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1年01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五谷与农事
文章字数:2616


  余显斌
  一
  有地就有草,就有绿色,就有庄稼,就有五谷。在遥远的岁月里,当第一粒庄稼的种子落地,在一缕轻柔的春风中,或者一丝晶莹的细雨中,扎根、发芽、长叶、开花并结出籽粒的时候,在这片土地上,农事就开始了。
  农事开始,就预示着先民将得到温饱,山歌将在月夜里响起,笑声将在晴空下飞扬,儿童的风筝将在三月的阳光下飘飞,袅袅的炊烟将在故园的上空升起。
  《管晏列传》里说:“仓廪足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食物充足、周身饱暖了,一切的礼仪,一切的文明,一切的诗情画意,才会随之产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物质第一,精神第二。
  没有粮食,就没有生命,一切的美好,一切的文明,都会烟消云散,消失无影。
  敬惜五谷,爱惜粮食,因此也就成为这片土地上最为永恒的话题,成为农耕文明诗词歌赋谚语里时时提及的内容,也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必备的美好品德之一。因此,当我们背着书包,蹦跳着走进教室不久,就在老师的引领下,开始朗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歌,就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五谷生成的艰难。长大后,我们也就能很好地领会“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喜悦。
  随意丢弃一粒粮食,因此也就被视为一种罪过;随意浪费五谷,也因此会受到人们的责备。提倡节俭,提倡重视稼穑,也成为一个最恒久的话题。
  昔日,大家相见,第一句问候语总是:“吃过饭了吗?”
  吃,一直是一件大事,是大家最为操心的事。
  现在,国家富裕了,粮食充足了,仓廪丰盈了,但是,我们节省的观念不能丢,敬惜粮食的思想不能丢,见面之后,最好互问一句:“今天,你节省粮食了吗?”
  二
  五谷,是古人对粮食的称呼,包括稻、黍、稷、麦、菽。中国这片土地,是五谷生长最早的土地之一,在遥远的古人类生活遗址里,就出现了稻种化石。也就是说,人们刚刚走出蒙昧,走出荒芜的岁月,就已经开始培植水稻了。他们让田地长满蒿草,然后点一把火,将这些蒿草烧掉,让草灰成为最好的肥料,随后开始整田,开始插秧。秧田中,水平如镜,绿色点点,蛙鸣如鼓,四周山色青葱。
  他们走在田埂间,走在水田旁,面对秧苗,轻轻一笑,其中有幸福,更有希望。
  古人崇拜神灵,有一个规则,即很多神灵都和他们的生活所需紧密相关。他们知道,清清白水,须臾难离,因此崇拜龙王;他们清楚,地生万物,包括草木,因此有了土地神;他们认识到粮食对生命的重要意义,对生命的延续意义,于是就有了五谷神。他们肃穆地走进五谷庙,香烟袅袅,叩头在地,献上自己的恭敬、自己的感激。
  我们华夏民族的祖先,一个是黄帝,定制度,分四季,划疆域,修戈矛,让我们的民族走向强大,走向骁勇不屈;另一个就是炎帝,即神农氏,他带着先民,行走原野,辨别食物,躬耕垄亩,种植粮食。《神农百草经》里说,神农氏为了寻找粮食,品尝百草,一天里中毒70多次。由此可见,先民为了果腹,历尽了艰难和危险,甚至是失去生命的危险。
  今天,我们品尝着餐桌美味,回味着舌尖上的草木清华,都是古人尤其是先民以生命为代价,为我们寻找培育出来的。世间,没有凭空掉下的幸福,也没有不付出任何代价得到的美好。
  爱惜粮食,敬惜五谷,是对农人汗水的尊重,也是对我们先民的一种尊重。谚语道:“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平日里,安闲中,应该节省,应该节俭,这样,到了灾荒的时候,就有米下锅,就有饭可吃,就不至于饿着肚子。
  三
  一粒粮食虽小,可要成为碗中的食物,却极端艰难。尤其在我的家乡山阳,在这个县志记载“万山盘错”的地方,在这片“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方,更是如此。开辟一片田土,磨蚀一把钁头,平田,填土,播下种子,长出一片绿芽。随后是锄草,是上肥、收割,经历了多少艰难,耗费了多少心血,只有种庄稼的人知道,不种庄稼的人听了,是很难理解的。
  别的不说,种一片稻,便是如此。山阳各地普遍山高水少,有一片水田,就是一家改善生活的希望,从耕牛下田,到栽秧踩秧,再到灌水收割,哪一次不是一身大汗,一身疲累?
  就以踩秧而言吧,看着是一件轻松的工作,其实身在其中,会感觉很累的。踩秧,也就是用脚将水田里的浮萍、稗子、水红花等水草,用脚踩进田泥里,然后再用脚将田泥糊平,和原来一模一样,避免灌水的时候漏掉。早晨踩秧,露水硕大,挂在草尖上,密密麻麻,一片清寒,人一趟走过去,裤子全湿。山里的泉水寒冷沁骨,时间一长,人嘴唇洁白,浑身颤抖。到了上午,太阳在头上热辣辣地晒着,脚下水汽蒸腾着,更是难受。
  为了生活,这里的人们没有让一片田地荒废,整日劳作着,忙碌着,没一刻安闲。敬惜粮食,就是敬惜这片土地,敬惜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古人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而今生活好了,不知道敬惜粮食的现象便屡见不鲜了,很多孩子常常将吃剩的饭菜随意倒掉。
  我们倒掉的是什么?是父母的血汗。
  我们花费的每一元钱,都是我们的父母在田间、在工地、在脚手架上忙忙碌碌辛辛苦苦挣来的。我们节俭,不只是爱惜物力,也是在孝敬父母。
  我们提倡“光盘行动”,饭无剩余,菜不浪费,这不是吝啬,是一种高尚。相反,那些浪费粮食、无视物力的行为,才是可耻的,甚至是一种道德的缺失。
  四
  我们可以离开土地,行走在水泥地板上;我们可以挥别袅袅炊烟,用电饭锅做饭;我们可以任草色一寸寸荒芜田园,荒芜乡村,自己住进楼房中。可是,我们永远无法挥别五谷,挥别粮食。
  只要有歌声响起,就会有五谷的芳香。
  只要有笑靥如花,就会有五谷的芬芳。
  一日不食心慌,两日不食胃慌,三日四日不食,我们就有生命之虞。我们永远不能和粮食说再见。粮食,是生命之源。山阳中学专门为学生开辟了一块实验基地,让大家在学习之余,在苦读之后,去实验基地松土、锄草,或者干一点儿别的体力活儿,固然是为了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让文字和泥土亲近,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知道稼穑的艰难,知道每一粒粮食得来不易,都是心血的灌溉。
  一粒粮食,一滴汗水。
  一粒粮食,无数心血。
  史书记载,唐玄宗有一次和太子李亨一起吃饼,御厨拿了一盘羊肉,李亨拿起羊肉上插的刀,将煮熟的羊肉割下,敬献给玄宗。然后,他将小刀放在盘内,拿起一个饼,慢慢对叠,再拿起那把刚刚用过的刀,插入饼间擦拭着,将刀锋上的羊肉末擦在饼上,这才开始吃饼。玄宗高兴地说:“这才是惜物啊。”
  古代皇帝尚知惜物,我们更应如此。
  今天,当我们坐在食堂,将剩余饭菜倒掉,我们可曾想过,在世界很多地方,还有很多人在饿着肚子,嗷嗷待哺?
  我想告诉今天的孩子,告诉所有不知稼穑之苦的人——
  走近农事,对粮食多一点敬畏之情。
  走近五谷,对粮食多一点珍惜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