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七米车厢暖人心
——记“陕西好司机”赵永红
文章字数:3746

    杨远彦
  “早班车6点发车,我5点多起床,先检查车轮、机油、燃料、水等情况,确定各个部件都没有问题后再启动车子,这样心里头才踏实。”说这些话的,是陕西华龙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山阳分公司山阳至白马村客运班车驾驶员赵永红。
  “上车的乘客,请不要拥挤,注意安全,排队上车……”
  “下车的乘客,请不要着急,等车停稳了再下……”一句句不厌其烦地叮咛,一声声暖人心田的话语,伴随着他度过了22年的职业生涯。在这22年里,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行驶近120万公里,运送乘客60多万人次,从未发生过交通事故,公司没接到过一起投诉。他用朴实的语言诠释着对工作的热爱,用无华的行动为乡村的道路运输增加着温暖,2016年以来连续被公司评为“优秀驾驶员”,今年11月26日被省文明办、教育厅、公安厅、交通运输厅联合授予“陕西好司机”称号。
  12月11日,笔者通过提前联系,对这个“大忙人”进行了采访。
  把乘客当作亲友
  “对乘客要细心,理解他们,尤其对老年乘客、残疾乘客更要尊重、关爱。”赵永红说,“只有真正尊重、理解乘客,把他们当朋友、亲人,才能做好客运工作。”
  2013年冬季的一天,天上飘着雪花,一位古稀老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向缓缓驶来的班车连连招手。赵永红将车停下,连忙下车将老人搀扶上车,问老人要去哪里、家在哪里时,老人一言不发只是摇头。赵永红发现老人的精神可能有问题,那一刻,他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安全送老人回家。他把老人安排在前座,系好安全带,让妻子随时观察他的神情和动静。车行至杨地镇广场站点时,车窗外几个中年人焦急的神情引起了赵永红的注意,他将车停下,主动上前询问,才知道车上的老人正是他们走散的父亲。
  “父亲患了老年智障病,今天是他88岁生日,我们找了好长时间,快急死了,幸好遇到您这样的好心人。”几个中年人激动地握住赵永红的手不断地感谢,而赵永红仅仅说了一句“这是我应该做的”。
  2016年冬,一位家住白马村的李姓老人到漫川走亲戚时不慎丢了钱包,连坐车、吃饭的钱都没有了。赵永红二话没说,把老人拉到山阳县城,不仅没要分文车票钱,还给老人买了饭,自己掏车费把老人送上了山阳开往漫川的班车。老人激动地问:“师傅,你叫啥名字?让我知道了,回去后让儿子来感谢你。”赵永红说:“只要你能安全回到家里就行,不要问我啥名字。”
  2016年7月16日早上,赵永红出车前往杨地街道的途中突降大雨,当客车行驶到色河便民超市站点时,一位老人下了车,光着头径直向山路走去。看到老人在雨中行走,赵永红便让妻子齐泽芹把车上仅有的一把伞送到了老人的手上。老人问:“这伞我啥时能还你?”赵永红回答:“有机会了还给我,没机会就不用还了。”有人问道:“赵师傅,你咋说这样模棱两可的话呢?”他说:“这是我今年送出去的第18把伞,我没打算要回来。”
  在赵永红的班车上,有时会遇到个别乘客丢失的钱物,夫妻俩都会及时想办法送到失主的手里。2015年11月的一天,赵永红清洁车厢时在后排座位下发现了一个钱包,拾起来一看,里面有现金2000元,一张身份证、5张银行卡。他二话没说,及时通过街道上的熟人联系到了失主,原来是一位家住杨地镇白马村、在河南务工返回的青年下车时不慎落下的。当失主高兴地拿到遗失的钱包,取出300元要答谢赵永红时,他早已上了车,启动了发动机,向返回县城的方向驶去。
  像这样的事情,连他自己也记不清22年来到底做过多少。大家都说赵永红是个“热心肠”,总是把乘客的困难记在心里,想方设法为乘客提供帮助,是乘客心中当之无愧的“最美司机”。
  夫妻带动一条线
  赵永红的事迹深深感染着乘客,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线路上的同事。他不仅是同事们工作上学习的榜样,还是同事们的“主心骨”,线路上谁有困难都爱找他帮忙,私下
  里同事们都亲切地叫他“赵哥哥”。
  日常工作中,重大节假日临时调整运行车辆或哪辆车坏了需要顶班,只要找到赵永红,他总是二话不说及时顶上。久而久之,其他同事也开始学着赵永红,积极为公司、线路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今年4月的一天,车刚到山阳县城一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前,车上一名中年男子多次让他中途停车,并且脏话连篇,完全不听赵永红的解释和劝阻,赵永红却并不生气。像这样的委屈、这样的经历,他时常遇到。“车上有这么多乘客,我若计较那么多,这车就没法开了。”赵永红说。安全地把乘客送到车站是他唯一的目的,对于乘客的抱怨有理则改之,无理则以平常心对待。
  “每次坐到驾驶室,手握方向盘,他就显得精力充沛。”在同事眼里,赵永红一年四季总是穿着一身熨烫整齐的工作服,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上班时往返于车站和车辆之间,下班后忙着帮助别人,永远不知道疲倦。
