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老 支 书 杨 再 平
赵浩义
文章字数:4563

    如今的下赵塬

  在商州区杨峪河镇下赵塬社区的一面依山傍水的坡地上,有一块普普通通的墓地,长眠着原商县杨峪河公社下赵塬大队党支部书记杨再平。坟头的墓志铭上写道:“杨再平,生于1931年古历三月,终于2003年四月,当村支书40年,曾任中共陕西省委候补委员、商县县委委员。”
  每年清明前回乡祭祖,我都会来到老支书坟前,向他敬一炷香,然后坐在坟旁,回想老人辉煌的一生。依稀间,看见他正背着一块大石头,弯着腰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汗水珠子一滴一滴砸在地上,仿佛整个山坡都在跟着他一起粗重地喘气:“吭哧,吭哧,吭哧!”
  这是记忆中老支书扛石头修水库的一幕。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陕南降雨量少,年年干旱,人畜饮水困难,田地龟裂,粮食亩产只有一二百公斤。1969年春,老支书来到我家,与在家养病的叔父赵遵道谋划,要在赵沟建一个大水库,解决人畜饮水和田地灌溉问题。叔父是县水利局的技术员,就和村上的“能人”赵新来共同设计了水库和灌溉水渠工程。把工程图纸交给老支书时,他高兴得像个孩子,又蹦又跳地说:“这下下赵塬不缺水了。”叔父问:“这么大的工程,预算30万元,钱从哪儿来?”老支书回答:“不怕,只花水泥、钢筋钱,石头从山上炸,全村劳力上,再到县上争取一点水利专款。”为此,大队成立了“水利工程指挥部”,他当总指挥。那时村上没有机动车辆,又不通路,建水库、砌水渠所用石头全靠人力从山上运下来。老支书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总是身先士卒,拣最大的石头扛,50多公多斤重的石头压得他气喘吁吁。就这样,全村人干了两冬两春,硬是把一个库容2000立方米的水库和3条5公里的灌溉水渠建成了。开闸放水那天,村上敲锣打鼓放鞭炮,全村人跑到水渠上庆祝,水在渠中流,人在渠上跳。老支书跳下水渠,捧起一掬水喝到嘴里,感叹道:“这水真甜啊!”从此,下赵塬村300亩坡塬地亩产从一二百公斤增长到三四百公斤。
  下赵源村前的南秦河,是丹江的支流。由于河床较高,紧靠河边的300亩土地成为常年浸水的下湿地,每年只能种一料水稻。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大队党支部组织群众开展了“一料”变“两料”的下湿地治理。1971年,全大队的劳力在村前下湿地展开了筑石渠排水的大会战。到了冬季,数九寒天冰封地冻,老支书和大队长刘庆顺、支委张思常带领党员干部率先跳到刺骨的水里筑渠。经过一年的苦战,修筑排水石渠2000米,使300亩只收一料庄稼的下湿地变成了收两料庄稼的丰产田,亩产达到750公斤左右。
  商洛地处秦岭北麓,素称“八山一水一分田”。下赵塬大队当时853口人、600亩土地,人均只有7分地,其中300多亩是土薄石多的挂坡地,年亩产只有三四百公斤。那时农民土里刨食,与土地相依为命,老支书便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学大寨修梯田。从1972年开始,全大队400多名男女劳力齐上阵,5个生产队分布在东塬、西塬和田塬3个塬上,两头不见天,中间一顿饭,晚上还挑灯夜战,工地上红旗招展,锄头挥舞,全村人齐心协力,干得热火朝天,有20对年轻人在工地上举行了婚礼。经过7年冬春会战,180亩斜坡地变成了平展展的水平梯田,还新修梯田100多亩。加上灌溉渠的开通,下赵塬700多亩土地亩产开始过“黄河”、跨“长江”。
  水库、灌溉渠的建成,下湿地及斜坡地的治理改造,加上新修的近200亩梯田、河滩地,改善了下赵塬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亩产平均达到650公斤以上,不仅解决了全村人的吃饭问题,而且每年上缴公购粮十几万斤,为国家作出了贡献。从此,下赵塬成为商洛地区的一面旗帜,各县纷纷前来考察学习,县上还为村上奖励了“东方红”牌拖拉机一台。
