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革命战士杨汉和
秦楚玉
文章字数:6141
八路军时期的杨汉和(左三)

红军时期的杨汉和(右)

1975年,在东湖干休所。

  16岁参加红军
  杨汉和是山阳县原城关区甘沟乡杨家村人,从小家境贫寒,没上过学。家中有父母、兄弟5人,先祖遗产仅4亩土地。他的父母一生勤劳耕作,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有了6亩地,盖了4间房子,养了一头牛。谁料兵荒马乱,大哥逃壮丁死在了陕西泾阳,小弟从小被别人抱走,二哥也一度被抓了壮丁,父母一年的辛劳还不够交苛捐杂税,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借高利贷,最后被迫出卖土地。那时候,穷苦农民都遭受地主的剥削压迫,在心里恨透了豪绅地主,听说红军能为民除害,都盼望红军早早到来。
  12岁那年,杨汉和正和几个小伙伴在村里玩耍,四五个男人假装问路,趁他们不注意,突然拿出一块白布把他全身蒙住,抱起来就走。翻山越岭走了十几天,到了陕西、四川边界时,一个中年人给他换了一身衣服,又给他身上塞了一包什么东西(后来才知道是烟土),带着他朝陕西方向走,走到离家十几里的磨沟口红土岭时,终于把他放了。杨汉和一口气翻过山梁跑回家,见到了离别半个多月的父母,相拥着喜极而泣。父母告诉杨汉和,他是被号称“白狼”的土匪抓走了,他们专门抓小孩子帮他们藏带烟土,以便躲避官府盘查。
  16岁那年的清明节,杨汉和正跟大人上坟,当红军的表兄张新来回来了,他便跟着一群孩子一窝蜂似的去找表兄,缠着要当红军。表兄说他在红军里当排长,红军是劳动人民的军队,成立了苏维埃政府,杀地主恶霸、抗粮抗捐。表哥还说在红军里官兵亲如兄弟,吃穿一样,不打人骂人。于是,杨汉和缠着表哥,当天晚上就跟他走了40多里山路,加入了红军队伍,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当时的红军部队,正进入陕南开辟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杨汉和跟随红军,先后在洛南、商州、丹凤、商南及河南卢氏等地参加革命活动。1935年5月14日,红二十五军从三面攻打山阳县城,敌县长、政府官员弃城逃跑,盘踞在城东北苍龙山据点固守待援。红二十五军攻而未克,遂南下郧西地区。7月2日,他随部队在袁家沟口设伏,取得了袁家沟伏击战的重大胜利。7月12日、13日,又随部队经商县杨家斜、蓝田石嘴子、后庚子等地,北出终南山,在韦曲、杜曲等地继续参加革命活动。
  7月16日,红二十五军4000多名战士离开鄂豫陕苏区,从长安县沣峪口,经户县、周至县境,沿秦岭北麓冒雨向西挺进,踏上了长征道路。红二十五军主力离开后,杨汉和跟随所在军队继续留在陕南。10月6日,各部集中于碾子坪中坪大西沟口,合编成立红二十五军第74师。原豫陕游击司令部4个大队编为一营,原鄂陕游击师第三、第五、第七路游击师编为二营,杨汉和被编在二营,先后在镇安、柞水、宁陕、佛坪等地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回师商洛。12月中旬,部队再次西进,快速攻克宁陕县城,随后以宁陕、佛坪为中心开展土地革命。1936年4月下旬,部队西进,巩固宁佛中心区,后经丹凤竹林关进入山阳漫川关,消灭民团百余人,又继续西进,击溃旬阳县桐木沟民团。到镇安县曹家坪(今属柞水县)时,将宋登贤领导的“神团”改编为抗日抗捐军。
  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涯锤炼了杨汉和的革命意志,阶级觉悟逐渐提高。每次打仗,他总是冲在最前面,行军时帮生病的战友扛米袋、扛枪,使他们不掉队。战友没有干粮,他把自己的干粮分给他们;没有鞋子,他把自己的草鞋让给他们。每到一个根据地,他总是先站出来,给群众宣传红军政策,向群众借锅烧水,还给受伤的战友洗脚。分班做饭时,他抢着去做,以便让战友们能够多休息一会。不论红军部队经过哪里,他都热情地帮助当地群众挑水、打扫院子、收割粮食。鉴于他在部队中的优秀表现,党组织也有意识地培养他,给他压担子、压任务。1936年5月,在范正兴排长和周发驹同志的介绍下,杨汉和在长安县大峪口镇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为了保障部队的生活,组织上成立了手枪队,把杨汉和调到手枪队任班长。