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0年01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老宋搬迁记
文章字数:1774
  邢渭林
  入冬前夕,正午的太阳还算温暖,在丹凤县竹林关镇阳河村漂草沟宋家梁上,宋道军站在老房道场上,深情地望着正在拆除的旧宅,表情凝重。这是他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这次拆除后,按他的话说:“只能是过年和清明祭坟回来了。”
  65岁的宋道军全家4口人,因交通条件落后,被识别为贫困户。精准脱贫3年来,宋道军家分到易地搬迁房后,让他下定决心,彻底搬离老家。从此,他将离开生活了65年的故土,成为10多公里外集镇上的一员。
  老宋一直望着拆迁队正在拆除的房子,不时说着哪一根楼椽是拆老房时留下的,哪一根檩是他20世纪80年代拆旧盖新时添加的,机砖是从庙底砖厂拉到山下,请人从山下背上山的,足足三里路,全是上坡路。六月天,天气特别热,请人背砖,每人一次只背六七块,多的八九成十块,他每次背20块砖。蓝瓦是从山后漂草沟队窑上买下背回来的,每人也就背二三十页。最劳累的还是老伴,天麻麻亮就去背,有时起得早,先把馍搭进笼里,背一趟砖回来,老伴再去给帮忙的人做饭。土墙由自己先打,后来请人帮忙打成的。厦房门口那口半人高的陶缸,是爷爷手上购置的,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缸口的那条残缝,是有一年土匪来,缸里面装满了粮食,他们用力一搬没搬动,掰掉了一块。土匪走后,爷爷又把它凑上去,用葛条缠住缸口,现在里面还装着豆秆子糠。
  老宋滔滔不绝数说着家里的“宝贝”。
  从老宋爷爷的爷爷那辈,他们由宋家圪崂搬到石槽沟,先住在张家岭、枇杷沟,后来住到漂草沟宋家梁,到老宋已经是第五辈了。旧社会因为偏僻,不时有土匪光顾,有一次土匪来,把他奶奶织布机上的‘羊角’(已经织成的布卷)都抢走了。现在这房子是在石板房基础上建的,1987年春动工,根基和“过桥”(窗子以下)前是自己干,窗子以上打墙才请人帮忙,三间房总共花费2000多元。当年冬房子建成。
  中午11时许,房子拆到还剩一间时,老宋离开老家。他只带了一把长把斧头,说下去劈柴用。那口百年陶缸,随着房屋拆除将长眠于老宅。
  下山的路上,笔者问老宋想不想拆老房,他很理解:“这是国家政策,在镇上已给分了80多平方米的房子,去年已经住进去。”其实,2013年,他已经租住在竹林关了,农忙时回老家种庄稼,过了一年,不再回老家种地,就到梁背后漂草沟二女儿那,种了3年地。那边地平坦点,种地人多,不怕野物糟蹋,每年收一两千公斤粮食。2018年,搬到新房后,他就没再回去种地了,就在镇上接送外孙子上学。
  老宋感慨地说:“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了,没有啥负担,还给补贴。”以前他在老家种9亩地,粮食仅仅够吃。但是,化肥总得从山下背上去。后来,有多余粮食出售,也得背到山下才行。每年要缴农业税和林业特产品税,一年一口人得一百元上下,光这些款项每年要出1000多元。冬季还要修地、修路、出公差,人不去出力干活,就要出钱。平时,农闲了,就去给人垒房基、石堰、打墙挣钱。20世纪80年代,他还去山阳县口头坪那边垒房基,一个工日挣1.2元钱。随后工价涨到每天2.5元、5元钱,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每天10块钱,他却干不动了。
  老宋走路有点瘸,那是有一年在潼关金矿杨树沟背矿,晚上三点进洞子凿矿,遭遇塌方砸伤了右脚,是一起干活的乡党把他从大石头下救出,送到山下医院治疗一个多月,虽得到了及时救治,还是落下残疾。2003年,取消农业税、林特产品税后,农民负担减轻了,他就再没有干那些出力活了,在家种地,外出干点轻活。
  2014年,脱贫攻坚开始,老宋因为居住条件差,被确认为贫困户。由于所在自然村户稀人少,大都居住在山腰、山顶,山高坡险,没有再修路的必要。按照扶贫政策,他家属于易地搬迁户,每口人要有25平方米以下的住房,户出资最高不超过一万元,以解决贫困户的安全住房。老宋就是竹林关镇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点895户易地搬迁户的受益者之一。
  国家精准脱贫真是圆了老宋的住房梦。老宋说,住到镇上后,生活方便也安全,环境、卫生条件都好多了,有人找零活了,能干动就去干一干,挣点零花钱,有时拾点老村子熟人的边角地种点菜。
  目前,宋道军享受的政策有: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生态公益林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外孙读书“两免一计划”,老两口月月有养老金;老宋肢体残疾每月60元残疾补助,四口人农合疗补助;仅退耕还林一项,2003年至2018年,每年有1125元补贴;2018年5月,老宋家分到81.5平方米易地搬迁房。
  老宋还算乡村艺人,会唱花鼓、能拉胡琴,有时老友们高兴了聚在一起,老宋就和他们乐呵一阵。老宋说:“总之,一切比住在山上好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