  “前塬是粮仓,后坡是银行。”这是老支书的一句口头禅。农业基本条件改善之后,大队党支部又召开群众大会,老支书在会上讲,村上有上万亩荒山,常年水土流失,冲毁山下的土地。我们要在山上植树造林建林场,保持水土,把荒山变为致富的“摇钱树”。由此,一场治坡造林的战役又打响了。村上购买了树种、树苗,发动所有人上山种树,挖育林坑,种上了上万亩刺槐、松树,栽种了各种果树和花椒苗,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经济林果园。几年后,村后山上绿树成荫,果园核桃、桃子、苹果、鸭梨、花椒果实累累。紧接着,村上又发展乡镇企业,先后办了砖瓦厂、醋厂、养猪场、草帘厂,集体经济年收入数万元,购买了6台小型拖拉机发展生产。
  要致富,先修路。下赵塬大队5个生产队200多户村民分布在东塬、西塬、田塬3个塬上,户与户、生产队与生产队之间没有像样的道路。每逢雨天,道路泥泞,脚踩到地上拔不出来,群众生产、生活十分不便。于是,一项整治村路的工程又开始实施,经过两个春夏奋战,修通了3条8公里长的双车道通村公路,贯通了6公里生产队与生产队之间的人车通道。
  为了扩大水库容量并解决村上人畜饮水质量问题,1975年大队党支部又组建50多名劳力的基建队,修建环山渠引水入库,建起了两口大机井和3个人畜饮水蓄水池,让村民喝上了甘甜的山泉水,解决了全村人畜饮水困难。
  老支书善于学习。他虽然只有初小文化,却怀着对党的忠心和对群众的赤诚,刻苦钻研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全民学习毛主席著作,大队干部大都会背几段毛主席语录,甚至还能背诵“老三篇”。老支书的政治学习不做表面文章,而是刻苦钻研毛主席著作的精髓。我高中毕业返乡后,他常对我说:“学习毛主席的著作,要用心学,不要口学。”他尤其对毛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4篇哲学著作理解得非常深刻,紧密结合村上脱贫致富、经济发展的实际,理出了好多观点,比如“穷的根源”“脱贫的内因与外因”“以粮为纲与多种经营”“国与家的关系”等,把村上的党员干部、返乡知青召集起来作学习辅导。他对党员干部提出要求:“要用入党誓词严格要求自己,先群众后自己,做到大公无私;要用哲学的观点、辩证的思维决策工作,化解矛盾;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此,下赵塬大队学哲学出了名。记得有一次,县委请老支书到县委大礼堂给干部辅导《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他撕开一个羊群烟盒,上面写了3行字,却滔滔不绝地讲了3个小时。他运用毛主席哲学观点指导村上工作实践的精彩演讲,使台下上千名干部惊诧不已,获得了数十次热烈的掌声。演讲后,新闻报道的标题是《下赵塬出了个农民哲学家》。老支书还曾在全省县委书记、县长大会上作学哲学改变穷山恶水的报告,并多次在地、县大会上演讲。
  老支书心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他从1950年开始担任大队支书。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下赵塬由于自然条件差,是全公社有名的贫困村。村上谁家揭不开锅了,哪家孩子上学交不起学费了,哪个群众得了大病,他都见微知著,及时上门救助。一个贫困户的危房快要倒了,他及时腾出大队办公室让其居住,并筹措资金组织干部群众帮助其建起了新房。六十年代初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村上有几户群众春季出门逃荒要饭,他跑到乡上、县上争取到了几百公斤救济粮分给这几户群众。个别群众有意见,要求平均分配,老支书脸一变说:“你若也拄着棍棍要饭,我就给你分。”
  1970年汛期,山洪暴发,南秦河河水猛涨,3个十五六岁的孩子从北坡放牛回家时被洪水堵在河中,抱着一棵大树被洪水冲了2000多米。老支书闻讯后,立即组织全村精壮劳力前去营救。由于河水湍急,几次救助都未成功,老支书立即联系县中队前来救援,有人拽了他的衣角悄悄地说:“不敢吧?这3个娃家里成分高,你动用部队,有人会说你阶级阵线不清,会影响你的。”老支书躁了:“影响我啥?这是3条命,共产党员咋能见死不救?”数十分钟后,县中队的救援人员到了,中队战士与赵湾村会水能手李连升一起将3个孩子救上岸来,孩子的家长感动得泣不成声,跪在地上大喊:“共产党好,共产党救了我娃的命。”