手枪队的主要任务是抓土豪给部队筹款。每天晚上,他带着手枪队从秦岭大山中跑到秦川大平原去捉大地主,来回100多里路,天亮以前必须赶回部队,但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他都能顺利地完成任务。后来,独立五团罗明义政委找他谈话,让他去三连做思想政治工作。三连是红军收编地方民团的大刀会组建的,队伍思想基础薄弱,组织上派杨汉和去当党小组组长,加强连队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化工作。杨汉和打仗英勇,一听说去做思想政治工作,连连摆手:“我没读过书,咋能做思想工作呢?”罗政委语重心长地说:“没读过书,更要跟着同志们学习嘛,思想不进步,咋能跟得上形势?”面对新任务,杨汉和只好硬着头皮学习,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缠着政委一字一句地学,慢慢地熟悉了党内的组织工作,思想教育工作竟然开展得有声有色。有一次,师政治部主任到部队检查,他代表连队做工作汇报,主任连连夸奖,说他工作思路清晰,做得扎实细致。
  1936年11月中旬,七十四师进至豫陕边区,在富水关与驻商县的国民党别动总队一部和商南县保安团千余人遭遇,七十四师全部兵力投入战斗,激战近一小时,毙敌近百人,俘虏敌中校军官一人,缴获不少长短枪和机关枪。富水关大捷后,杨汉和又随七十四师沿豫陕边北上,转入洛南,歼灭灵口、石家坡民团,来到华山脚下,转了三个大圈,并派50名战士登华山张贴标语,虚张声势,制造了远近闻名的“红军闹华山”活动,有力地配合了红军主力的行动。后来,毛主席称赞陈先瑞师长说:“主力红军在西边行动,你们在东边闹华山,配合得好啊!”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为了阻止国民党亲日派向西安进攻,周恩来派西安事变前到杨虎城部队工作的李涛带领10多人及电台到蓝田县灞龙庙与红七十四师联系,将红七十四师改编为“抗日南路军”,向东开拔,进至灵宝、潼关之间,并与红十五军团在商县城胜利会合,并归红十五军团,驻扎在城南侯家源、四合村一带,为国共两党合作提供了安全警戒。
  投身抗日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红七十四师改编为115师留守处,杨汉和任留守处辎重营六连副班长。他所在的六班在云阳镇作战时功绩突出,被评为模范班。
  红军主力部分建制开赴前线,留下部分部队担负保卫和建设陕甘宁边区的任务。杨汉和所在部队被改编为陕甘宁边区警备四团,他又到警备四团任侦察员,后调通讯班任班长。当时有大批进步人士和知识分子投奔延安,有一次他随连队奉命押运一部分武器并护送青年学生赴延安,走到库金岭附近发现了七八十个土匪和敌人的特动队,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终于脱险,顺利完成了押运和护送任务。
  1937年底,八路军总留守处改为八路军留守兵团。留守兵团的总任务是保卫边区,肃清土匪,安定人民生活,保卫河防,保卫党中央,巩固和扩大留守部队,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培养积蓄干部。大多数情况下,留守兵团的任务不是和敌人打仗,而是为八路军筹集军费和军粮,是大生产的主力。
  1938年元月,部队从泾阳县云阳镇开到洛川县,改为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杨汉和在警备四团六连八班工作。1938年3月,部队又开往山西,他被调到六连一班,随部队在延长县王家山村接受突击军事训练。杨汉和在军事训练中异常刻苦,学习、训练均获得头等奖,军政考试都是一百分。杨汉和回忆说,当时他对日本鬼子恨之入骨,做梦都在跟日军打仗。有一次,他发高烧住进了野战医院,梦见自己带着连队伏击日军,刺死了五六个日本鬼子,缴获了很多三八大盖抢和洋刀洋马,兴奋地在梦中大喊大叫。病好后,他随部队回到陕甘宁边区延长县永平镇一带整训,整训结束后以优异的成绩被选拔为侦查员,被派到黄河以东地区执行侦察任务。
