引陕西秦峰、金鑫农业等10多家知名企业入驻。小镇自建成以来,周末日均吸引游客观光1000多人次,2018年顺利通过国家3A级景区评定,成为全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典范。
  我市在项目策划、建设中,始终坚持系统思维跨界融合,始终将产业绿色化、城镇景区化、田园景观化发展路径贯穿其中,尤其是在旅游和农业产业项目上更为明显。除了商州龙山光伏基地外,还有洛南锦绣大地、丹凤棣花古镇、商南茶山、山阳法官秦岭原乡、镇安童话磨石沟、柞水洞天福地和木耳小镇等地,这些项目无不体现了一种系统思维,促进了产业跨界融合发展。
  以商招商重视老乡
  近日,记者来到山阳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一股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高端大气的标准化厂房,宽阔的园区道路……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陕西九杰智能仪表负责人毛加兴的带领下,我们深入已经入驻的四家电子信息企业进行了参观,车间机器轰鸣,生产线飞速运转,工人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处处涌动着工业发展热流。
  毛加兴是土生土长的山阳人,同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就留在了上海创业,随着事业上的成功,回家乡投资、为脱贫攻坚出一份力的想法就越来越强烈了。正巧2018年山阳县政府联系上了他,当听说家乡要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时,他一口就应承了下来,答应园区一旦建好就第一个入驻。
  不仅如此,毛加兴还当起了山阳驻外招商大使,他通过大学同学介绍,认识了代加工手机的佳德同创有限公司和生产LED的品佳科创的老板,向他们积极推荐山阳、介绍当地招商政策,在他人格魅力的带动下,这两家公司也进驻了园区。
  近年来,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加强和改进招商引资工作,在坚持招大引强的同时,更加注重以商招商,吸引了一大批商洛籍企业家返乡创业,既增强了市场活力,也催生形成了产业集聚的“雁阵效应”。
  这些经验,既是我市抓好项目工作的底气和信心,也是我市一以贯之、长期坚持的好做法,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建章立制、全面推广,同时不断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加强工作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项目工作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