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商洛创业者筑梦南京
文章字数:3144
陈中华(左)的面馆主打陕西特色
李锋和妻子在南京打拼多年,相濡以沫,互相扶持。
孙锋(左二)家的面条备受当地人喜欢

   
  商洛和南京之间,有近1000公里的距离,20多年里,随着大量的商洛人前去南京务工、创业,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似乎被拉近了,说起南京时,商洛人也觉得异常亲切。1996年,国家确定江苏省对口帮扶陕西省,南京与商洛同时建立起对口帮扶关系。23年来,两市在扶贫帮困、干部交流、劳务输出、经贸合作等方面不断深化交流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这其中商洛山中无数的普通人,随着宁商协作的进一步深入,改变了命运。近期,本报组织采访团,对我市丹凤县部分在南京创业者进行采访,记录他们的创业历程。
  跑堂“小胖子”拼成大老板
  11月25日,南京下起了中雨,气温骤降。我们在南京市瑞金路见到李锋。初次见面,一口商洛方言的他让人倍感亲切,他侃侃而谈,讲起了自己的奋斗经历。
  15岁那年,因为母亲去世,初中毕业的李锋背井离乡来到南京,在舅舅的拉面店里当学徒,当时身高只有1.5米、人称“小胖子”的李锋白天站在两块长条石前吃力地学做拉面,穿梭于餐桌之间收碗送餐,晚上就在店里打地铺。两年左右的学徒时光,李锋学会了做拉面,同时也累积了一定的资金。
  1997年,18岁的李锋从丹凤贷款6000元,到南京开起第一家拉面馆,并且一炮打响,两三块钱一碗的拉面一天营业额可达2000元。他很快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正当年轻气盛的李锋信心满满地创业时,经营了不到一年,由于租的店铺属于违建要拆除,加之经营面馆经验不足,李锋欠下了两三万元的外债。这对李锋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随后,在朋友的帮助下,李锋在南京市五台山体育馆附近重新开店。本着诚信经营的理念,生意不断做大,他先后开了六七家面馆,又叫来父亲和兄弟到南京帮忙照看生意。
  与此同时,李锋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妻子,两人成家之后,随着事业和家庭的稳定,李锋开始尝试进入新的领域,他先后经营过超市、服装鞋帽等,但最后还是发现“生意做遍不如卖饭”。2001年,他在山西路市民广场附近开餐馆时租的一楼临街店面比较大,李锋就把店面分租给别人减轻房租压力,结果他由此尝到甜头,也发现了巨大的利润空间。很快,李锋就迎来了新的机遇。
  2002年前后,由于
  城市规划,南京市内
  很多单位外迁,一些厂房和校舍闲置,李锋和一些乡党趁机租下这些场地,改造后再转租,同时也把购回的一些临街住宅改造成商业用房转卖,经过七八年的时间,他累积到南京创业的第二桶金。
  由于市场变化和城市发展,李锋再次改变经营策略,此时他把目光投向机关部门和大学食堂的对外承包上。由于长期在餐饮行业经营,无论品牌价值还是团队经验以及经营理念都优于别人,李锋在项目招标中屡屡成功。之后,随着事业越做越大,他成立了南京丰久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以来,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他还关注公益事业,先后捐资修路建桥,援助家乡贫困老人、失学少年。2010年,家乡遭遇水灾时,他号召在外创业务工人员伸出援手,为家乡灾后重建贡献力量。
  从最初辛苦学习的异乡学徒,到艰苦创业的城市青年,再到后来事业有成的企业家。李锋见证了丹凤打工者在南京的打拼历程,同时也在这座城市中寻得次次契机。南京的城市发展和宁商扶贫协作优惠政策成就了很多像他这样的异乡人,截至目前就有6000多丹凤人在南京打拼。
  如今,作为丹凤驻南京创业人员党支部书记的李锋,对于未来又有了新的设想,他希望通过各方努力,带动南京和丹凤更多的民间合作,让在两地的丹凤人都过上好日子。
  努力奋斗换来新生活
  2004年,陈中华第一次来南京,那时他25岁。一转眼,15年过去了,陈中华和妻子在东南大学附近开着一间店面不大但生意不错的面馆,在南京落户扎根,两个女儿成了新一代南京人。他是在南京打拼的众多商洛人中的一员,谈起过去的15年,陈中华颇为感慨。
  1979年,陈中华出生于丹凤县铁峪铺镇花魁村,家里世代都是农民,生于斯长于斯。如果不是有亲戚在南京打工挣钱,陈中华可能同村里其他人一样在家务农,或是出门打零工,然后过上一辈子辛苦且贫寒的生活。