  1939年,国民党开始向陕甘宁边区进攻,杨汉和又随军日夜兼程开到富县,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保卫了边区和党中央的安全。敌人明目张胆的进攻受挫后,不甘心失败,在边区周围建立起密密麻麻的碉堡,派了几十万军队封锁边区,试图将红军锁死在包围圈内。敌人的封锁给边区吃穿供给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再加上特务的捣乱破坏,很多战士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动摇,不免对革命前途感到悲观。中央考察团来检查工作时,问道:“你们对革命前途怎么看?”一些干部发牢骚说:“如果再按国民党的意图整编红军,将来朱总司令只能当连长,毛主席只能当指导员,我们红军也该卷铺盖回家喽。”
  为了克服困难,毛主席和党中央在延安开展了整风运动,一方面号召军民搞生产,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另一方面推行精兵简政。大生产运动掀起了边区大生产高潮,1943年不仅全部实现自给,还完成了上缴任务,彻底打破了蒋介石想把边区军民冻死、饿死、困死在边区的险恶阴谋。在此期间,杨汉和所在部队被整编为警卫一旅二团,他在警卫连工作。大生产运动中,杨汉和全身心投入生产劳动,还学会了编草鞋、织毛衣等手工,连连获得劳动一等奖。边区克服了困难,大家都看清了革命胜利的光明前途,更加拥护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革命斗志更强了,干劲也更大了。在整风运动中,杨汉和的思想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端正了自我认识,克服了骄傲自满情绪和自我英雄主义等不良思想倾向,思想政治水平获得了质的飞跃。1943年10月,他被调任至警备一旅二团任小炮排排长。
  1944年,河南遭受水、旱、汤、蝗四大灾害,毛主席号召杨汉和所在部队到中原地区,建立敌后革命根据地,解放广大中原。大家纷纷报名,杨汉和带领全排30人全部报名自愿南下。部队长途行军几千里,翻过无数大山,通过许多封锁线,两次渡过黄河,还要跟敌人打仗。大家饿了吃点黑豆炒面,渴了吃雪球冰块,冷得没办法就吃点姜和干辣椒,但在千辛万苦中仍然情绪高涨,团结互助,无论是患病的还是脚磨破的士兵,无一掉队。经过几个月的行军,部队顺利到达中原敌后,在河南省西部建立了根据地。
  1944年11月,杨汉和调到南下三支队七团三连任排长。根据地刚遭受灾害,又饱受敌伪军侵扰,老百姓倾家荡产,逃荒在外,很多饿死在路边。杨汉和首先带着战士们深入群众,宣传党的主张,帮助群众恢复生产,很快便克服了各种困难。冬天的一个夜晚,天上下着雨加雪,部队行军到一个寨子准备宿营,可群众死活不开寨门,部队只好冒着雨雪露宿。到了天亮时分,群众依然不开寨门,杨汉和只好向寨子里喊话:“老乡,能给我们一点吃的吗?”老乡依然不开寨门,却把饭装到桶里用绳子吊下来。战士们吃完了饭,给每个饭桶里放了钱,还夹了一封感谢信。老乡们深受感动,迅速打开寨门,欢迎八路军战士进入寨子,把最好的房子让给战士们住,并自愿当向导,帮助联系更多的群众。在人民群众的拥戴下,八路军从黄河边跨过陇海路,一路进入登封、加县、宝丰、盲山、南召等豫西几十个地区。
  1945年4月,杨汉和调到豫中军区挺进二团三连任连长兼政治指导员。这个连刚从伪军反正过来,连长、排长、班长全是国民党伪军的一套人马,纪律很差,内部很不团结。在党的领导下,杨汉和对他们进行思想、纪律和作风教育,终于把这个“土匪连”带成了战斗力很强的人民子弟兵。
  有一次,杨汉和的连队与敌军重兵在姚沟发生正面冲突。在八路军主力猛攻下,敌人一度惊慌失措,但敌人发现八路军人数不多时,很快将杨汉和的连队分成两段。当时杨汉和带的连队刚刚由国民党伪军改编而成,军心涣散,很多战士一看形势不利,都想逃跑,情况十分危急。杨汉和一方面派兵侦察敌情,继续寻找、联络我军主力,一方面紧急做连队思想工作,终于稳定了军心,最终带领500多名战士胜利突围。后来,团领导说,当时通讯联络中断,首长们都认为他们连队统统都成了敌人的俘虏呢。
  中原突围
  1945年10月,在国共和平谈判期间,豫中军区改编为河南军区,由鄂豫皖和湘赣军区,第四、第六军分区及豫中军分区等编成。河南军区下辖独立第三旅,杨汉和任河南军区保安第一团侦察警卫连连长,每日派侦查员侦察信阳敌人的情况。
  1946年6月下旬,蒋介石公开撕毁和平协议。国民党早在和平谈判期间,就已打着和平的幌子,调集四五十万人的兵力围攻中原军区部队,把我中原军区部队重重包围,妄图一网打尽。
