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辛苦指数换来群众幸福指数
颜克锐
文章字数:3564
 十字绣培训

包扶干部访贫问苦


   
  初冬时节,层林尽染,寒意渐浓,但在镇安县东南边陲的北羊山脚下的东庄村,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有的村民忙着垦复、涂白、施肥,对核桃、连翘、油用牡丹等进行科管,有的忙着为牛羊准备越冬饲料。在村里的扶贫车间,10多名妇女忙着绣十字绣。一些老人在互助幸福院下棋、聊天……宽敞的水泥路,一畦畦经济林、庄稼地,焕然一新的农家院落,构成了一幅“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和谐”的新农村画卷。
  东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童永稳高兴地说:“东庄村虽然地处高寒山区,自然条件差,贫困面较大,但近几年在县委党校的大力帮扶下,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现在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核桃、油用牡丹、中药材、畜牧养殖等主导产业已成规模,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了,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生活环境也改善了,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感谢县上给东庄派了一批能为咱们着想的好老师!”
  倾听心声,做群众的贴心人
  镇安县西口回族镇东庄村辖5个村民小组437户1621人,分散居住在山峁沟边与关坪河两岸,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1户671人。恶劣的自然条件与庞大的贫困群体,制约着东庄村的发展。 
  
   2016年10月,镇安县委党校成立了驻西口回族镇东庄村工作队,由办公室主任、讲师刘文林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讲师阮诗峰担任驻村队员。党校驻村工作队进驻东庄村以后,牺牲双休日持续半个多月时间,对全村农户进行大走访,详细了解所有农户的基本情况和生产生活现状,逐户记录每户群众的困难和想法,随后制定了东庄村发展规划,为顺利脱贫退出打下了坚实基础。4年多来,党校老师头顶烈日,脚踩泥路,走遍了东庄村的沟沟岔岔,走进了家家户户。如今的刘文林已由一个皮肤白皙的帅小伙变成了皮肤黝黑消瘦的中年人。
 
