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0年08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风景变“钱景” 田园成“乐园”
——柞水县发展生态旅游业强县富民侧记
文章字数:1958
  
  

张莹雪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初秋的柞水县,天朗气清。位于营盘镇的终南山寨景区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旅游热潮,石板建成的各类民宿和餐馆依山傍水、鳞次栉比,每走一步都是风景。映入眼帘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各色争奇斗艳的花草,传入耳中的是悦耳的音乐声和潺潺的流水声,让人们远离城市的忙碌和喧嚣,用心体味什么叫作“慢生活”。
  在景区步行街一家豆腐店前,挤满了游客,店主杨传红正热情地招呼着大家。只见他忙前忙后,不一会儿就熟练地做好了铁板豆腐、香辣豆腐皮等各色小吃,游客们吃得津津有味,不少刚尝过豆腐的游客抢着体验石磨磨制豆浆。
  今年42岁的杨传红是柞水县红岩寺镇本地湾村的贫困户,家里负担重,老人生病,孩子上学,全家人的生活重担都压在他一人身上。帮扶干部了解到他有做豆腐的手艺,就动员他到终南山寨文旅小镇民俗村创业,于是他辞去了外地的工作,开了这家“老豆腐坊”。就这样,杨传红从外地务工的“打工仔”当上了“小老板”。开店以来,每天早上5点,就准时起来做豆腐,两年来从未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生意越来越好。去年暑假,他一天就能收入4000元,去年全年的收入达8万元。对比以前和现在的生活,杨传红感慨万千:“以前外地打工挣不了几个钱,一直穷巴巴的,现在在这儿开店,政府扶持两年,免房租、免税费,还能拿到每个月1800元的保障补贴,我这生意一直也好,没少挣钱,也成功脱贫了。”杨传红笑着向笔者介绍。
  “在小镇建设期,我们以建设用工带动就业,实现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据统计,建设期共带动当地群众18180人就业,人均增收9000元,其中贫困群众2206人。运营期,小镇内的峡谷运动乐园、民俗村(孵化基地)公司面向社会招聘员工125人,解决县内就业人员98人,其中贫困群众就业7人,公司就业员工年收入由原来的人均不足1万元,增加到人均收入3万元。”柞水终南山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霍国博说。
  终南山寨文旅小镇所处的营盘镇朱家湾村,有舒适的旅游环境以及独具田园风味的农家乐,吸引着过往游人驻足停歇。来到朱家湾村二组的“奉贤农家”,老板王贤凤正在自家的后厨里紧张地忙碌着,餐厅里坐满了游客。“从来没想过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是政府的好政策让我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王贤凤一边切菜,一边对笔者说。
  王贤凤原本有安稳的家庭生活,丈夫刘启文是一名修路工人,她本人常年在县内打零工,两口子一年收入加起来2000多元。2001年的一天,丈夫在高速公路施工时突遇塌方严重受伤,落下了终身残疾,至今18年了还卧病在床不能动,儿子2006年开始上小学,每年还需要一笔支出,家庭重担一下子全部压在了这个瘦弱的女人身上。“那时候真不知道往后日子咋过,娃他爸啥也干不了,欠的债还不清,一个人偷偷哭过好多回。但回头一想,日子都是人过的,我就是再艰难也要把家里撑起来。”王贤凤说。2009年,为了收拾破败不堪的屋子还向亲戚朋友借了5万多元,坚强的王贤凤靠自己打零工一边还盖房钱一边继续勉强维持家庭生活。
  2015年,柞水县脱贫攻坚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经过摸排,王贤凤家被认定为贫困户。由于自家所在的朱家湾适合发展乡村旅游,村上动员她利用自己的房子开办农家乐。刚开始,王贤凤心里没底:“办农家乐是好事,但我没啥手艺,平时做饭都是凑合,外头欠账都还不起,哪来的钱做生意啊。”知道她的顾虑后,村支书胡平志带领村干部多次上门开导,并为她讲解扶贫政策的方式给她吃上了“定心丸”。2016年,她的农家乐正式开张营业,取名“奉贤农家”。农家乐办起来后,村上多次联系县上相关部门为她和其他贫困户培训厨艺,资金不足,村上也给了她家8000元的产业奖补资金。没有了后顾之忧,她手脚麻利、吃苦耐劳,培训后一次能做20多个菜,做菜之余,她还把饭馆打扫得干干净净,家里生意很快就火了起来。从开业到现在,淡季时她既当老板又当厨师,7月至9月的旺季更是忙得不可开交,需要雇很多人来店里帮忙,旺季最高月收入可达4000多元,家庭年纯收入2万多元。
  “做梦也没想到,现在一年净赚的钱是原来的10倍多,家里日子过好了,开农家乐后盖房欠的钱还清了还有存款,2019年也脱贫了,这都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我觉得只要勤快肯吃苦,以后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说起办农家乐后的生活,王贤凤脸上乐开了花。
  据了解,近年来,柞水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以全域旅游发展为核心动力,统筹全县资源,通过全域联动、景区联带、产业联接、入股联营的“四联”模式,发展牛背梁、洞天福地、秦楚古道等景区旅游业,依托景区资源开发了洞天福地小镇、终南山寨文旅小镇、牛背梁风情小镇等特色小镇,按照“抓三产、促一产、带二产”的思路,建立生产初端和消费终端有效联结机制,走出了一条旅游脱贫、旅游富民、旅游强县的新路子。据统计,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101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5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3%、18.14%,全县旅游产业已带动3500多户贫困户1.1万多人实现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