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为群众办实事的村支书
本报记者 贾书章
文章字数:1440
   
  在村民眼中,他是村里发展的领路人,是村民致富的带头人,是群众的贴心人,他就是丹凤县铁峪铺镇化庙村党支部书记刘宁。在村里工作多年来,刘宁认真履职尽责带领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作为村干部,就要做群众的贴心人,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尽最大努力解决好群众的揪心事、难缠事。”刘宁说。
  化庙村王院组村民王国玉和邻居王恩治10多年来因房屋界畔多次发生纠纷,镇派出所、法庭数次调解都未得到彻底解决,群众都说这个难缠事解决不了。但刘宁相信,只要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再复杂的矛盾纠纷都能得到解决。他先后多次主动上门与当事人、邻居和村上的老干部谈心,苦口婆心,反复阐明利害关系,最终使双方握手言和。这件事让大家改变了对刘宁这个80后年轻干部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贫困户王启峰的女儿突发心脏病去世,刘宁及时组织党员干部捐款,给他家购买米面油,办理临时救助,帮助他家渡过了难关。王启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咱村上的好干部!”
  化庙村正沟组贫困户郭德记的孙子患白血病花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儿子和儿媳为给孩子看病常年在外务工,郭德记和老伴一直就住在三间破旧不堪的老瓦房里,家徒四壁。每逢下雨天,郭德记要用10来个盆盆罐罐来接房顶漏下的雨水。2017年年初,刘宁找到郭德记,劝他进行危房改造,但他说,家里没有钱,实在盖不起,还是算了吧。看到郭德记无助的表情,刘宁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他把新房建起来。后来,刘宁经过多次做工作,郭德记最终同意了危改。就在他家原址拆旧建新,盖起了4间新房,还添置了彩电、沙发、席梦思等家具。2018年春季,刘宁为郭德记申请了产业扶持资金,让他参加技术培训学习,养殖生猪、种植天麻,仅这两项产业年纯收入3万元以上。现在,郭德记的儿子儿媳在西安打工,两个孙子也在西安上学。郭德记积极参与村上公益活动,主动打扫村道卫生,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
  在对群众一点一滴的关心帮助下,刘宁和群众的关系近了,在群众中的威信提高了,工作自然而然也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在马房沟农家乐提升改造中,根据设计要拆除8户群众的老厕所,修建公厕和入户道路,部分群众不配合,改造工作一度陷入僵局。刘宁召集党员群众会议,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并逐户上门做思想工作,通过耐心细致的劝说和政策宣传,大家才转变了思想,同意拆除,工程建成后,看到环境焕然一新,生产生活更为方便,群众非常满意。
  为改善村里基础设施,刘宁多次到县上争取项目,硬化通组路6公里。在各部门的支持下,投入资金150万元,安装了150盏太阳能路灯。争取资金200多万元建设化庙大桥一座,还为西沟组新建一座大桥,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
  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刘宁结合村情实际,将产业发展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建设双孢菇大棚、130万伏光伏发电站,种植胎菊,发展食用菌。充分利用财政支持集体经济资金,引进野山中蜂合作社,为10户低保户争取中蜂养殖专项扶持资金,户均5000元。对全村320亩大樱桃进行集中科管施肥,有效解决了产业散、少、短的问题,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现在的化庙村已形成了大樱桃采摘园、食用菌培育园、中药材种植园、生态养殖园、农家乐休闲园和就业创业基地的“五园一基地”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在刘宁和村两委会成员的努力下,化庙村成为2018年脱贫退出村,该村123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化庙村先后获得全省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县脱贫攻坚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刘宁也被省上授予“全省脱贫攻坚优秀村干部”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