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山阳城关街办精神扶贫提振贫困户“精气神”
文章字数:913
  本报讯(蔡铭)今年以来,山阳县城关街办以“党建+乡风文明”为切入点,创新方式,教育引导全办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和“庸懒散”陋习,推动精神脱贫与物质脱贫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政策宣讲接地气。坚持将每月10日的“党员学习议事日”和扶贫工作日结合起来,组织县直单位党组织与帮扶村(社区)村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帮扶干部走村入户讲解政策,领导干部讲党课提振贫困户脱贫信心,党员相互议事助推乡村发展;创新形式,用农民语言来宣传政策,联合县剧团开展“理论小戏台”进基层活动,将扶贫政策融入快板、小品、歌曲等文艺作品,每年巡回演出上百场,既给村民带来文化大餐,又让贫困群众看得懂;将“八个一批”精准扶贫政策编印成宣传彩页,在贫困户家中张贴政策明白卡,做到政策帮扶干部清楚、贫困群众明白。
  典型引路提士气。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广泛宣传扶贫、脱贫先进典型事迹。扎实开展“我的脱贫故事村村行”宣讲活动,讲述全办脱贫攻坚中的典型人、典型事,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内生动力;官坊村用走村串户的形式,为评选出的15名“自强之星”“互助之星”送去最高礼遇;伍竹园社区评选出20名“帮扶标兵”“脱贫标兵”,将他们的事迹汇编成册,并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中进行广泛宣传。
  技能培训长本领。联合县就业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电商产业园、各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资源,采取集中办班、送技下乡、现场教学等形式,开展扶贫专项技术培训,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都能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葛条村贫困户张均治缺技术,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他参加了生猪养殖技术培训,现发展生猪养殖,年收入达6万多元。今年以来,该办共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60多场次,培训学员达3000多人次。
  文化扶贫显活力。按照“五个一”的要求打造农村文化阵地,即建设一个文化广场、一面文化墙、一个文化活动中心、一个农家书屋、一个广播室,彰显文化扶贫活力。在抓好文化阵地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五个一”软件配套,即成立一个村级文化协会、设立一个红白理事会、组建一个文艺团队、制定一套村规民约、每家悬挂一条家风家训。目前,全办5个贫困村和16个非贫困村修建村级文化广场18个,配套建设图书室、广播室、文化活动中心56个,成立文化协会、文艺团队2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