  1946年7月,杨汉和任中原军区陕南四分区七团侦察警卫连连长,随中原军区领导机关及主力部队,再次向西突围。行军到刑子关西面时,杨汉和所在连队再次被敌人四面包围。危急情况下,杨汉和率先冲了出来,带领一个班迅速抢占了一处制高点,死死地压制住了敌人,掩护部队顺利突围。还有一次,杨汉和率警卫连化装成国民党正规军,在商南县某地消灭了敌人一个后勤部队的60多人,缴获了很多武器弹药。最危急的一次,杨汉和带着连队保卫机关干部准备北渡黄河时,因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被敌人包围在一个山沟里。生死关头,杨汉和临危不惧,紧急部署了两个班的兵力,英勇地向敌人开火,顽强地打退了敌人,主力部队听到枪声迅速向他们靠拢,阻止了敌人的再次进攻,成功地掩护了机关和干部的顺利转移。
  1947年1月,杨汉和任中原军区陕南野战四支队侦察警卫连连长。1947年3月间,杨汉和随军进入山西晋城一带进行休整训练,一些部队编制撤销,精简了很多老同志。1947年6月,杨汉和所在连队被改编为第二野战军第十二纵队,他调任一O三团九连连长。随后,部队又从东边南渡黄河,横跨陇海路,经过一夜急行军包围了通许县城,全歼了河南省保安一团1000多人,活捉了敌团长赵柄轮。然后,一路南下大别山,与刘、邓大军会师。
  1947年12月,杨汉和所在连队又改为江汉军区二分区,他被分配到京(山)安(陆)应(城)指挥部任县大队长,负责带领原九连部队在京山、安陆、应城3县之间活动,打击国民党地方武装,发展党的地方武装和民兵,保护政权工作的顺利开展。
  1948年4月,江汉军区二分区成立了独立六团,杨汉和被调到团部任作战参谋。6月份,独立六团又设立了营,他被调任为三营营长兼教导员。打三阳店时,杨汉和所在部队阻击了从安陆县来增援的一个师,保证主力全歼了三阳店敌人的一个整旅。打赵市时,成功地阻击了安陆、应城两县之敌。打花园镇时,再次阻击了从汉口来援之敌,使主力顺利地撤出了花园镇。在荆(州)当(阳)战役时,除了阻击来援之敌以外,还大量截击了南逃之敌。
  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一生
  1949年6月,杨汉和被调到湖北荆州军分区,先后任江陵县副大队长、大队长,县武装部长。他配合公安、松滋两县的地方武装、地方政府和公安部门开展剿匪工作,很短时间内便摸清、搜捕了全区500多名军以下、排以上土匪、特务骨干,保证了地方政府土改任务的顺利完成。朝鲜战争暴发后,杨汉和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协作下,顺利地完成了1800多名志愿军战士的征招工作,组成11个连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1952年5月,杨汉和到南昌文化速成学校学习后,先后任中南海军后勤部营房管理处副处长、中南海军万虎要塞后勤部副部长、原广州军区万山要塞后勤部副部长。
  1953年,为了抵御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进攻,我党开展了“三反运动”。杨汉和在回忆录中深情地说:“在随部队进城初期,我个人也受了一些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看见别人朋友来了请客吃好的,自己的老战友来了也弄点烟、茶、水果、糖食招待一番。为了把自己部队的装备搞得好一些,花了600元买了一辆自行车。事后回想起来,对于刚刚解放、百业待兴的国家来说,大手大脚花钱是多么不应该啊!”
  1950年,杨汉和与毛振霞结婚,婚后育有5个儿子。1976年11月17日,杨汉和病故,被评为烈士。
  杨汉和同志的一生,经受了民国末年的阶级压迫,经历了红二十五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革命历程,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也是党的哺育和培养,才让这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娃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让他从商洛山中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