  老支书廉洁奉公,当村支书40年,从不占村上一分钱的便宜。到了1976年,他一家9口人还挤在祖宅的几间土坯房里。那年9月份,他外出开会期间突发一场暴雨,把房子的后墙冲倒了,驻队工作组组长崔吉厚(后任地委农工部部长)和副支书赵浩民立即安排民兵连搭建帐篷,把一家人搬了出来,并申请宅基地,准备为他建新房。老支书回来一看说:“村上还有几户危房,怎么急着给我建房?新庄基地批了没有?批了先让给群众,我明年再说。”崔吉厚说:“这是组织的决定,其他几户危房也要搬,新房也要建。”群众听说要给杨支书建新房,自发投料投工前来帮忙。几个月后,老支书一家和其他几个危房贫困户都搬进了新房。
  老支书是村干部的楷模。1974年,省委在渭南地区大荔县召开会议,学习推广雷北大队经验。下赵塬大队由驻队工作组组长孔令书(后任县政协主席)带队,支书杨再平、大队长刘庆顺、副支书赵浩民参加。会议期间,老支书突发重病,鼻子大出血,昏迷不醒,住进了大荔县医院,医院发了病危通知书。经过4天抢救苏醒后,他睁开眼睛对刘庆顺和赵浩民说:“庆顺、浩民,我可能不行了。我死后,你俩把我埋在后坡的高处,我看着你俩带领全村人把下赵塬建设好。”庆顺和浩民泣不成声:“杨支书你不能走,下赵塬800多口子人离不开你。”好在省委及时安排,送他到西安的医院治疗,他才捡回了一条命。后来浩民对我说:“杨支书上有老母,下有6个儿女,觉得自己不行了,只字不提家事,交代我俩把下赵塬建设好,真是大公无私啊!”
  1976年,又一场暴雨降临。南秦河洪水暴涨,新修的河堤一处塌陷,河堤后是全村人刚修好的100多亩河滩地,紧挨着的是203省道。为了保护集体和国家财产,老支书组织全大队精壮劳力上河堤抗洪抢险,村民纷纷拿上自家的木料、麻袋,打桩、装沙袋堵水。一个浪头打来,木桩、沙袋全被冲走了,人们纷纷后退。老支书大喊一声:“共产党员干部跟我上!”第一个跳到塌陷处,十几个党员、干部跟着跳了下去,用身体组成一堵人墙,挡住了肆虐的洪水。群众及时赶上来打桩、扔沙袋,堵住了缺口,保住了河堤。这个动人的场面我终生难忘,恢复高考参加考试时,作文的命题是《记一件难忘的事》,我就记叙了这次防洪抢险的故事,没想到竟得了高分,奠定了我被录取的基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农村实行土地改革,老支书积极响应,下赵塬村在全乡率先实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央“八七”扶贫攻坚会议之后,他又带领群众发展乡镇企业,抓工兴商,脱贫致富,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农村改革先进党支部。我参加工作后,经常回家看望老支书,他总是津津乐道:“现在政策好了,可以放开手脚干了。”并多次向我描述下赵塬村的发展前景。
  老支书从1950年担任下赵塬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上干部群众先后完成了土地改革,成立了初级社、高级社又加入人民公社。1972年至1980年担任杨峪河公社不脱产的党委副书记;1976年至1979年任中共陕西省委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省委候补委员;1980年至1983年任中共商县县委委员。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数十次被省、地、县、镇党委和政府表彰为模范党支部、先进村委会,他个人也多次受到省委及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他用自己的一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带领群众战天斗地、脱贫致富,履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为党旗增光添彩,为群众操尽了心。这就是一个农村基层干部的人生轨迹,何其辉煌!
  1991年,年满60岁的杨再平不再担任村支书,但他人老心不老,把年轻干部扶上马送一程,继续为村上的发展出谋献策,又一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4月25日,73岁的老支书因患癌症与世长辞,入葬那天,全村人赶来送别这位为村上操劳一生的老人。晚辈穿着孝衣,同辈撒着纸钱,送灵的唢呐声在南秦川上空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