  “这个小伙子待乘客像亲人一样。每天坐车上下班,我看到他对待每一名陌生人都那么贴心暖心,真的很感动。”一位乘客说。
  “在参与‘一对一’帮扶老人活动后,由于刚开始的时候没有经验,一些老人并不太欢迎,以为我是在作秀,那段时间心理压力特别大。”赵永红说。为了取得老人的信任,无论下班早晚,赵永红都坚持每天到老人家里看看,送一碗热乎饭,给老人讲讲当天行车的经历,让妻子帮着跑腿买药、打扫卫生。时间长了,老人有事便主动找他帮忙。
  车厢是个小社会,不同的乘客对班车服务有着不同的需求。为了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赵永红夫妻俩主动与乘客交朋友,分析不同乘客的心理,探索服务方法,就算遇到不文明的行为,他和妻子也能“温柔”化解。  冲锋在前做示范
  在漫长的驾驶生涯里,赵永红始终以敬业之心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提起陕H-06479,乘客们都称它为“雷锋车”,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冰雪铺路,赵永红都准时准点出发,热心帮助每一名乘客。这些年来,公司里表扬赵永红的感谢信都攒了一大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了让乘客坐上“健康车”,赵永红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带头开好每一班车,带头做好车厢消毒、通风工作。他还自费购买了口罩,免费提供给忘记戴口罩的乘客。
  这条线路的路况并不好,路线也比较复杂,沿途有繁华的闹市区,更多的则是狭窄的乡间小道,有时与对面开来的车辆“狭路相逢”,就要小心谨慎地把握好距离,否则就有可能翻进深沟。忙碌一天,到了下班的时候常常是一身土灰,但赵永红从不抱怨,一直在岗位上默默坚守,为全县驾驶员树立了榜样。“其实也没什么诀窍,就是胆大心细集中精神。开车是绝不能赌气的,一定要心静。作为司机,不能拿一车乘客的生命安全作赌注,这样做是犯罪。”他在这条线路上开了22年车,见证道路从石子路“升级”为水泥路,行驶里程达85.76万公里,从未发生过交通安全事故。
  一边提醒乘客前方到站,一边打转向灯提示后方车辆,确认车况,减速靠右停靠。每次停靠,他都会回过头去,提醒下车的乘客“小心慢走”,确认上车的乘客已经坐稳,再缓缓关上车门,稳当地启动车子,这样的操作流程已经成为习惯。在白马村,不少村民都熟知赵永红和他的车子,有的乘客估算好班次时间,专等着坐他的车,特别是老人和小孩都特别喜欢他,称赞他车子开得稳。
  结束了线路上紧张的一天,终于迎来收车。等全部乘客下车后,赵永红开始清理车内卫生,将落在地板上的食品袋、纸屑捡起扔进垃圾桶,这是一天中最后的工作。“这么清理一下,车子里就显得整洁点。车厢环境好了,大家坐车的心情也会好,有些人也不好意思再乱扔垃圾了。”
  每天一样的线路,机械的动作,赵永红在平凡的公交运输线上,日复一日地为白马村的老百姓提供出行保障。
  扎实苦练基本功
  对于客运班车驾驶员来说,最尴尬的事莫过于自己的车停在路上动不了。赵永红至今也忘不了他开班车的第一天所发生的事情。那一天,他兴奋又紧张地驾驶着自己的“座驾”,开始了他的首趟客运,谁知行至杨地镇大桥上,客车却突然“罢工”了,满头大汗的他捣鼓了半天也发动不了,直至后面一趟客运班车过来,才帮他解了围。
  出师不利,激发了赵永红不服输的劲头,此后,每每收车完毕,他都会来到修理厂,看维修师傅们修车,还不时上前搭把手。
  “当客运班车的驾驶员,只需把车开好,车有毛病,让专门的修车师傅维修一下就行了,自己就没必要学修车了。”有同事这么跟赵永红说。但他认为,驾驶员如果会修车,随时解决故障,就可以保证正常行车。他虚心向修车师傅学习修车技术,自己动手排除车辆油电故障,多次被电火灼伤了手指,被工具划破了手臂,最终用辛苦努力换来一手比较过硬的快速排障技能。
  为了保证安全行车、节能降耗,赵永红虚心向公司里的前辈学习驾驶技巧和节能诀窍。车辆进站时,如何踩刹车,才能让乘客坐得更稳;车辆转弯时,打多少方向,车子减少震动,乘客才不会有倾斜感觉;车辆在什么状态下最省油……他随身携带的“小本本”上记满了自己不清楚、不明白的问题和别人先进的经验、做法。
  赵永红悉心钻研驾驶技术,根据线路特点和驾驶经验,总结出“四提前”安全行车工作法,在线路上广泛推广。22年的驾驶过程中,赵永红开过5种车型,累计安全行驶80多万公里,多次被评为“安全能手”。赵永红主动发起“文明礼让斑马线、主动避让机动车”的倡议,率先推广使用文明礼让“五手势”,通过汽车驾驶员的文明驾驶行为,带动私家车主文明驾驶、行人文明出行,共同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争做文明驾驶人。
  赵永红常说:“公交车就像一个家,车厢干净,服务温馨,才能让乘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一年又一年,赵永红用坚持赢得了乘客的喜爱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