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武关镇积极培育乡土人才
文章字数:882
  本报讯(黄平 胡聪)“以前自家的核桃树经常有病虫害,用传统的灭虫方法效果不是很好,现在好了,镇上建起了‘人才驿站’,把专家直接请到咱们的田间地头,手把手进行现场指导,大家伙省心多了。”近日,丹凤县武关镇武关村的核桃种植大户段亮亮对“人才驿站”的服务感到很满意。
  近年来,武关镇坚持把加强乡土人才的培育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来抓,在全县率先建成了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服务、搭建干事创业平台、重视培育乡土人才、引导人才要素下沉等措施,为全镇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人才驿站”主要负责日常乡土人才动态管理、政策服务、信息咨询、技能培训等事务。通过对全镇种养经营能人、合作社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等“土专家”“田秀才”摸底筛选登记,镇上建立种植核桃、茶叶、食用菌和养殖生猪等农业产业相关的560多名乡土人才信息库及9个农业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为这些“土专家”“田秀才”贴上了“人才标签”。
  镇上积极实施乡土人才培养工程,主动联系涉农部门下乡进行科技帮扶,依托“人才驿站”,采取组织培训、专家教学、地头授课、现场示范等多种形式,加强涉农政策、核桃科管、菌类种植、茶叶加工、电商销售等培训,累计培训3场次1200多人次,为各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土人才。
  为有效发挥乡土人才带强产业发展的作用,镇上探索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人才驿站”、专业合作社、电商、协会等为桥梁的“一核多元”机制。积极鼓励农村经营人才、种养大户等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聚集乡土人才加入合作社,兴办种植、养殖等项目,加大在项目扶持、资金信贷、土地流转、环境评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通过党支部带人才、人才带群众,把人才技术优势结合起来,整合农村优势资源,采取“党组织+人才+电商+贫困户”“合作社+党员致富能人+农户”等链式模式,已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87家,带动210户贫困户入社经营或参与基地务工,打造了“一升核桃”“百年桂花”“毛坪茶叶”“三屯浓”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品牌,带动农户发展多元富民产业,在全镇形成了乡土人才成群、产业连片、共同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