  陈中华初来南京时,就跟着亲戚学做拉面。当时南京街头的兰州拉面馆很多都是陕西人开的,商洛人在其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最早一批在南京的商洛人几乎都是靠开面馆赚到第一桶金的。陈中华在店里打零工,干了整整一年。
  看着店里的生意不错,陈中华有了自己开面馆的想法。陈中华到南京的时候已经结婚,他带着妻子,东借西凑在南京理工大学里开了家面馆,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一到饭点来吃饭的学生络绎不绝,生意十分火爆。租约到期后,陈中华又在南京三江学院食堂租到一个窗口,但是这一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成功,生意始终没能红火起来。眼看着不断亏本,3个月后陈中华把窗口转租出去,同朋友在南京有名的景点夫子庙做起了韩国打糕。因为薄利多销,陈中华只用了3个月时间就攒下不少钱。2007年,陈中华在金陵科技学院食堂卖起鸭血粉丝汤,半年后把旁边卖盖浇饭、炒菜的窗口承包下来,增加品类做大规模,生意越来越好。
  餐饮行业虽然门槛低,但是特别辛苦。事业刚起步时,陈中华没少吃苦,常常是早上7点到店里,晚上10点才能进家门。为了找到好的店面和厨师,他四处奔走打探。笔者有回过丹凤过春节。15年来,陈中华每走一步,都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他说,他从来不怕吃苦,如果怕苦也不会来南京打拼。他的坚持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2014年陈中华用近10年的积蓄在南京买了房,2017年5月,借助南京市的落户政策,陈中华把自己和妻子、大女儿的户口都迁到南京,他们一家成了南京人。
  “好人”孙锋的南京创业路
  在南京市鼓楼区的一条街上,有一家西安面馆,老板是39岁的丹凤武关小伙孙锋,小店面积不大,前半部分是大堂,后面是操作间。孙锋和妻子两人2017年开了这家小店,另外还雇了两个人,都是孙锋的老乡。小店主要经营陕西各类面食和小吃,中午时分,附近的上班族坐满了大堂,生意颇为红火。
  这并非孙锋的第一家店,早在1996年,只有16岁的他跑到南京的一家面馆打工。经过两年的学徒期,孙锋成了面店的师傅。但孙锋心中的从军梦始终是他难以割舍的情怀,两年后,他回家乡报名参军。2000年,孙锋退伍回家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隔年就又去了南京。做了三四年的拉面师傅后,手里有了一些积蓄,孙锋开了自己的第一家面馆。
  在经营面馆的几年中,有些经历让他至今难忘。2009年,孙峰经营着自己小小的面馆,日子辛苦却也干得起劲。在离面馆不远的一个路口,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拉着三轮车卖现榨甘蔗汁。因为榨甘蔗的机器需要通电,孙锋就拉了一条电线免费给老人用。有段时间,政府对这条街道进行整改,清理沿街摊贩。老人被要求限期离开,眼看着老人的小本生意就要做不下去了。
  一日,老人来到孙锋店里,询问他能不能把榨汁机摆在店门口角落里。孙锋看到老人无依无靠,又是残疾人,便在门口一角摆了桌子,让老人继续经营。
  时间久了,孙锋的举动被周围人纷纷点赞,也因此登上了江苏电视台。
  2012年,孙锋回家结婚生子,等两个孩子都大了,2017年他和妻子再次来到南京,开了这家面馆。这些年,孙锋已经带过五六个老乡到南京打工,教他们做拉面,有的已经有了自己的面馆。如今,夫妻俩在面馆旁的小区里租了一套房子,每天早上7点多开门,一直要忙到晚上9点多,全年都开张,日子过得辛苦却充实。孙锋的两个孩子都在武关镇上读书,只有寒暑假时,才能和孩子团聚,他一直想把孩子接到南京上学的愿望还没实现。“前几年把老家房子重新盖了,明年还想在这边找机会开个新店。”孙锋说。
  据不完全统计,商洛在南京的打工者超过8000人,当地人称,几乎每条街都会遇见一家商洛人开的面馆。经过两代人的打拼积累,南京已经成为这些创业者的第二故乡。在苏陕协作大背景下,这些创业者成了两地间交流的一条条纽带,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当他们汇聚在一起的时候,便是载舟之水、灌木之源,推动苏陕协作这艘大船行得更远、更稳。(谢非 张雯靓 刘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