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0年03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开展远程协商建真言 聚焦公共卫生安全促发展
——市政协委员助力公共卫生安全工作议政发言摘编
文章字数:4214
  生命至上,健康第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公共卫生安全的话题成为社会各界和政协委员普遍关注的焦点、热点。为助力全市公共卫生工作,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3月18日,市政协召开了助力公共卫生安全工作远程协商会议,来自市直、商州、洛南、丹凤、商南的6名市政协委员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议政发言,达到了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助推工作的目的。现将6名委员的发言摘要刊发如下:
   关于加强我市传染病医院(区)建设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民进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王宁

  一、全力推进传染病医院(区)建设。一是协同推进市县传染病医院规划建设。按照国家“每市建设一所标准化传染病院,每县区建设一个标准化传染病区”的要求,参照二级专科医院建设标准,依托市中心医院东区新建市传染病专科医院,按照甲类传染病区建设标准,在县级综合医院建设规范化的传染病区。二是加大项目建设支持力度。发改、国土、住建、财政等部门要主动对接,争取项目、用地、资金支持,简化审批程序,确保市县传染病医院(区)早日建成,早日投入使用。三是严格标准建设。传染病医院(区)建设必须符合三区两通道的设计要求,各区间有实体防护屏障。市传染病院建设床位不少于300张,县级综合医院传染病区设置床位不少于40张。
  二、完善配套设施增强保障能力。一是完善基础设施。水、电、气、通信、网络等基础实施规划要适当超前,适应医疗救治技术发展的需要,同时应统筹考虑为病人、病人家属、医院职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服务的设施建设,特别当出现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时,能满足能源供应、信息交流、医疗及生活保障的需要。二是完善应急储备。保证传染病院储备相应的建筑材料(临建)、医疗器械、药品和消毒防护器材等应急物资,做好人员、设备、器材、药品紧急征集、动员、调拨预案,确保快速形成应急救治能力。三是提升扩建潜力。精心选址,预留具备快速建成与武汉“火神山”医院功能相当传染病医院所需地块,推动能改扩建为“方舱医院”的大型场馆建设,提升传染病院区应急扩建潜力。
  三、提高传染病医院的综合利用率。一是贯彻平战结合方针,平时在保证基本防疫诊疗需求的同时,加大诊疗资源统筹调剂使用,有效开展基本医疗服务;重大疫情发生时,迅速发挥传染病专科医院优势实施疫病救治防控。二是持续促进救治能力提升。加大对市县传染病医院的长期扶持,确保救治能力持续提升;积极开展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充分利用医院资源联合开展传染病防治研究,提升科研能力,提高救治水平。三是充分利用医院资源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科普教育,努力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要求落到实处。
  关于加强我市“120”急救能力建设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市中心医院神内病区主任 周军

  一、要在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基础上,放眼长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提高全市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建议将院前急救工作纳入应急救援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范围,制定中长远发展计划,因地制宜下调招聘专职院前医护人员的门槛,扩充队伍人数。
  二、建议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扩充结构布局,加强设备专款支持,增加层流负压救护车配置,车载式CT急救系统等购置配备。
  三、建议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车载视频、车载定位等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将120网络系统覆盖面扩展到市、县、镇三级,达到全市全覆盖,实现车辆管理、人员、信息处理的动态管理。各级“120”急救中心作为调度、指挥的中枢系统,必要时,应连接到政府信息终端平台,实现信息及时对接,为政府应急决策、指挥提供直观、准确的数据支持。
  四、建议构建完善的应急物资采购供应体系,做好防疫、防化等物质贮备。对本次疫情应对措施进行梳理总结,借鉴其他地市先进经验,进一步修订完善全市重大疫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便于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时,应急处置工作能够按照相应级别有序快速开展。
  五、建议加快构建应急工作财政保障体系,由各级财政将“120”急救工作经费确定为必须公共卫生支出,每年拨付一定数额补助资金,为重大抢救、疫情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
  关于加强县区疾控中心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商州区疾控中心主任 王建军

  一、增加编制,改革职称评定,下放人员招聘和使用权限,解决人员不足问题。尽快落实中省有关文件精神,足额核增疾控机构人员编制,下茬解决自收自支人员问题,从数量上保障县区疾控中心人员力量。严格人员准入制度,下放专业人员招聘和使用权限,下放选人用人自主权。改革职称评聘制度,建立与技术类公务员相适应的职级体系,提高县区疾控机构高级职称岗位比例,解决基层疾控中心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建议建立“首席公共卫生医官”制度,拓展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职业发展空间,切实落实“专业事情专业人员做”的要求。
  二、改革公共卫生教育,加大专业培训力度,解决县区疾控中心人员能力不足问题。培养既有临床技能又具有公共卫生专业、公共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要通过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提升现有人员素质和能力,尽快补齐人才短板。
  三、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疾控人员待遇。参照同级医疗机构的薪资水平,合理确定疾控机构人员薪酬和各种防疫津贴、补贴。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建议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参与课题研究和对外服务,合理增加疾控人员收入,吸引高尖端人才流入。
  关于加强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洛南县卫健局副局长 夜战锋

