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0年08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惜粮节俭要从娃娃抓起
——二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精神
文章字数:1235
    本报评论员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并常常以实际行动率先垂范。早在2013年1月,总书记就针对部分学校存在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的问题,对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等提出明确要求。并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举例说:“媒体报道,一所大学食堂的垃圾桶里经常有白花花的馒头和米饭,清洁工看着心痛,捡起来再吃。这方面例子不在少数,一些大学食堂成了浪费食物的‘天堂’,触目惊心!”由此可见,日常餐饮浪费严重,因此,惜粮节俭必须从娃娃抓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粮食是农民含辛茹苦的劳动成果,一粒种子从春种秋收,历经农民漫长的8个月劳作收获,需要18道工序,稻谷才能变成大米,最后抵达家庭餐桌。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任性用餐,随意剩饭剩菜,在饭店聚餐,整盘整碗、甚至大半桌饭菜被白白浪费的现象也随处可见,这实在是一种令人心疼、令人憎恶的行为。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有1000多亿斤,能供养3.5亿人一年所需,我国每年粮食收割、运输、销售、储存耗费700亿斤。而学校食堂、楼堂馆所、机关单位,是餐饮浪费的重点区域。对此,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时刻绷紧节约粮食这根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特别是要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爱惜粮食主题教育,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消费理念,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家长要做好爱惜粮食的表率,要多让孩子参观感悟种粮食的辛苦,体验饿肚子的感受,从小形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学校要发挥勤俭节约、爱粮教育的主阵地作用,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读书会、故事会等多种形式,讲好珍惜粮食的故事;政府机关、各级各部门要利用好国家“粮食日”“扶贫日”,深入宣传爱粮节粮的重要意义,在全国上下形成“爱惜粮食、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国自古就有悯农惜粮的传统,民间以“日储一勺米,千日一石粮”“存粮如存金,有粮不担心”来传家,官方有范仲淹“划粥而食”,朱元璋4样青菜和豆腐汤给皇后过生日的节俭佳话。近代以来,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更是日常粗茶淡饭,惜粮如金,他们重视广积粮,始终为解决全国人民的粮食饭碗而夙夜在公、宵衣旰食。
  粒粒黍米,小小餐桌,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始终牵挂于心。他多次强调:“我们的财力是不断增加了,但决不能大手大脚糟蹋浪费!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民以食为天,食以礼为先。”小餐桌上体现着一个国家社会的文明程度。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正如总书记所说:“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粮食安全既在田地里,更在餐桌上,只有坚持一手狠抓粮食生产,一手狠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才能真正有底气将我们的饭碗端得更牢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