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08版
发布日期:2021年02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跃马扬鞭踏新程
——2021年商州区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展望
文章字数:4656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扎实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对于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商州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高质量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创新,统筹抓好稳增长、防疫情、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优环境的各项工作,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4%,规上工业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6%和7%,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万亩、总产9.5万吨,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目标。围绕既定目标,2021年,商州区将集中精力抓好七项重点工作。
  强化关键支撑,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增长
  把稳增长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发挥投资、消费的拉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确保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
  狠抓项目建设。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导向,全年实施100个重点项目,计划年度投资140多亿元。全力服务保障,力促西十高铁尽快动工;推进木耳产业示范园、秦岭彩色植物园、有机固废处置中心、氟系列产品开发等30个重点项目在一季度开工;加快现代工业产业园、龟山养生谷、污水处理厂、丹江干流防洪工程等项目建设。抓好商洛电厂二期项目前期,力促尽早开工。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全年安排项目经费1500万元,力争一批项目列入中央、省、市规划。全力激发民营投资活力,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重点产业、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更多领域。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开展项目环境专项治理。坚持集聚集约发展,注重提高“亩产效益”。
  不断扩大消费需求。及时跟进消费转型升级的变化,围绕生产性和生活性消费两大领域,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体育、家政、健身、养老和健康医疗服务等消费。加快5G网络站点布局建设,创新发展“互联网+”产业,促进电子商务和信息消费发展。积极引进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加快完善“电子商务进农村”及农村物流配送体系。
  全力支持企业发展。继续实行区级领导包联重点企业,增强市场和企业信心。全力支持陕西锌业、延长氟化硅、比亚迪、森弗、润科、康城等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加大“五上”企业培育力度,特别是产值过5亿元企业或科技创新、成长型的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断壮大区级财信担保能力,推进政银企合作,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巩固拓展脱贫成效。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完善防返贫机制,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不断壮大“4+X”扶贫产业体系,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强化劳动技能培训,持续做好就业扶贫。继续深化宁商扶贫协作,加强“三专”建设,加快扶贫产品开发认证,推动消费扶贫提质升级。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实施乡村振兴行动。统筹推进乡村规划工作,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就业创业、村庄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增强内生发展能力。扎实推进三岔河流域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加快312国道(引龙寺桥头)至康河段公路建设。持续推进“五清五净”专项行动以及中小河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工作。健全吸引优秀人才回乡创业机制,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持续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增强农村集体经济自主发展能力。研究出台土地流转指导性意见,充分保障土地流转收益。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提升生产经营水平。积极稳妥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清理整治工作。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林地收益权制度。
  坚持园区承载,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
  坚持园区承载、企业引领、项目带动、集聚集约的思路,全力提升“一区五园”承载能力,推进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全力打造特色农业、新材料、大健康、大旅游四大产业增长极。
  壮大特色农业。以菌、果、药、畜为抓手,着力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继续大力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重点打造牧护关反季节香菇基地、杨斜食用菌产业强镇和沙河子、麻街木耳产业园。稳定菊芋种植面积,促进菊芋产业稳步壮大。完成良种核桃建园3500亩、中药材种植4万亩,大力发展核桃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恢复生猪产能,新建3个现代化规模养殖场。着力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面积和产量。
  做强新材料产业。依托重点企业和矿产资源,加快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形成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依托陕西锌业,围绕锌资源延长产业链,推动锌资源及锌基合金新材料、新产品的技术集成与产业链精深加工,提高新材料产品附加值。依托延长氟硅加快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电子级氢氟酸、氟精细化学品等高端氟化工产品,全力推进电子化学品生产基地建设。
  做实大健康产业。以食、药、医、养为抓手,积极构建绿色食品、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集群,推动形成医药、医养、医教联动的产业格局。打造菊芋系列产品以及绣球菌、真姬菇、白灵菇等高附加值食用菌健康食品;大力发展道地中药材深加工、药品研发,打造健康医药产业。加快腰市大健康产业园规划,力促尽快开工建设;年内建成区妇幼保健院康养一体化项目。加强与西安等地高端医疗养老机构合作,打造集保健、医疗、康复、护理和养老为一体的康养产业综合体。
  做活大旅游产业。积极构建以江山景区、腰市大健康产业园为中心的健康生态游,以荆河工业园、龙山光伏电站为中心的绿色工业游,以蟒岭绿道景区为中心的红色研学游,以三岔河流域为中心的美丽乡村游等旅游产业体系,不断激发旅游活力。紧扣“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精心打造“游遍商洛,吃在商州”旅游品牌,评选一批传统文化饮食名店,开发一批“商州菇事”食用菌菜系,培育认定一批商州旅游商品。办好秦岭生态文化旅游节、十四运会自行车赛等重大文旅体育活动,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夯实绿色根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
