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发展有技术 增收有底气
本报记者 马泽平
文章字数:2047
肖大平在采摘秋季鲜香菇

  10月13日,秋雨连绵,寒气袭人。镇安县月河镇八盘村,致富能人肖大平的香菇大棚里却暖和湿润,村民忙着采菇装筐。大棚外,一名外地客商正在组织村民把香菇装车。
  “如今的农民,只要一技在手,一年能挣以往种庄稼地10年的钱。”肖大平感慨地说,自己曾在旬河岸边河滩地里“刨食”没有致富,如今发展的小香菇却成就了致富梦。
  十年专一技,成了老把式
  “在农村,别看种香菇,有人种着种着就赔了,有的人却靠这小小的香菇赚大钱。农村的香菇大棚,不比现代化工厂种植,要求技术更高,平时管理要更细心,从厂里出来的菌袋母种是啥品种要了如指掌,要掌握养护期温度,一旦烧棚了,这一年就全赔进去了。”谈起香菇种植,肖大平说得头头是道。
  老肖一家三口人,为了把日子过到人前头,10年前他出门打工,下过煤窑,钻过矿洞,受苦受累,有时一年到头连回来的路费都没有。没有技术、没有门路的他,每天只能守着几亩薄地起早贪黑种庄稼,一年辛苦到头,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2010年,看着群众跟风种香菇,肖大平一家也凑热闹试种了几千袋。那一年,八盘村种香菇有一拨人种成功了,一年收入好几万元;也有一拨人种失败了,烧了棚,弄得血本无归,老肖就是其中之一。老肖发现,种植香菇是技术活,成功的户都是请了技术指导员的。
  第二年,村里跟风种香菇的人数锐减。看到别人靠技术种植香菇数钱的高兴劲,骨子里带着倔劲的老肖信念更坚定了,他不仅没减少,还加种到1万袋。老婆说他穷怕了,想一夜暴富想疯了。他却笑呵呵地说:“人家技术员说了,月河地处旬河上游,空气环境好,种出的鲜香菇肉厚口感好,在西安菜市场销售行情好。”
  这一年,老肖也掏钱聘请技术指导员,让其手把手教香菇种植。他还参加村上组织的香菇种植实用技术培训班。一次偶然机会,他看到电视上香菇大棚栽培节目,就背着老婆托人买了几盘光碟,晚上加班学习技术。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两年下来,老肖发现,原来种香菇这技术活,认真学起来并没有多难呀。第三年后,老肖不用再请技术指导员了,他还将香菇扩大到4万多袋。
  “现在每年种香菇纯收入8万多元,自从种上了香菇,我家就没向别人借过钱,靠种香菇供应孩子上学出来,我还在东川街道买了100多平方米的房。”老肖一脸笑容。
   带动大家富,才有成就感
  “别看老肖这土农民,却是我们村的土专家。这几年,在他的带动下,不少贫困户依靠香菇种植摘掉了贫困帽子。”八盘村党支部书记田厚宽说,肖大平不仅是八盘村的致富示范户,还是村里的技术指导员,既有理论知识,还有实践经验,他将多年摸索的香菇种植技术手把手教给贫困户,带贫效果很好。
  “没有支书说得那样好,只不过日子过顺了,看到还有贫困群众和我当年一样没技术、没门路,就想着靠掌握的香菇种植技术帮一把。”听到田厚宽的一番评价,刚弯腰采了一筐香菇的肖大平伸了伸腰,笑呵呵地说:“一人富是小富,带动大家富才有成就感。”
  在商洛,当很多村民都将烘干香菇品种作为首选,进行现代化大棚上架生产的时候,多年在香菇大棚里摸爬滚打的老肖,却选择投资小、市场行情好、最适宜八盘村环境的秋季鲜香菇进行种植,他还将这一技术毫无保留地传给周边菇农。
  “八盘村地广人稀,旬河岸边沙土地多,昼夜温差大,鲜香菇地栽产量高、肉质好,菇贩喜欢来收购,不愁销路。”老肖说,这就是多年来致富的法宝,现在村里的香菇生产从品种和技术,大都沿用他摸索出来的老办法,有五六户贫困户跟着他种菇摆脱了贫困。
  今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八盘村建档立卡脱贫户王启发出门打工受阻,就到村上找村干部说想种香菇。村委会和肖大平沟通后,老肖二话没说,主动帮助王启发种植了两万袋秋季鲜香菇。
  “我和老肖香菇大棚只有一公里距离,每次老肖干完活后都要跑到我的大棚里来指导我,我有空就钻到他大棚学管理。如有刚出的鲜香菇,就和他的香菇一块外销。”王启发说,有土专家老肖,不出门打工,在家持续增收不成啥问题。
  销售方式变,卖出好价钱
  八盘山村距离西安80多公里,山路弯曲,村里的香菇基本都是靠商贩运到西安菜市场。
  一次,肖大平专门让在西安打工的儿子带着几筐八盘村鲜香菇样品在西安蔬菜批发市场了解行情,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商贩从他们那收购的优质鲜香菇7元左右一公斤,而在批发市场要卖12元左右一公斤。
  “在西安了解到的行情,一直触动我,我们这深山沟里,交通不便,市场信息相对闭塞,好东西卖不上好价钱。”肖大平说,这几年国家提倡开电商,自己一直就有个梦想开个电商,把八盘村的优质香菇、板栗、天麻等通过网上卖个好价,销到全国各地去。
  八盘村的变化越来越大,不少村民都选择回乡创业,肖大平动员在西安务工的儿子回家协助他开个电商,也在网上直播香菇生产,好让家乡的优质小香菇通过电商平台飞往大城市里的“寻常百姓家”。
  “人这一辈子,穷时想温饱,有钱就喜欢再折腾一把。我今年才50岁,虽然对电商一窍不通,但我当初种香菇也是一窍不通呀,现在靠它还过上了小康生活,我就想着再折腾上10年,和孩子一起坐在家里,通过电商让八盘群众的土特产升值,让周边群众挣更多的钱,过更好的日子。”肖大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