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0年05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推行分餐制 倡导文明用餐新风尚
文章字数:1061
   一、为什么要倡导分餐制
  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采取聚餐的进餐方式。所谓“聚餐”就是指多人共用一份或多份菜肴。国人喜欢聚餐,觉得这样亲密、热闹,可以增进感情。但聚餐的不足之处有很多,有人可能在进餐时无意中使用了对方的餐具,也有不少人因为想要照顾亲人朋友,用自己的餐具帮对方夹菜,聚餐更容易传播呼吸道、消化道等各种传染性疾病。这种使用餐具的方法是极不科学卫生的。
  “分餐”是指由厨师、服务人员或家人,按照等量的原则,把主食和菜肴分配到餐具中,供每一位就餐者独自享用。分餐制具有卫生、互不传染可能携带的疾病以及减少浪费等优点。分餐制更注重每个人自负其责、把握分量、吃光所给。通过推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这样一些良好的卫生习惯将可以“走上”餐桌,守护我们的健康其实在我国,倡导分餐制早有推行,2003年“非典”期间,分餐制曾被很多餐厅采用,但很快又销声匿迹。
  2016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发布,明确提出不浪费和分餐制。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启动,再一次强调在集体用餐中采取分餐制。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许多家庭因为春节聚餐而全家感染,分餐又一次被推上议题。
  二、分餐势在必行
  分餐会不会令家人彼此疏远、影响亲朋好友间的感情?
  有朋友担心,“分餐”会不会让亲朋好友觉得“生分”?同时,我国“聚餐”的餐饮传统流传已久,讲究团圆的热闹氛围看起来也不适合分餐。但试想,如果因为聚餐而感染了不必要的疾病,还谈什么对家人朋友的关爱呢?
  聚餐过程中经筷子、碗、杯子等餐具、水、食物等密切接触,并通过唾液,以及近距离的呼吸、飞沫等方式传播。通过饮食方式进入人体内部的致病因素,最终导致感染性疾病或者中毒性疾病的发生,也被称作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的类型相对较多,较为常见的包括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疾病、寄生虫疾病以及人畜共患传染疾病等。根据世卫组织统计,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事实上,中国是乙肝、胃幽门螺旋杆菌、胃癌等肠胃疾病高发病率国家之一,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这些传染性疾病大都与“吃”相关,或直接或间接。“聚餐”是很多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推行分餐的好处
  1.培养卫生文明好习惯,减少交叉感染,降低食源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2.培养良好健康生活行为,对合理膳食、平衡营养、控制食量以及预防肥胖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同样具有深远意义。
  3.有助于合理膳食,遏制大吃大喝、减少铺张浪费。促进良好社会风气转变。
  4.传承优良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促进饮食文化弘扬发展,对烹饪方式、量化、器皿、盐、糖等使用提出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