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绘就村美民富脱贫画卷
——山阳县政府办公室帮扶峒峪寺村工作侧记
文章字数:2693
  张宏
  7月1日,在山阳县色河铺镇峒峪寺两委会会议室,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黄博带领扶贫工作队,组织开展庆祝建党99周年暨主题党日活动中,该村60岁老党员张青山的感慨发言,引起干部群众一片热烈的掌声。
  “巨大的变化谁也拿不去,谁也藏不住,不说报答恩情了,决不能给党和政府脸上抹黑。”这是发自张青山的肺腑之言,也是他对山阳县政府办改变峒峪寺贫穷面貌,精准帮扶带领乡亲共奔小康的真诚礼赞。
  据了解,山阳县政府办帮扶该村以来,通过强基础、兴产业,找到了帮扶贫困群众的“金钥匙”,打开了致富之门,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67%;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261元。
  强基础 群众走上致富路
  峒峪寺村由原来四个村合并而成,大多数群众居住在深山沟里,生活条件可想而知。村支部书记陈德宝说:“之前村外面的人根本不知道几年前村里的情况,路不通,吃水愁,村民日子过得艰难!”
  12个村民小组,612户1940人,分散在四沟八岔,一遇到下雨下雪,出门成了头疼事。多年前当过村主任的郭东虎感受颇深:“我们村里只有几条羊肠小路,收个庄稼要靠背扛肩挑。这几年通村路修到家门前,前年我买了一辆老年代步车,出门把老伴一拉,方便得很呐!”68岁的郭东虎一直从事运输生意,几十年前他开拖拉机把木材拉运到县城东关加工厂,一天跑一趟,挣一个工,补助8毛钱。“那时根本没有路,拖拉机顺河走,石头泥坑到处都是,遇到陡坡爬不上去,车头都翘到了半空。现在开车进城跑一个往返,还不到两小时。”郭东虎说。杨家沟口组75岁的贫困户杨俊山回忆:“过去没有路,买油提个油罐罐子,河里尽是鹅卵石,脚一滑打个趔趄,油罐罐掉进河里打碎了!”
  路通则民富。近年来,山阳县政府办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帮助8个组完成23.2公里通组水泥路,并对路边实施了绿化。针对通组不通户的实际,全面实施12个组硬化入户路433条13.6公里,硬化场面307户3.3万平方米。修建便民桥9座。峒峪寺村的路成为全村变化的标杆。
  在安全饮水问题上,工作队组织群众实施全村安全饮水提升工程,安全饮水保证率达100%。同时修复河堤2700米,拦沙坝10处,灌溉大坝1处。“原先一尺多宽的茅草路,两边杂草长得半人高,下雨天或清晨走路,齐腰以下的衣服被露水打湿。”张青山说:“吃个水吧,在几里外的西沟挖个坑,水还不干净,遇到天旱,只能一点点滴满水再挑回来。通过县政府办的帮扶,这些问题一下子解决了,水泥路与院子相接,龙头一拧水哗哗地流出来。”
  基础强起来,带给群众的实惠远不止便民路、安全水。山阳县政府办副主任刘建成介绍,工作队驻村帮扶以来,为峒峪寺村新增变压器5台,电网提升7.6公里,电力入户率达到100%;安装太阳能路灯160盏;实施峒峪寺小学塑胶操场铺设2000平方米;新修了1800平方米的村文化活动广场;建设标准化卫生室1个,实现诊断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药房、健康教育室“五室分离”。
  兴产业 增收巧打生态牌
  由上山砍柴下河脱鞋,到山坡栽果树河岸兴产业,是峒峪寺村脱贫攻坚以来,以生态产业定位,实现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生动实践。
  早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群众在现有的土地上劳作一年,收成只能解决温饱。一些人就在山上打主意,砍树烧炭补贴家用。“现在啊,满坡架岭都是绿的,山坡有核桃树,退耕地种有药材,一河两岸全是增收产业。”村民杨俊山说。
  事实证明,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前提下,峒峪寺村产业发展为乡村描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据了解,该村新建富腾公司伊拉兔、冷水鱼养殖项目,带动贫困户44户,提供就业岗位8个;苏陕协作项目建柿子醋厂1个,年集体经济可增收7万元,带动50户贫困户增收;新建1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1个,带动贫困户10户分红,113人就业收入13.8万元;新建0.2兆瓦的光伏发电站,除电价补贴、扣除税金之后年净收入在8万元以上;标准化核桃建园1700亩、板栗建园1100亩,共兑付产业扶持资金44.1元,29户申请了小额贷款136万元。
  补齐基础短板,做大生态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每一户贫困群众在脱贫进程中实现增收,是山阳县政府办帮扶初衷。几年来,驻村工作队吃住在村,超前规划,精准施策,在产业脱贫上为群众谋划了一条致富大道。
  在发展产业上,“领头雁”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角色。张青山坦言,自己是共产党员,虽然老伴因常年患病致贫,但更应该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县政府的干部经常入户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要是不勤劳脱贫,都对不起党和政府。
  据了解,年逾花甲的张青山还种了6亩地,一半玉米一半小麦,收获的粮食生产挂面和苞谷酒,“工作队帮助我小额贷款后扩大了生产规模,一年酿酒1000多斤,加工手工挂面1000多斤,元子街道班养护公路每年7200元工资,年收入三四万元呢。”
  出成效 幸福账单晒不完
  峒峪寺村的变化,是真扶贫、扶真贫的真实写照。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李赟说:“贫困群众能够长期稳固脱贫,就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
  五年来,工作队共实施危房改造93户,其中C级危改户91户、D级两户;易地扶贫搬迁9户;养老院集中供养5户,自有安全住房39户,所有贫困户安全住房得到保障。张青山说:“我家老屋年久失修,天上下大雨,房里下小雨,政府办组织工队换了房顶,粉白了土墙,还改造了电路。”
  在教育扶贫上,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共49户有58人,其中两人已毕业,1人死亡,现建档立卡适龄儿童正常在校5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针对弱势群体,工作队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将全村20户26人纳入兜底保障户。评定低保户67户136人;五保户11户11人,其中集中供养户5户5人。62人享受生活残疾补贴;57人享受残疾护理补贴。60周岁以上老人享受养老金327人、高龄补贴169人。
  “光伏分红,醋厂分红,高龄补贴,养老保险样样都享受了,宣传政策一年还有1000元奖励。”说道现在的幸福,杨俊山扳指算着账单,“政府干部给拿10斤米,10斤白糖,为啥?还不是国家政策好,干部关心群众。看到社会发展得这么好,我经常买水果吃,真的还想多活几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就业创业上,工作队组织开展农村产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4次102人;贫困户劳务输出共235人;享受交通补贴59人;全村开发公益性岗位31人(个)。
  与此同时,驻村工作队积极开展“四扶五风六化”活动,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根据村情实际制定了村规民约。累计开展了3次表彰奖励、文艺演出活动,发放表彰物资价值4万元。推行善行积分兑换物品,爱心超市已为185户群众发放爱心物品1.8万元。开展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讲帮扶措施,群众评帮扶成效;镇村干部讲履职情况,群众评工作成效;群众讲脱贫情况,镇村和驻村干部评其内生动力”为主要内容的“扶贫脱贫互讲互评”活动,激励干部有作为,群众有动力。
  如今,峒峪寺村产业兴起,村增“颜值”,人有活力。采访中,村民纷纷表示,将在党的好政策下,勤劳苦干,争取早日迈上小康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