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茅坪回族镇
扶出新气象 托起幸福梦
本报记者 马泽平
文章字数:3191

  初冬时节,地处秦鄂两省、三县交界处的镇安县茅坪回族镇,在暖阳下显得格外漂亮:一弯弯梯田里,青贮玉米仍生机勃勃;一幢幢新楼房、一排排新民居,格外亮眼;一间间新修的晾场里,吃饱肚子的壮牛正静卧一起,享受冬日的暖阳……
  “通信靠吼、交通靠走、照明靠油”,这是陕西省3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镇安县边远农业镇茅坪镇群众过去生活的写照,5年前贫困人口还有1045户3382人。经过5年的精准扶贫,茅坪回族镇已脱胎换骨,气象一新,2019年底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2692元,前不久,剩下的14户56人贫困人口又顺利摘掉贫困帽子。采访中,回汉群众一张张笑脸昭示着无数次出现在梦中的幸福生活如今已真真切切地变为现实生活。
  告别穷窝窝 住进新楼房
  “现在搬进搬迁点日子当然好呀,住的是小洋楼,自来水接到灶房里,出门一脚平,身上不沾灰……”谈起移民搬迁后的生活,茅坪村二组75岁回族老人马庆玉掰着指头,如数家珍。回忆十几年前的日子,马庆玉指了指自己佝偻的身子说:“那时住在穷窝窝,条件差,干啥都受罪,我这驼背就是常年没日没夜背庄稼、担水给累的。”
  马庆玉一家6口人,以前住在海拔1200多米的天堂山半山腰上,三间低矮黑暗的石板房,两间人住,一间几头牛住。最苦的是,天堂山属喀斯特地貌,羊肠小道上“石头浪”成堆,走路稍不小心就会摔跤,土地瘠薄,马庆玉种啥不成啥。为了一家人和几头牲口吃水,他每天都要起早,到几里外的山下担水。最让马庆玉遗憾的是,他承诺要让媳妇过上好日子,结果自己没日没夜地劳累,把背都累驼了,最后媳妇因病去世,他也没兑现承诺。
  直到镇政府实施公赈搬迁工程项目,马庆玉和十几户乡亲一起搬到湖北关安置点,他们才告别石板房。通过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镇上又给安置点建起了休闲广场,还帮助养殖户建起了标准化圈养牛舍。马庆玉的女儿马明爱参加了村上牛羊养殖技术培训班后,在家里边照顾家人边养起了牛羊,女婿马会隆被介绍到西安未央区建筑工地务工。家庭有收入、住院能减免、孩子上学有补助,这些利好让马庆玉日子也越过越顺。如今,脱贫后的马庆玉逢人便说:“现在的好日子,在以前那叫梦,想都没想过。”
  和马庆玉一样,住在搬迁小区的魏正斌,2018年也告别了穷窝窝,一家四口终于搬进了期待已久的新房子,三室一厅一厨一卫,他一家只付了1万块钱,就有了自己舒适的小家。“搬进小区,最大的好处是环境干净卫生,再不怕蚊虫叮咬了,而且洗澡方便。”魏正斌告诉记者,老家茅坪村四组明垭口山上的房子现在都腾退了,那里留下的只是难忘的苦涩记忆,土木结构两间房,山墙外就是牛圈,夏天蚊虫叮咬最难受,遇到季节性缺水,半月洗不了一次澡,学校在4公里之外,冬天5点天不亮就得出门上学。“现在好了,父母住在楼房里,他们身体不好就在政府配置的小菜园里种点菜,我和兄弟一年在西安清真产业务工,收入就是9万多元。”魏正斌之子魏青龙说。
  近年来,茅坪回族镇对在海拔1100米以上的162户677名回汉族群众实施移民搬迁,让他们彻底告别了以前破旧的人畜混居的石板房、土木房,住进了新楼房,过上了新生活。
  昔日堵心路 如今变坦途
  红光村四组王保德今年干啥都顺心,年初更换了新的可在公路上驾驶的旋耕机,又多种了几亩青贮玉米,圈养的6头牛前不久卖了两头就挣了1.5万元,再加上给村民犁地,一年收入五六万元,还不算儿子在外打工的工资。“要说这些收入,得益于政府打通了我家的断头路。”10月29日,在家门口犁地间隙,正在田坎上休息的王保德高兴地告诉记者。
  59岁的王保德一家3口,是红光村最偏远的一户,也是村里唯一一户汉族村民,因为施工难度大、费用高,政府动员王保德移民搬迁,可是王保德觉得房子周边地多土厚,发展种植养殖很理想,就没有搬迁。王保德以前买了个小型旋耕机给村民犁地,可路况太差经常都要找人抬着从家里搬到一公里之外的水泥路上,因为路不通,儿媳妇也常年在外不愿意回来。“每天眼瞅着家门口前羊肠小道的尽头就是宽敞的水泥路,心里不是滋味。”王保德说,他每天盼着“堵心路”能打通。
