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小小工艺品 做出大产业
南玺
文章字数:3039
草编已成为当地妇女与弱劳动力增收的主要途径
屈军侠向笔者介绍公司的产品

  
  7月16日,在洛南县四皓抚龙湖社区巧手草编专业合作社里,工人正紧张地进行草编手工艺制作。所谓草编,指的是以玉米苞叶和小麦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通过纯手工编织出瓶子、草鞋、果篮、摇篮等各种生活用品,这些变废为宝的手工艺品漂亮时尚,兼具实用价值,深受群众喜爱。
  心怀仁爱 结缘草编
  说起与草编手艺结缘,洛南县巧手草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巧手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屈军侠笑称是机缘巧合。1998年,她开了个药店,平日哪家孩子头疼脑热都会去她的药店看病买药,那时候一天最多收入4000多元。屈军侠说,当时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可以帮助周围群众,她也觉得很自豪。
  “那时农村人普遍没钱,我在卖药的过程中,有时看到一些老人买药时慢悠悠掏出手绢,一层一层地打开折叠了好多层的手绢,付几毛钱的药费,那种小心翼翼地神情,看得我心里很难受。想着如果自己可以帮助这些人,让他们不为生计发愁,能够不出家门赚钱就好了。”2005年,在她家药店隔壁一做草编生意的小伙子家中突发意外,着急盘出店面。屈军侠想,草编生意也算是一门老手艺,自己平日耳濡目染也了解一些,接手后能帮助更多老人,让他们在不出门的情况下就拥有一份收入,同时还能将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带着这样一份初心,屈军侠将店面接了过来,开始做起草编手工艺品生意。
  有了想法,就开始行动。对外贸生意一窍不通的她,一边学习外语,一边进村入户收购编织的篮子。“最开始,没人肯编手工艺品,我就挨家挨户上门收购,有些人不愿意,不得已采用奖励的方式,除过收购价格,编一个手工篮子奖励两元,只要攒够10个就可以一次性拿到20元,依靠奖励鼓动周围人都来学习编织手艺。”说起往事,她感慨地笑了笑:“那时候也没想着赚钱,就觉得不能让这个老手艺失传,我就天天在周围村、镇上收购这些东西。”
  在收购过程中,屈军侠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慢慢了解到手编工艺的妙处,这门手艺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手工编织的东西环保美观,也具有实用性,在国内、国际市场都特别受欢迎,她也就慢慢将这门生意坚持了下来。
  “草编产业对从业者要求不高,技术简单易学,就业门槛低,能够带动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贫困人口。”屈军侠告诉笔者,现在公司已经在洛南县16个镇办及渭南、丹凤、山阳等地拥有生产基地21个、研发及技能培训基地1个,拥有各类技术人员135人,辐射带动周边5000多农户从事草编及相关产业,其中包括300多户贫困户和120多位残疾人,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1956万元。
  在合作社内,笔者看见好多堆放的摇篮,还有一些正在制作的订单,工人们也都在赶工。而制作这些手工艺制品的人,大多数都是残疾人,他们完全靠着自己的双手,来改善自己家庭状况。
   历经挫折 坚守初心
  创业初期,她得知同类产品大多销往国外,但本地都是散户在制作,经常被外地收购商联合压价,导致产品出售价格低,所以很多手艺人不再编织,转而出去打工,仅留下一些老人和残疾人在坚持。针对这些情况,她走访编织户、联系外贸企业,对当前草编商品的发展进行可行性调研。2011年,她联合多家编织户成立巧手草编专业合作社,准备将大家组织起来,共同发展。
  但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除了合作社中的社员外,剩下的一些编织户自立门户,与她的产品进行价格竞争,使得社员不仅没有获得实惠,收入还比以前减少了许多。在这种情况下,屈军侠于2012年10月走遍西安、山东、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外贸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为后期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她在2012年年底成立了洛南县巧手工艺品有限公司。
  成立公司以后,制作手工艺的原材料从哪里来,怎样才能实现手工艺产品的长久化发展?这些都是落在她肩上的难题。
  “可能是我的心态比较好吧,遇到的那些难题,从不气馁,就想着如何去解决。前些年开药店认识的一些乡亲看见我经常去收购草编工艺品,二话不说答应将编织的东西卖给我,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了。”说起公司创业时的困难,屈军侠笑称都是得了乡亲们的帮助。
