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1年01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筑巢引凤栖,归雁衔枝来——
能人返乡 带富一方
王荣金
文章字数:2609

  一人返乡创业,带动一方致富。近年来,山阳县通过政府推动、产业带动、主体能动、平台互动“四轮驱动”,吸引外出创业人士返乡创业。涌现了人才回归、企业回乡、资金回流的喜人局面。
  目前,在山阳县以张陆锋、左自意为代表的返乡创业人数达1100多人。他们创办企业42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家、社区工厂34家、就业扶贫基地118家,带动2万多名群众增收、1.2万多名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主动靠前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叶,山阳人上西安、下河南、赴新疆、闯深圳,搞建筑、开矿山、摘棉花、做经商,外出创业的山阳“十万劳务大军”奔赴全国各地,山阳也曾因劳务输出名闻四方,劳务输出也为山阳人解决温饱立下了汗马功劳。厚德奋进的山阳人在外打拼养家的同时积累了财富、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掌握了企业管理经验,有一大批人员成了有建树的企业家。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山阳县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同时,把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吸引回家乡、助力脱贫攻坚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工作考核“六大体系”,县委、县政府成立招商引资外出创业人士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出台鼓励返乡创业40多项扶持、优惠政策,连年在京津、江浙、西安等地举办山阳外出创业人士座谈会,宣传、引导人才回流。在西安、广东等地成立15个商会及7个驻外招商联络处,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服务;设立返乡创业助力精准脱贫贷款担保基金、发展基金,扶持各类创业主体返乡创业。
  在山阳县委、政府一片诚心地打动和优惠政策的吸引下,外出发展的山阳人纷纷返乡投资,一曲返乡创业带动就业的奋进之歌在山阳激情唱响。通过优化创业环境、强化创业服务等举措,张陆锋、鲁保存、左自意、毛加兴、李新朝、祝逢才、喻琰、彭鹏、党宝林、南榜柱等一大批东南飞的“孔雀”回归故乡创业,成了家乡发展建设、脱贫攻坚的生力军。
  厚植创业沃土
  返乡创业对于那些走出家门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新的挑战。山阳县根据区域化布局的基本原则,量身打造创业平台,给他们提供创业基地、孵化园区。县上持续强化返乡创业项目“保姆式”服务,实行返乡创业项目建设包抓责任制,落实一个重大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个牵头部门、一套实施方案、坚持一抓到底的“六个一”工作机制,确保返乡创业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山阳进一步加大返乡创业项目对接力度,实行财政、计划、主管部门三条线运作,加强沟通和衔接,搭建六大创业平台,为返乡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县上搭建城乡服务平台。在县镇村机构改革时,建立1个县级人力资源市场、18个镇办社会保障服务站、建成239个村级劳务工作站,选配243名就业创业信息员,形成县、镇、村“三级服务体系”。累计为1500个创业实体减免税费5000多万元,为6600名高校毕业生办理了人事代理,为500名返乡创业人员办理了社保转移手续,为750个创业实体免费招聘员工6500多人,为1600多名创业人员提供现场技术培训和指导,有效激发了他们返乡创业的活力。搭建生产服务平台。县域工业集中区先后建成15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和4000平方米“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并为企业量身配建生产用房,在装修、设备、物流、税收等方面给予补贴。搭建融资服务平台。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创投公司、助保贷中心,为返乡创业企业开展项目扶持、资金争取、“助保贷”等业务。搭建中介服务平台。已有18家中介服务机构入驻县高新区,集中为返乡创业企业开展产权交易、资产评估、营销策划等专业服务。搭建生活服务平台。在山阳高新区、中村五洲钒产业园建设684套公租房,有效解决返乡创业企业中310名务工人员住房问题。搭建政务服务平台。建成政务服务中心,为创业主体“一站式”办理各类手续开辟绿色通道。提供项目推介、创业指导、技术培训、创业贷款、税费减免等优质服务。积极落实商事制度改革等有关措施,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大幅减少前置审批,降低门槛、简化程序,确保返乡创业企业及早建成达产达效。
  激发“回归”热情
  随着大批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工作的推进,那些回归人士怀揣反哺之心报效家乡,支援地方发展助力脱贫攻坚蔚然成风。
  左自意是山阳县户家塬镇西沟村人,他在1982年带领村上200多名年轻人离开故土创业,拼搏20多年后的他已成为小有名气的企业家。2014年,他毅然返乡投资3500万元在山阳县户家塬镇投资创办了陕西意发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把带领乡亲共同致富作为重要目标,优先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在商业经营上也向农户倾斜,实行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公司还与11个村的贫困户签订饲草种植协议,仅此一项预计可增收330多万元。
  李新朝在外出闯荡多年,积累下人生“第一桶金”后返乡创业,创办陕西德润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德润康中医药扶贫开发产业园。他通过支部结对子,带动牛耳川社区、西沟村、娘娘庙、关上村等村农户发展红柳生态种植,辐射带动农户1000户,其中贫困户145户,使童虎斌、胡松等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家门口务工,每月领取3000元左右的工资。
  祝逢才是山阳县漫川关镇板庙村人,2015年他返乡创业,在本村投资建设陕西天竺饮品有限公司,现已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吹灌旋一体化饮用水生产线3条,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公司利用“苏陕扶贫项目”资金、集体贷资金,每年给村集体、贫困户分红,吸纳当地100多名劳动力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54人,人均实现年务工收入3.5万元。
  喻琰大学毕业后在厦门一家品牌咨询公司上班,经过3年的努力拼搏已跻身管理层收入颇丰。2013年,她联合数位股东筹资在家乡中村成立商洛市赢正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建立标准化挂面生产工厂,打造手工空心挂面品牌,并获得国家食品安全QS认证。2014年,她又成立裕延手工挂面专业合作社和裕延槐花制品专业合作社,2015年9月推出“格格笑了”电商品牌,在互联网各平台展开销售。目前,其旗下有7家子公司,有员工及合作社员343人,其中3成都是贫困群众。2016年以来,她发起“发现山阳好网货百村行”活动,与18个镇办120户贫困家庭签订手工挂面、核桃、鸡蛋、蜂蜜、中药材、食用菌、茶叶等收购协议。目前,她正致力于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优化提升当地网销农产品供应链,将带动1000多名群众致富。
  山阳板岩镇的党宝林在外创业多年后,于2017年返乡创业,在庙台村移民小区建成青林木业社区工厂,并在石庄子村建成高端民俗和艺术写生基地,目前企业在职员工300多人,其中50%以上的员工来自当地的贫困家庭。这些返乡创业人士为山阳顺利脱贫摘帽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