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达子梁记
南书堂
文章字数:2039


  达子梁是秦岭里的一座山,在洛南县境内。秦岭山系峰峦叠嶂,逶逶迤迤,却走势一律,都肩负着和合南北、泽被天下的使命。这是它们的共性品质。但山跟人一样,也有个性。达子梁并不高大显眼,却很独特,独特得绝无仅有,独特得充满了神秘气息。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达子梁。第一次是几年前,我随一个文艺采风团来,百十号人,嘻嘻哈哈,热热闹闹,像赶集。再幽僻的地方,只要来一帮人,人立马就成了主角,把事物逼退到背景和陪衬的地位。一番啪啪地拍照,打着旗子拉着横幅山呼海啸般唱歌之后,采风团便下了山,又聚在农家乐划拳猜令了。该看的,并没仔细看,该品味的,也没品味到,我很是遗憾。
  这次我只和同事小龙两人来,虽然带着采访任务,但弥补上次走马观花没留下什么印象的遗憾,也是我给自己定下的计划外的任务。
  小龙没来过,看啥都惊奇,我倒显得平静,说,惊奇的还在前面呢。
  我说的是石板房。顺山势向上,先是稀稀疏疏几座,然后一座紧挨一座密集起来,再稀疏,再密集,区块状的串联,一直延伸到山顶,仿佛整个山脊在由这些石板房规划着、引导着,起起伏伏,错落有致。这里原是一个村落,住着四五十户人家呢。房子清一色石板构造,石板墙,石板帽,石板台阶,连庭院也是石板铺的。几处四合院,石板厢房依傍石板正房,像精巧的艺术品,又像坚固的碉堡。人住的是石板房,牲畜的圈舍也是。现在人都搬走了,屋里却无空荡之感,进到一个屋子,便有几头牛用很响的鼻息跟我们打起招呼,走进另几处,仍是这样的礼遇。上山时有村民叮咛说,小心别让撒野的牛抵了呀。上来后我还心里嘀咕,没牛嘛。原来牛吃饱了都跑到石板房歇晌反刍着。我就跟小龙开玩笑说,这里的牛真够牛的哈,霸占着几百年历史的文物哩。
  我边走边看,边看边想。秦岭山区的房屋,过去多为土木结构,也偶见石板盖帽、石头砌墙的,但很零散,往往隔上几十里才见到一家两家,这种房屋后来就彻底绝迹了。如今,小洋楼式的民居几乎一统了天下。而如此规模的石板房村落,占据着一个山梁,蔚为壮观,又保存这么完整,堪称奇迹。为何这里会有这么多石板房,而其他地方没有?难道仅仅因为这里石头多,方便就地取材?难道仅仅因为这里闭塞落后,建不起新式房屋?似乎是,又似乎不全是。
  与这些石板房相匹配的,是随处可见的石头物什,有石碾石磨,有石凳石槽,也有石炕石枕头。看得出,石头曾主宰过这里的一切,即使它们被岁月的绿苔封住了嘴,但一见到我们,似乎就有了倾诉的欲望。“达子梁,石板房,石基石瓦石头墙,石磨石槽石头炕,石板垒墙墙不倒,千年万年坚如刚”。它们想听的,是这首歌吗?它们想说的,是氤氲在歌谣里的故事吗?我去抚摸一个石碾,恍惚间,碾子真的就转了起来。小龙却突然惊呼一声,但见一条蛇圆圆地盘在碾盘上,慵懒地享受着家一样的安逸。
  站在高处,达子梁显出了它的全貌。山体孤立,山腰陡峭,山顶平缓,山上多草而少林,颇像草原。石板房村落中心区就在山上的平缓地带,视野开阔得能把山下河谷和周围山上的动静尽收眼中。
  我再次想到一个传说。说是元末明初,一支蒙古兵残部流散到这里,发现山上易守难攻,又有类似他们热爱的牧场,便偃旗息鼓,不再北上逃命了,用石板修垒防御工事,安营扎寨起来,与他们一路掠夺来的女子,开始在此繁衍生息。关于达子梁的传说很多,与蒙古兵有关却不多。我查过一些地方志书,也见不到这方面一星半点可信的记载。可这里怎么就叫达子梁呢?达子与鞑子同音,鞑子是过去汉民族对蒙古族等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蔑称,至今当地人还习惯把这个地名写成鞑子梁。蔑称虽不可取,应当摒弃,但它的指向为何这么明确?
  我一直以为,一个地名都有它的缘由,绝非空穴来风,随意而为,所以我是愿意相信这个传说的合理性的。我试图求证它,便在上来前采访了好多祖祖辈辈住在达子梁的人,问他们中有没有蒙古族的,答曰没有。问他们祖先从哪儿来,答曰不知道。问怎么啥都不知道,答曰是爷辈让这么说的,爷辈的爷辈那时也让这么说的。这倒弄得我一头雾水。莫非他们的祖先为免遭歧视、灾祸,故意隐藏了什么,而真相,也许永远成了无底之谜。
  但一个明摆的事实,是达子梁的石板房越来越受关注,达子梁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天南地北来达子梁的人越来越多了。我在山上的几个小时,就遇到了两拨外地游客。听说国内一些专家已展开了对达子梁石板房群落的研究,认为它对于研究秦岭地区和我国西部原生态民居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化以及文化的多样性,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这几年,洛南县也在着力推进达子梁遗存保护和旅游景区的开发,先期搬迁了这里的住户,把他们安置到了生存条件优越的山下的村子,山上景区规划的一些基础设施已经启动实施。我上来时,走的就是一条按旅游线路设计,正在修建的水泥路。我想,下次再来,这里的景象可能会是另一副模样了,若能在石板房里住上一宿,那该多好啊。
  山上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手表上的时间却过去了一大晌,我还没看够、走够,还想坐坐这个石级,又去坐坐那个石凳,在习习凉风吹拂里写下头脑蹦出的诗句,小龙的手机却响了,我们预订的一家农家乐,老板催促着下山吃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