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凝心聚力促脱贫
——市人大机关驻镇安县云盖寺镇西洞村扶贫工作侧记
文章字数:2668
 
包扶领导入村调研扶贫工作

举办现代农业畜牧养殖培训班

驻村工作队走访贫困群众

  今年以来,市人大机关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四个不摘”的总要求,真情扶贫、精准施策、强化服务、办好实事,想方设法解决困难问题,不断深化帮扶力度,拓宽帮扶途径,增强帮扶实效,巩固帮扶成果,驻村帮扶工作扎实有效。
   瞄准目标 对症下药
  贫困县脱贫摘帽后,首要目标是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为此,市人大包扶领导和机关包扶干部与驻村工作队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进行摸底调研,详细了解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倾听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心声。多次组织召开“四支队伍”驻村扶贫工作座谈会,总结分析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难点和重点,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的思路。在调研的过程中找准贫困的原因,理顺提升的点子,定好帮扶的路子,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围绕脱贫摘帽后如何巩固脱贫成果,通过集中研判,摸排2014年、2015年脱贫退出3户17人,收入下降4户19人,“两头跑”4户5人,独居老人2户3人,大病残疾3户8人,重点做好巩固提升工作。
  今年6月、10月驻村“四支队伍”集中人力采取打歼灭战的办法,分别利用两个月时间对全村“两不愁三保障”情况进行回头看,对“六类户”分类监测、因户施策,确保不返贫、无新增。首先,通过院落会、小组会、中心户长会、村民代表会,大力宣传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四个不摘”政策要求,消除群众思想顾虑。继续落实好国家对农户的产业奖补、教育支持、金融扶持、医疗救助、兜底保障、生态补偿等现行优惠政策,将贫困户扶上马、送一程。其次,对2014年、2015年脱贫退出户,积极推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三五三”管理机制,根据农户身体状况和特长,分别安排在道路养护、水利设施管护、环卫设施管护、公共服务和其他设施管护岗位。积极鼓励年轻人外出务工挣钱,对外出务工人员报销一次往返路费,务工两年以上的奖励500元。市人大办还从贫困户中聘请了1名驻村工作协理、县委办调配了两名村信息员公益岗。镇、村为贫困户解决村公益岗位20个,村平台公司将12户每户直接安排1人到食用菌基地和白及种苗繁殖大棚长年务工,全村30户贫困户每户基本保证有一名劳动力长年在外务工,确保脱贫稳定且有保障。针对西洞村产业规模小、村集体经济底子薄的现状,立足村情,在继续做大做强中药材、魔芋、食用菌产业的基础上,今年新建小蚕共育室3间80平方米,密植桑园200亩,栽植桑苗12万株。同时争取苏陕协作资金2.8万元。
  建强班子 引领发展
  村看村、户看户,农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一个好班子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一直以来,市人大机关驻村工作队把建强村级班子作为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配合下,把责任心、工作好和带头能力强的人选入村两委会,并积极培养年轻党员和优秀后备干部。
  在全镇率先实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新补充一名创业副支书,新发展年富力强党员两名,为村级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注重党员培训,提升干部素质。市人大机关从经费中挤出资金9000元,用于党员培训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提高了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本领。
  坚持“党旗引领脱贫路”,积极发挥“党建+”作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按照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思路,推行“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模式,通过实施“三带四联”,推进“三变”改革,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约13万元,带动贫困户50多户稳定增收。
  全面推行中心户长制度,提升包扶工作覆盖面。每20户选一名政治素质高的群众为中心户长,充当政策宣传员、产业指导员、民情信息员、干群联络员、矛盾调解员。针对脱贫攻坚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做好政策解释和矛盾化解工作,确保一方社会和谐稳定。
   筑牢基础 打好底子
  目标确定后,帮扶措施是关键。为此,市人大机关驻村工作队协助村两委会制定了2019年驻村帮扶工作计划,着手实施八大工程,着力提升帮扶工作成效。
  实施人饮工程。修建大型院落储水池25处,开挖管道2.7万米,解决了三组、四组410人安全饮水问题,对一组、二组人饮工程进行重点提升改造,完成防车沟拦河坝进水管及沿线管道破损更换,使540人安全饮水得到保障。
  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用电入户率达100%。
  实施清洁工程。市人大机关挤出经费两万元,专门用于村民院落环境卫生整治。协助修建了6个垃圾存放转运点,安排保洁员两名,设环境卫生公益专岗3名,生活垃圾得到了及时收集转运和处理。
  实施乡村畅通工程,对全村主干道路中的380米“油返砂”进行了修复。协调市交通局争取专项补助资金10万元修建了砖庙坡光伏产业路1.5公里。市人大机关扶持3.1万元,对全村15座便民桥的桥身及护栏进行了加固提升和美化改造。
  实施产业提升工程。为了使村域产业有可靠性保障,协调争取县农业局项目资金20万元用于魔芋产业发展。争取县水务局项目资金200多万元,新修河堤4公里,新增耕地20亩,实施了旱改水工程,新建拦截坝1处、沉砂池1处,开挖管线6500米。美化了村容村貌,提升了防洪抗灾能力。
  实施村民健康文化工程。积极争取县卫计局项目资金20万元,新建村卫生室三间,建筑面积108平方米,已交付使用,并对贫困户和高龄老人实行一对一医生上门签约服务。对村文化广场进行了提升改造,硬化广场1050平方米,从县文旅局争取一套音响设施,从市体育局争取了价值两万余元的全套健身器材,丰富了群众文体生活。
  实施美丽乡村工程。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继续改善村居环境。在往年民居改造的基础上,对30户93间民居进行了提升改造,粉刷墙壁143户440间。从林业部门协调项目资金10万元,对村委会两旁100米道路和院落进行了绿化美化,依托九龙鼎景区开发和西洞峡地理优势,发动群众栽植桃树8000多株,既美化了村容村貌,又增加了群众收入。
  实施亮化工程。争取城建部门项目资金20万元,在西洞村主干道、休闲广场等地段安装太阳能路灯80个,让夜晚的乡村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点亮了村民的新生活,为群众夜间出行带来了便利。
  总攻的号角催人奋进,精准扶贫步履匆匆。几年来,市人大机关驻西洞村工作队一帮人坚持一心为民服务宗旨,用脚丈量民情、用真心赢得信任。目前,全村66户贫困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3900元,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异地扶贫搬迁46户已全部入住,11户危改户已全部验收入住,全村安全住房全部达标。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农户家庭成员全部参加新农合大病保险。安全饮水已通过水务部门认定标准。电力入户率达100%。全村无新增、返贫户。退出村中脱贫户家庭年人均收入占全县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高于上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