  一、积极推进传染病医院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县区规范化传染科建设,有条件的建设标准化传染病医院。规范设置负压病房,规范三区两通道,完善血液检查、影像诊断、药房、洗浴、休息房间设置。规范感染疾病科门诊建设。要独立设置挂号收费室,设立呼吸道(发热)门诊和肠道疾病患者门诊,设置相对独立的候诊区、诊室(发热门诊至少有两个,轮换消毒诊疗)、治疗室、隔离观察室、专用卫生间,必要时设置处置室和抢救室。
  二、加快疾控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建设,加强对防控物资的储备场所建设及物资储备,加强疾控中心检验设施设备建设。加强日常突发急性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每年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完善,规范不同等级应急响应标准。加强信息化建设水平,切实发挥直报系统作用,着力强化突发传染病防控救治响应处置能力。
  三、强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提高传染病医师待遇,提升职业吸引力,采取转岗培训、专项招聘等方式加大传染病医师的培养、培训,逐步解决传染病执业医师匮乏的问题。二是加强疾控专业人员和医疗人员紧密协作。促进疾控人员进入医院工作,发现传染病迹象,第一时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赢得时间。三是重视加强医院感染防控人才队伍建设。充实专业人员,规范开展培训,强化日常督导检查,当好预防医疗人员感染的守护者。
  四、争取项目资金支持。要紧抓国家疫情防控出台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省项目支持,争取社会专项捐款专项支持,下决心、下大力气加大我市救治医院、疾控中心及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公共卫生防控救治基础。
  关于加强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丹凤县卫健局副局长 田晓斐

  一、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手机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在政府主导下,提高群众自我防控意识和对疫情危害的认知,消除恐慌心理,积极主动报告旅居史,及时报告可疑症状的患者,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诊治。依法对隐瞒、谎报造成疫情传播流行、危害公共安全的人和事,从严从重从快处理,时刻做到警钟长鸣,引以为戒,从而引起广大群众高度重视。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通过争取上级支持、政府增加投资、医疗单位自筹的方式,建设医疗机构规范化发热门诊、规范设置定点医院传染病区,提高定点医院、疾控中心实验室规模和标准,配备负压救护车,承担重大传染病检测、治疗,全面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处置能力。
  三、增加公共卫生编制,加强人才培养和储备。建议在省市层面增加基层医疗机构公卫人员编制,每镇卫生院设3-5名岗位,招录专业公卫人才从事公共卫生工作。同时,加大对卫健系统医护人员公共卫生知识专业培训,全面储备公卫应急人才,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四、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加大应急物资储备力度。加大突发应急储备物资的投入,建立突发应急物资储备的综合协调机制,政府每年预算专用经费用于购置医疗应急物资。开展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创建,建设卫生应急指挥平台,每年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关于加强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商南县城关卫生院院长 张勇

  一、加强基层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基层公共卫生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扶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原则,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力度。特别要重视社区医院发热门诊,急诊、预防接种门诊、传染病区的规范化建设和设备的落实到位。加大镇村卫生院(室)的投入力度,加快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力争实现公建民营村级卫生室全覆盖。切实落实好分级诊疗制度,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进一步完善远程诊疗网络,推动远程诊疗常态化。
  二、加强基层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结合商洛实际,充分发挥商洛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和地理优势,增设公共卫生专业,为当地培养综合性公共卫生专业人才,逐步解决公共卫生治理领域人才匮乏的短板和不足。完善村医人才补充,可以采用“镇招村用卫生院监管”的模式,科学规划,公开招聘,解决村级卫生室人才匮乏、医疗水平有限的问题。亦可按照“村来村去”的原则,对在职村医和愿意从事村医服务的本地年轻人进行定向培养,从源头上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探索改进基层医院考核机制,激发基层医院内生动力和创新能力。
  三、强化公共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公共卫生健康知识范围广、种类多,要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加大健康教育投入,灵活宣传方式,提高群众对公共卫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要把宣传和教育相结合,做好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要发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自我保护意识。要加大镇村传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防治力度,切断各类传染病源头。要加强公共卫生安全的舆论引导,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