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邂逅镇安第一渡槽
余良禧
文章字数:916
1955年恢复重建米粮乡水峡口双龙渠渡槽

水峡口双龙渠

   
   
  一个晴朗的早晨,我和祥子相约到镇安最边远的西河村寻访“三棵树”,结果走到原米粮乡水峡口时,老远看到河道上有一个黑色的长方形物体,中间还有个撑子。近前一看,黑色物体上还有个凹槽,长度有二三十米,中间是用石头浆砌的立柱,直觉告诉我这是一道引水渡槽。经与路人攀谈、电话咨询水利局老解,这正是连接红卫与光明灌区的引水渡槽。由于好长时间没有使用了,上面的青苔已经发黑。路人又说:“这个东西结实得很,1957年、1960年还有1983年,几次发满架水,都没有把它冲垮。”经查,它属于镇安历史上第一座渡槽。
  米粮川地势开阔,土地肥沃,茅坪河穿境而过,自古是镇安的粮仓,先民很早就利用水资源优势,修渠引水,浇灌农田。《直隶商州志》记载,清乾隆时期镇安有引水灌溉渠20多条,米粮镇米粮川渠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它规模比较小,灌田仅130亩。1952年,米粮乡(现并入米粮镇)积极开展土地改革,走农业合作化的道路,自主组织农民兴修水利,采取国家补助、集体集资的办法在水峡口兴修双龙渠,原计划修座渡槽,将一河两岸包括红卫、光明村600多亩农田纳入灌区,当年开工修建、次年建成通水,结果由于合作化初期集体经济薄弱,工程质量较差,加上1954年阴雨连绵导致山洪频发,渠道建筑物全部被冲毁。
  1955年7月,县上着手修复水毁工程,抽调技术人员重新设计,从工程监理到物资供应都给予了极大的倾斜。这项工程于当年9月动工,第二年初基本完工,建成引水渠5.9公里,包括引水渡槽在内的大小建筑物15座,不仅使一河两岸600多亩耕地得到有效灌溉,而且建起了水碾、水磨等作坊,给群众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渠道采用灰砂浆砌筑、水泥砂浆勾缝,提升了工程质量。双龙渠整体作用发挥了30多年,渡槽、部分堰渠至今完好无损,成为镇安又一处水利文化遗产。
  顺河而上6公里左右,到了丰河村,老远看着河道上横跨一道彩虹,越走彩虹越长,直至越过熨斗山,跨过茅坪河。近前一看,那不是彩虹,是比彩虹更富诗意的现代水利工程。它把交通与灌溉融为一体,将生产与生活集于一身,上面是桥,可供一河两岸的群众行走,下面是涵管,可将河东的水引向河西。据了解,这是2011年建成的小型水利工程,主渠、支渠有2000多米,灌溉面积覆盖一河两岸1600多亩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