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寻访“一碗钱儿”
文/图 余良禧
文章字数:1606
麻荡中的涝池

张大爷门前二十世纪末修建的水井

  前些年,读《镇安县水利志》,上面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清光绪年间,西口区甘沟乡水泉村毗芦寺(现茅坪镇五星村五组)有一石缝,一夜能滴一担水。有个庄户人家为了解决家里吃水问题,花了一碗麻钱,请石匠凿了一个石盆,这个石盆长三尺宽两尺,一夜滴满刚好一担水,故有了“碗钱盆池一担水”的传说。故事后面还有一句话“石盆至今保留完好”,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总想去看个究竟。今年5月底,我约了祥子、章子两个朋友,专程去镇安县茅坪镇五星村五组寻访140多年前“碗钱盆池一担水”故事发生地,在那里还耳闻目睹了许多有关饮水的故事。
  汽车过了龙洞川、石门垭,又向东走一段碥路,看见一个开着农用三轮车的小伙儿,我问:“到毗芦寺咋走?”他问:“你找谁?”我说:“不找谁,找一个石盆。”看到小伙子不解的样子,我就把来由大概说了一遍。小伙儿说:“我知道,那个地方叫‘一碗钱儿’,离我家不远。”攀谈中,了解到小伙儿是五星村水管员代俊平,真是巧咧。
  小代在四组把水管卸完,就带我们沿通村公路东行不多远,在一个周姓门前停下,叫来知情人。我说我们是来寻找石盆的,那个中年男子向前走了两步,站在公路中央,手一指确定无疑地说:“就在这儿。”我愕然了,这里既没有石缝,也没见石盆,可书上明明说“石盆至今保留完好”呀!我追问:“石缝呢,石盆呢?”那人说,那个石缝和石盆原来在公路的外沿,前两年周家盖房把公路路基往外撵了,石缝石盆被埋在公路里面了。我大失所望,同行的人也无不感到惋惜!我又问:“那个石盆是个什么样子的,你能给我描述一下吗?”那人就说了石盆的形状,并说那个请工凿石盆的农户姓戴,他的手又往前一指:“就住在那里。”
  当地人把石缝石盆所在的地方叫“一碗钱儿”。这个地名沿用了140多年,现在虽然实物不在了,但“一碗钱儿”这个地名还在口口相传。在西口、茅坪一带,问毗芦寺不一定人人知道,但要问“一碗钱儿”却妇孺皆知。
  “一碗钱儿”所处的地理位置属北阳山喀斯特地貌,麻荡、石窝子是这种地貌的显著特点。每个麻荡都有一个陂塘(当地人叫涝池),陂塘的形状有方有圆,北阳山的陂塘是圆的,像一面镜子镶嵌在麻荡的中央。陂塘有大有小,小的数十个平方,大的有半亩之阔。其作用是用来蓄水,一旦下雨,雨水就从麻荡四周流入陂塘(涝池),水积蓄起来供人畜饮用或灌溉。早年,他们就是靠吃涝池水生活、繁衍生息的。可以说,陂塘是这里的人们最原始的取水方式。后来,他们学聪明了,开始找水源,提升吃水质量,“碗钱盆池一担水”就是典型的一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逐步解决北阳山群众的吃水难题,先是实施“甘露工程”,变涝池为水井,实行人畜饮水分离。1975年至1980年,政府先后为五星村四、五、六组修建陂塘、涝池、水井等饮水工程10多处,解决了500多人的饮水问题。
  再就是“千眼水窖”工程。二十世纪末,县上在北阳山地区实施的饮水工程,是镇安的独创。在四组,我看到了当年兴修的水窖,主人揭开井盖,里面的水清清亮亮,倒影清晰可见。在北阳山修水窖要挖4米深,不然水是苦的。水窖的形状、宽窄根据地势而定,能方则方,能圆则圆,但一定是底大口小,圆的像个坛子,方的像个(倒)斗。先挖好形状,再用石头砌,然后是砂浆勾缝、粉面。同时,要预制井口、井盖。经过四五道工序,一口井才算箍成。箍成一口井需要1万多块钱,政府给补助1吨水泥。尽管这样,群众箍井的积极性还是蛮高的,毕竟比长途背水好多了。
  2012年以后,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打响,县上紧锣密鼓地实施了“饮水安全”工程,要求家家户户不仅有水吃,而且还干净没有污染。在“一碗钱儿”,我看到了一个今年3月新修的蓄水池,长、宽都在十三四米,两人深,好大哟!小代介绍说,这个水池可装700多个立方,供一个村吃水没问题。
  水是生命的源泉,北阳山人体会最深切。“一碗钱儿”不仅仅是个地名,也是北阳山人改水节水的智慧,是一种水文化。希望当地政府重现石缝石盆,以此警示人们爱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