  2017年5月,在全省贫困户数据清洗时,刘文林妻子的叔叔陈某家庭条件落后,加之有两个孩子上学,理应保留在贫困户之列,但由于其购买了商业保险,违反了省上的“九条红线”标准,刘文林硬是不顾情面,将陈某挡在了贫困户的门槛之外。为此,陈某的妻子到现在都在埋怨他。但在刘文林心中,东庄村400多户群众都是他的“亲戚”,他必须一视同仁、公平公正。2017年9月,刘文林唯一的弟弟不幸在江西发生矿难,从处理善后到后事料理结束,刘文林仅仅请了一星期假,假期满后就含着泪匆匆返回东庄村。
  阮诗峰的孩子年龄小,母亲身体不好,妻子工作也十分繁忙,他在村上一住就是10多天,回家后儿子都不理他。2020年10月,阮诗峰的母亲在西安做手术,他只请了3天假就返回村上工作,把母亲交给妻子照顾。
  党校常务副校长、帮扶干部蒋立勇得知一组贫困户叶某的母亲因为没有办残疾证而无法领取残疾人补贴、二组农户孙某的外婆没有户口而无法领取养老金和高龄补贴的情况后,先后多次联系西安和县内多个部门,亲自跑路、拍照、咨询、代办各类手续,终于为她们办理了残疾证和户口,解决了这两户群众几十年都未能解决的烦心事,让两位老人在有生之年享受到了党的温暖。
  五组贫困户叶某身患脑瘤,女儿在县城上职中,生活十分困难,党校副校长、帮扶干部刘金燕多次步行前往看望,并帮助叶某申请了低保和临时救助。党校讲师王红霞包扶的贫困户中,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她每天都通过微信群发一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在年初口罩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她逆行驻村,为外出务工的农户送去100个医用口罩。
  三组村民孙某的母亲常年有病,三个孩子上学,家中靠孙某一人打工维持生活。说起党校的包扶干部,他动情地说:“母亲住院,党校老师亲自前来探望,还帮忙申请慢病救助。外出务工,还帮我申请交通补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由于我不能外出务工,他们还帮我申请低保。我一定要早日脱贫致富,不然我对不起他们的一片真情。”
  4年来,镇安县委党校包扶干部先后在政策咨询办理、家庭困难资助、指导产业增收、提供就业信息、农副产品购销等方面,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00多件。镇安县委党校人的一腔热血与
  信心扶贫,做群众的指路人
  东庄村由于自然条件差,少部分贫困户“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依赖思想严重。为了树立贫困户脱贫的自信心,县委党校驻村工作队牵头开展了“结对认亲、助力脱贫”包扶行动,并制定了包扶行动工作方案,党校15名干部教职工,每人结对包扶5户贫困户、联系11户非贫困户,像亲戚一样常走动,与他们谈心交心,一户一策宣传扶贫和惠农政策,增强他们战胜困难、勤劳致富的信心,尽力为包联户排忧解难、办实事。
  党校高级讲师汤正华把他所包扶的贫困户中会用手机的家庭成员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取名为“幸福靠奋斗”,及时在微信群宣传身边致富带头人、身残志坚脱贫光荣户的先进事迹,发布各项惠农政策、补助标准、招聘信息、种植养殖知识、群众满意度的调查和贫困户退出标准等,告知惠农资金兑付情况,提醒大家及时查收。通过微信群,他大力弘扬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价值观念,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热情。在汤正华的鼓励下,他包扶的贫困户王某于2018年顺利脱贫摘帽,双胞胎儿子也双双考入重点大学。
  为了提升培训党员、服务群众、关爱老年人的能力和水平,县委党校积极争取市县组织、民政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和经费支持,完善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附属设施和社区服务中心设施,新建了互助幸福院和老年活动场所,在东庄村设立了全市首个脱贫攻坚现场教学点,定期安排讲师深入教学点、院落、农户家中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培训,邀请农业、林业、畜牧等方面的专家到东庄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为村民提供致富信息,鼓励贫困户打消等靠要思想,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2019年5月,县委党校多方争取农业等部门的支持,在五组搬迁点办起了刺绣“扶贫车间”,并联合村两委会举办扶志扶智和刺绣技术培训班,带动20多户贫困户掌握了脱贫致富技能。“我从小就在妈妈的指导下学习刺绣和缝纫。如今,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加上县委党校的扶持,我想传承发展民族手工技艺,带动更多妇女脱贫增收。”东庄村委会副主任谢广飞如是说。
  4年来,县委党校在东庄村累计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和感恩教育培训28期2200人次;利用农户院落、田间地头、村民小组会议、“乡音课堂”讲“乡音党课”40场次3000人次,用“乡
  产业扶贫,做群众的带头人
  东庄村农民的生活来源主要靠种粮为主,群众增收渠道窄,增收不明显。县委党校驻村工作队通过多次调研和走访群众,结合东庄村实际,精心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核桃、华山松产业,巩固提高土鸡、白山羊、黑猪、岭南牛等养殖产业收入,鼓励村民外出务工增收,以确保稳定脱贫。
  为了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驻村工作队争取县“千百万”脱贫产业资金等,党校从培训经费中挤出资金近两万元,采取购买鸡苗、以奖代补等方式,帮助村上发展养殖等产业。东庄村四组群众居住比较分散,出行依靠的是群众集资出劳出力修建的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学生上学、群众生产出行成了最大难题。为了帮助四组群众解决出行难题,县委党校多方奔走,争取发改、交通部门项目资金300多万元,硬化了东庄村四组4.5公里的产业路,解决了90多户350人的出行问题。四组产业路通车之日,当地群众自发燃放鞭炮庆祝。
  四组群众卫才银高兴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党校的老师们帮我们争取资金修通了这条致富路,这下子我们出行更方便了,农产品也能卖个好价钱了,我们致富的路子更宽了。”五组贫困户叶某准备在西口镇开一家电器商行,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包扶干部刘金燕拿自己工资担保,帮助叶某在银行贷款5万元,助其电器商行顺利开业,现在年收入5万元以上。
  三组贫困户孙某的儿子在多年前因车祸不幸去世,老两口相依为命,全家仅靠放牛为生。为了帮助孙某将养牛产业做大做强,包扶干部刘文林慷慨解囊,捐资1000元帮助老人重建圈舍,储存越冬饲料,现在孙某老人的牛存栏已经达到19头,年收入达到3万多元。二组贫困户柯某的父母年龄大、身体不好,想发展产业没有资金,包扶干部王红霞为他购买了500元的鸡苗,确保按期脱贫。
  目前,东庄村的劳务、核桃、华山松、油用牡丹、中药材、养殖等6大脱贫产业初具规模,全村有组织劳务输出450人,标准化核桃建园1500亩,管护华山松1万亩,发展油用牡丹1458亩,桔梗、连翘1200亩,养畜禽1.2万头(只)。党校积极联系中华联合保险,为全村农户购买了“农业综合保险”,有效防范了产业发展风险。 
   一天又一天的驻村,风雨无阻;一年又一年的奉献,不负韶华。县委党校的老师们以东庄村为“家”,以老百姓为“亲人”,用老师们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2018年,东庄村贫困人口人均收入9907.76元,全村有132户432人顺利脱贫,达到了脱贫退出各项标准,贫困发生率仅为1.05%,顺利迎接了国家脱贫退出评估验收,东庄村于2018年年底彻底摘掉了“贫困帽子”,剩余5户贫困户也于今年顺利脱贫。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县委党校与镇村干部一起,将带领全村群众向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迈进,逐步将东庄村建设成为镇安县的美丽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