  切实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和《总体规划》,全面完成秦岭勘界立标工作,大力推进国家储备林和红豆杉母树林基地建设,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抓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野生动植物保护、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等重点工作,常态化整治“五乱”问题。充分发挥信息化网格化监管平台作用,切实当好秦岭生态卫士。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产业准入制度,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发电、气化乡镇等项目,全力推进传统产业治污降排。扎实打好“四大保卫战”,推进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扬尘和“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等专项行动,持续改善大气质量。全面落实“河长制”,做好二龙山等重点饮用水源地、丹江、南秦河等重点流域保护,推进丹江沿线污水管网建设,建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出境水质稳定达标。积极开展采矿、采石建设项目专项整治和生态环境系统修复试点示范。严格落实节能审查制度,大力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加快城镇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发展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乡品质。
  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抓好中心城区集中供热、垃圾填埋场扩容、南秦片区污水管网、江滨壹号停车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行政中心北侧安置房等项目建设,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积极发展租赁型住房。大力开展“十万苗木扮鹤城”“十万花卉香满城”行动,持续推进东龙山至夜村312国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实施重要节点增绿补绿,让广大市民生活更加舒心便利。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面完成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和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承担的各项任务,稳步推进城市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健全网格化城市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城市管理领域标准规范全覆盖。完善城市保洁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市容环卫、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严肃查处中心城区违法违规建设行为。
  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增强龙头引领意识,促进市场要素培育、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业发展等要素集聚,完善城镇设施配套,持续提升城镇辐射带动能力。实施强镇带村工程,持续推进沙河子、大荆、腰市等重点镇建设,发挥三岔河乡村振兴示范引领作用,年底前在每个镇建成1-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加快推进南秦新区开发,积极配合做好高铁站、高铁大道、高铁新城等项目前期工作。
  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动力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关键点上发力见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助推全区高质量发展。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完善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文化市场、农业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体系,着力构建权责明晰、统一高效的执法体制。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扎实做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接收工作。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深化财税改革,实施好全国建制县区债务风险化解试点。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进一步落实落细纾困惠企、援企稳岗各项政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固化常态化“绿色通道”“一站式服务”“一次办事项”,推动服务提质提效。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年新增市场主体不少于3000户。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稳增长的“一号工程”,更加主动近接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两群”,远承长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圈”,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坚持“招大、引强、选优”,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重点区域,紧盯国内500强、知名央企陕企、行业领军企业,更大力度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扩大文化、教育、旅游等对外交流,精心组织“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不断提升招商引资成效。
  坚持共建共享,持续增进人民福祉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健全就业和社保体系。全面落实稳就业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不少于3000人。统筹推进扶老、助残、救孤、优抚等事业发展,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城区日间照料中心、智慧养老平台、区中心敬老院和区老年公寓项目建设进度,倾力打造现代化养老示范品牌。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工作,力促十五小、十三幼尽快开工建设。全力加快中医院后续工程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互联网+医保”应用、医保电子凭证落地工作。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实施46个区级科技项目。加快区文化馆提升改造工程和两馆分馆制建设,抓好松云寺、元建寺等文物修缮和保护。扎实做好十四运会场馆及赛道建设,为“十四运”成功举办贡献商州力量。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物资储备和保障能力,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不断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巩固双拥模范城市创建成果。下硬茬持续推进化解中心城区棚改等重点遗留问题,积极回应社会和群众关切。加强道路交通、危化品、非煤矿山、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进一步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完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确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组稿:中共商州区委宣传部
  文字: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