  去年末,镇政府通过苏陕扶贫协作产业路项目修通红光村四组沙梁子至腰庄河村一组宽6米的砂石公路,从王保德家门前经过。路通了,王保德又抓住机遇,对3间房屋进行翻修,对地坪硬化。看着“堵心路”如今变坦途,王保德的媳妇高兴地说:“路通后,粮食也能卖出去了,隔不了多长时间,儿媳妇就能带孙子回来了。”
  茅坪村二组河阳坡1.5公里入户路修通后,村民翁同根感受最深,他说:“我女儿小儿麻痹手术后,经常就医,以前要靠背,现在车直接就到家门口,多方便呀。”
  一条条通组入户路,一头连接着十里八乡的民生民情,另一头连接着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茅坪回族镇镇长马辉介绍,面对农村道路基础设施欠账多的难题,脱贫攻坚以来,镇上紧紧抓住国开行项目机遇累计投入1100多万元和其他扶贫资金600多万元,大力实施民居改造工程,拓宽改造并硬化自然组道路8条31.7公里,对镇内7条通村路进行全面整治。过去茅坪通村路都是土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现在随时走都干干净净,路好了,大家堵心事也少了,人心齐了,脱贫致富干劲更足了。 
  牛羊下山坡 日子更红火
  养牛养羊,在茅坪历史由来已久。但当地人不这么叫,他们叫放牛放羊。天堂山和北阳山两座大山相对而立,喀斯特地貌的山顶草场,就是群众眼中放牛放羊的最佳场所。每年农历4月份,当地群众都把自家的牛羊做上标记赶上山顶,农历10月份再到山上把牛羊赶回来,中间偶尔到山顶看一下牛羊生长状况。一旦牛羊出现疾病死亡或喀斯特天坑把牛羊困死,用当地群众的话,叫“那是天意,该倒霉啦”。
  不过这两年,茅坪回族镇群众放牛羊的方式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以前养牛听天由命,现在不一样,养牛就是我一年的主活,只要用心养,长得飞快。”10月29日,正在制作青贮饲料的茅坪村二组53岁回族村民王明臣谈起养牛头头是道。他盖好青贮池,把记者带到晾场,指着6头牛说:“疫情期间,我买了13头牛,每头500公斤左右,8个月过去每头长到750多公斤了,前几天宰了7头,就收入7万多元,这比放养收入高多了。”
  脱贫攻坚开始,镇政府考虑,群众散养自然生态承受能力有限,养殖风险也大,就动员群众圈养,改良品种,但是群众并不接受。王明臣也和大多数人一样,放两三头岭南黄牛犊到天堂山顶去,一年下来除去购买牛犊钱,还是紧巴,那时穷得大门用篱笆挡着。在镇村干部再三说服下,王明臣修建了标准化的青贮池、圈舍,从外地买回来了西门塔尔肉牛新品种,也将自家一部分地改种成青贮玉米,开始了圈养。
  “牛下山圈养了,我不仅收入高了十几倍,每年还空出时间收购牛宰了卖肉,一年还能挣5万多元,再加上护林员一年工资6420元,娃在西安打工一年3万多元收入,我们一家早过上了小康生活。”王明臣得意地说,脱贫后他第一件事,就是买了大红门,贴上了红瓷砖,10月27日镇安县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他还荣获致富标兵奖。
  为引导群众圈养牛羊,茅坪回族镇在严格落实县上奖补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规模养殖,同时加大养殖专业户的培训力度,大力引进先进畜牧品种和先进养殖技术,提升农户养殖水平。目前,全镇200多户养牛养羊大户走上了圈养之路。“现在圈养良种肉牛,养牛大户积极性都高。”元坪村45岁的养牛大户高代元尝到圈养甜头后,这两年直接将夏洛莱等新品种肉牛从过去上10头提高到40头,养牛一年纯收入就是12万元左右。
  一花引来百花开。牛羊下山圈养,带来了茅坪畜牧业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围绕畜牧养殖,镇上招商引资400多万在元坪村建起了“东之韵”牛羊肉食品加工厂,红光村成立了岭南牛养殖合作社,茅坪村建成了牧草种植加工厂等,这些扶贫工厂、车间都建在了贫困村里,当地村民也因此成为受益者。
  “畜牧产业是茅坪回族镇品牌优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茅坪回族镇将大打特色牌,让茅坪的牛羊肉、清真餐饮、北阳山旅游、少数民族村寨观光等品牌绽放出绚丽花朵,把茅坪建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民族融合、乡风文明的少数民族特色小镇。”茅坪回族镇党委书记董作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