  为了实现草编产业长久发展,屈军侠和同伴们投入研发经费,聘请艺术类院校的专家教授,联合当地草编艺人组建专业研发团队,在继承和弘扬当地传统工艺、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系统化升级改造,并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推出兼具实用性、观赏性、收藏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全新产品,取得了国家“谷麦”注册商标及实用型发明专利9项。
  因为草编手工艺制品大部分销往国外,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外贸企业大大受挫,但屈军侠依然有着很好的心态。“今年疫情确实对外贸生意影响非常大,往年光前半年我们公司就要出口10多个集装箱的草编工艺品,但今年到目前也仅仅出口了4集装箱,很多都堆放在库房里,庆幸的是手工艺制品不怕放,不然今年就赔光了。还好,现在工人制作的都是付过订金的订单,所以我们还能坚持下去。”
  据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司在大力宣传、严格防控的状态下,工人仍然正常进行手工编织工作。“毕竟是手艺活,要是长久不做,手生了再想拾起来就难了。”屈军侠笑称,虽然当前销售困难很大,但她和大伙都有信心,疫情终将过去,国外的市场迟早会打开。
  壮大企业 带富乡亲
  事业不断壮大的屈军侠从没有忘记过周围的群众。她采取“合作社+公司+生产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和“合作社+公司+客户+外贸企业”的销售模式,形成集技术培训、原料供应、订单生产、网络营销、内销出口等为一体完整的产业链条,使各生产基地周边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足不出户就能灵活就业,增收致富。
  在洛南县保安、洛源一带,各村都建有生产基地或产品收购点,回收农户草编产品,使很多家庭因手工编织摆脱了贫穷,走上致富路。通过公司的帮助,这些贫困人口实现了年人均增收4000元,部分编织户增收超过8000元。
  保安镇北湾村农民要小慧,有着多年从事草编工作的经验,通过自己的手艺活,现在家中已经建起两层小洋楼;残疾人吴淑霞多年来只能靠编草编产品维持生活,现在不仅拥有了幸福的家庭,也有了孩子,平时忙完家里的活计就做草编,给家庭增加收入;残疾人王治娃,父亲患有脑溢血,家里日子艰难,屈军侠了解到他家的情况,专门派技术员上门教学,通过学习草编,现在编织一对花瓶就能收入600元,王治娃高兴得逢人便说:“我这残疾人靠草编一样可以过上好日子。”
  屈军侠告诉笔者,为了进一步做大草编产业,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她们公司计划从今年开始,在现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再通过3到5年的努力,重点扩建几个较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增加农村集中编织点和收购网点,发展关联产业、丰富现有产品种类。在稳定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把公司发展成为陕西省规模最大、在全国同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草编工艺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出口和草编技术培训基地,将洛南及相关区域的优质玉米苞叶和小麦秸秆,全部加以回收和利用,统一加工销售,出口创汇。项目完全建成并投入生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综合销售收入4500万元以上,至少新带动1万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经过多年创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一家依托洛南悠久草编工艺传统及优质原材料优势,从事草编、柳编、塑编工艺品研发、加工、销售、技能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巧手草编工艺产品远销山东、河南、江苏、广东等地及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屈军侠告诉笔者,她们公司也将继续秉承“务实进取,超越自我”的创业理念和“发展草编产业、富裕地方群众”的企业愿景,把巧手草编做强,把“谷麦”做成知名品牌,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收增效、农民脱贫致富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