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心灵手巧的母亲
张秀梅
文章字数:1449
  母亲离开我们已整整十年。多少次提笔想写母亲,都泪如泉涌,不能自已,只能将无尽的思念埋在心底。
  母亲1934年2月出生于山西临汾一个普通农户家里。她一生养育了六个儿女,为了这个大家庭,她辞去工作,起早贪黑、忙里忙外,担起孝敬老人、相夫教子的重担。
  记得那时,父亲在建筑公司当经理,工作繁忙,工资也不高。母亲就经常外出打工,脏活、苦活、累活都干。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她常年在十号信箱、丹江饭店建筑工地干活,筛沙子搅拌水泥,绑钢筋架子,浇灌水泥柱子,全都是体力活。母亲的脸庞被晒得黝黑发亮,手上的茧子老厚。
  1972年底,父亲受迫害下放到水泥厂。腊月二十三那天,风寒雪飘,母亲拖儿带女,全家迁到距县城20公里的金陵寺镇。在那个交通不便、封闭落后的小镇,一待就是四年半。公路上修路需要石头,她便挽起裤腿到河中捞石头。为砸石子卖钱,她的腿上、胳膊上时常被弄得青一块、紫一块。最难干的是清扫水泥库,每扫完一个水泥库,母亲浑身上下沾满了水泥灰,一副灰头灰脸的模样让人心疼。在那段特殊时期,母亲不仅承受着生活磨难,还要与父亲共同背负着精神压力。
  母亲的手工活做得极好,量、裁、缝样样都会。她有一本厚厚的书,里面夹满了全家人春夏秋冬的鞋样,家里有一只皮箱,装满了全家人的新鞋。小时候姊妹都盼望过年,大年初一一大早各自穿着新衣服,欢天喜地地跑到院子里炫耀和显摆。
  母亲的心灵手巧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她好干净,也很讲究,那个年代虽说住的房子小,用品简陋,但家永远是洁净、温馨舒适的,一日三餐简单可口,一家人其乐融融。家里有一口专门从山西老家买的铁蒸笼,蒸各种面食,每当蒸笼打开,热气腾腾的麦香味扑鼻而来。为改善伙食,她就把炼好的猪油渣掺着葱花、盐和调和料做出花卷,拿在手上那个香啊,至今回味无穷。每逢过年过节,她就做各式各样的花馍,有花鸟、有动物。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过年炸的红薯棒棒,处处散发着母爱的味道。
  谁家有困难,只要找上门从不推辞。她经常给左邻右舍帮忙缝制衣服,尤其是腊月天,家里的缝纫机就响个不停,很少有闲暇。在东街居住时邻居杨婆的儿媳去世得早,留下三个孩子,母亲常去她们家帮忙干活,缝衣服。几年前在古城偶遇几十年未见的杨家孙女,第一句话就是问候母亲,感谢母亲当年对她家的无私帮助。
  母亲很少生病,总觉得她如同一棵大树挺拔有力,浑身散发着力量。1993年不到60岁的母亲突然病倒了,诊断为脑血栓,落下了左肢行走不便的后遗症,但她坚持锻炼,按摩理疗,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有一年,父亲在省肿瘤医院做化疗,母亲住进同一医院,两位老人互相鼓励,相濡以沫,一次又一次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1995年母亲做肠息肉切除手术,肚子上留下了七八厘米长的刀疤,她又一次战胜疾病,挺了过来。2006年初,母亲不慎摔了一跤,大腿骨折,腿上打上钢板,我将母亲接到家里,悉心照料,四个月后,母亲又奇迹般地站了起来,渐渐恢复到生活可以自理,直到她与世长辞。
  在母亲患病的18年间,我从母亲的眼睛中读懂了她对美好生活的眷恋;面对病魔,顽强斗争的毅力和精神;面对长久的孤独和寂寞,内心的忧伤和惆怅;家人团聚时散发出的光芒和喜悦以及离别时的不舍和无奈……
  2010年8月10日,母亲心脏病复发,住进了重症监护室。第三天早晨,她就从容地走了。走得如此决绝,却又如此安详。她默默承受了一生的艰辛,也饱尝了夫妻恩爱和子女孝敬的喜悦。她累了,想好好地去休息了。
  今夜,我又遥望远空,月亮悄悄地升起来,皎洁的光辉洒向大地。我又一次想起母亲,似乎看到如同月亮般的母亲,孤独而幽静,温馨而含情。愿天堂的母亲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