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0年03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留下种子
张忠良
文章字数:2058
  受过饥荒煎熬的人,都有一段磨不灭的记忆。
  我脑海经常浮现这样的镜头:每次母亲揭开堂屋的三格柜去舀粮食,父亲总是虎着眼吼:“你可弄啥呀?”母亲说:“明儿就揭不开锅了!”父亲呼地站起来,去扳吊在空中的馍笼,是空的,又去逐个揭那一行行大小瓦盎,都是空的,于是说:“少舀些儿,日子还长着哩!”目光追随着母亲手中的挫瓢移动,不厌其烦地叮咛:“不要动了种子!”
  从柜里舀出来的粮食不能直接往嘴里倒,得担到井边淘净,挑回来在席上晾干,然后拿到磨子上去磨。家里分养了队上的一头牛,可以曳磨,但自家没有磨子,等磨子靠好了,另一家的牛鞍眼牛轭头却没闲着,终于三样齐备的时候,一人吆牛拨眼,一人抓糁箩面,半天磨不了几升。大多数情况是人工推磨。两个磨眼插上筷子,筷子的多少决定磨面的粗细快慢,筷子越多,下面越细越慢,一圈又一圈,直推得人四肢酸软、眼前发黑、头晕脑涨、天旋地转,心里就乱想:雇个鬼推磨多好!磨出的东西分类利用,没有一星半点可以扔的:麦麸和玉米粑粑按比例依次赏赐鸡、猪、牛,其余按精糟粗细分别作烧汤、熬粥、蒸馍、擀面用。不是天天都能见到细粮,不是顿顿都能吃到稠的,吃馍的时候必喝汤,那汤吸去表面的一层薄皮以后当镜子照实在清晰!吃稠粥的时候汤馍都没有,酸菜或者干萝卜丝菜陪伴着香黏的糊汤或搅团鱼贯入胃,然后双手捧碗用舌头将碗底舔光。
  那一天,大人上工去了兑山坡,我和弟弟在家。卖豆腐的吆喝着从门前经过,我们不约而同跑出去,不声不响跟上去,一直跟出村,跟到邻队,卖豆腐的看我们喉结一个劲动,放下担子问:“要不?现场热吃!”我说没钱,他说:“用粮食换也行。”说这话时已有人端一碗玉米前来,卖豆腐的给他过了秤,倒进筐里,然后称一块豆腐,打成方块,浇上红辣椒水递去,弟弟瞅一眼那人瞅一眼我,目光充满了乞求。我说等等我们,拉我弟飞奔回家。我们把两只木柜三只瓦盎四个陶罐齐齐搜寻了一遍,最后在炕头一只箱底找到一袋玉米,约有四五碗光景,我们拿只碗倒满,又把袋子扎好放回原处,然后又飞奔到卖豆腐的地方,换得二斤豆腐,二分钟就吞咽得一干二净,就觉得从没吃过那么香的豆腐!我叮咛弟弟把嘴捏紧,谁知他扛不住饥饿和诱惑,背过我又偷偷换了两次豆腐,当父母要为自留地播种的时候,事情终于败露。母亲气极,戳过来的手指抖得厉害:“你们造孽呀!连种子都敢偷!”父亲则像一头雄狮猛扑过来,把我和弟弟同时撂倒,拳脚如雨。趁母亲拦挡我逃窜出门,弟弟则被饱揍之后踢出门外,他在一条干涸沟渠睡了一夜,第二天因风湿而眼斜嘴歪,遍求医生而不治。后来发现他经常在屋外墙转角偷吃东西,撵过去问吃什么永不张口,强行掰开嘴里面全是泥,扬手要扇的时候他说墙上的土有油,他就想吃。
  在龙口夺粮的日子里,男女老少不分黑白,拼命劳作,脸被炙烤成酱紫色,肩背褪去几层皮,终于品尝到了土地回报的甘甜:家家都吃了几顿纯麦面的饭,白面、白馍、白锅盔。这种快活非常短暂,待冬去春来,青黄不接,饥饿周而复始。弟弟彻底失学,他的脸起初发黄,后来浮肿,最后手脚成透明状,肚子特别大,大人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叫来当地赤脚医生给打一针,开两片药。弟弟躺在炕上,非常痛苦,好几次用裤带勒住自己的脖子。一天早上我去上学,弟弟有气无力地呼唤:“哥,回来给我买个白馍!”我点头出门,他又叫住我:“哥,你可不要偷种子换!”这是他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当我借同学二两粮票五分钱买了个白馍回到家,大人正把两格柜打通当作棺材给他入殓。
  粮食宽余以后,父母并没有闲着,大哥二哥不让去承包的地里,他们就把沟沟岔岔人们遗弃撂荒的边角开垦出来。农家肥已没人稀罕,父亲一担担往地里挑,很难再发现他的愁容和叹息。母亲在房檐下分拣收获:长大的麦子二十穗绑一把,端端正正地靠着,肥硕的玉米四五穗拧一褡,整整齐齐摆着,嘴里不停地念叨:没见过的好种子!
  1990年,接母亲到县城帮忙,母亲常常抱着孩子站楼头眺望,她在看远处的田野,每当那麦子稍微泛黄,她立马搭三轮车回家,谁也拦不住。那一年她高血压、糖尿病多症并发,住院治疗一段时间稍有好转即缠着要出院,我们拦不住就让大夫劝,大夫生气地问:人和粮食哪个重要?母亲也发了凶:人死不了的时候粮食重要!母亲去世后我将父亲接到了城里,他除了在电视里看看秦腔,就喜欢往馒头山上跑,他说那里有土地能看到庄稼。也是每到麦子泛黄他就要回老家,也是那样回答我什么重要:人死不了,粮食金贵!2005年深秋的一个夜晚,我在意大利比萨斜塔下收到故乡传来的噩耗,等我回来父亲的头七已过,他所住的上房东窗外是高高的柴垛,西窗外是黄黄的玉米,那是父亲最后留下的作念!
  我家三室两厅的屋子里,总共挂了两幅画:书房桌上方是《播种者》,餐厅桌上方是《拾穗者》,都是法国艺术大师弗朗索瓦·米勒的杰作。一如音乐没有国界,这油画所渲染的场景、色调,人物的姿态、神情,和我熟悉的生活是那么相似!每当读书困倦的时候或者吃饭挑食的时候,一抬头,坚强而驼背的父亲和勤劳而弯腰的母亲就会站在面前,他们让我永远记住那片神奇的土地,永远记住那粒粒皆辛苦的粮食,还有那“留下种子”的殷殷叮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