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激活一项产业富裕一个村庄,昔日“无名”小山村蝶变“明星村”——
红樱桃映红小康路 任家后不再“落人后”
文章字数:3402

     本报记者 王倩 南玺
  初夏漫山绿,樱桃别样红。5月18日午后,车驶入商州区沙河子镇,经过了一个个寂静的村庄。当车环山进入任家后村,却是另一番景象:村道边停放着一长排小轿车,还有一辆接一辆的轿车不断地涌进来。在村子的樱桃交易市场,前来购买樱桃的人络绎不绝,果农们喜笑颜开。
  “今天是工作日,进村的车就有100多辆。到了周末,前来采摘和购买的人更多。”任家后村村委会副主任杨超说,现在果农不用出村找市场,买主就主动上门了,今年五月初开始采收樱桃以来,全村每天仅樱桃销售额就有三四万元。
  任家后,一个曾因地理位置和光景都落在“人家”后边的村,被贫困绑住多年,为何在这初夏有如此大的魅力,每天能吸引二三百人进村?“樱桃产业发展得好!”沙河子镇党委副书记赵小谦一语道破其中的奥秘。
  1000多口人,600多亩的樱桃种植面积,怎样的发展路子?让任家后村走在了“人前”,一跃成为全镇樱桃产业发展的“明星村”。仅凭樱桃这一项产业,能让全村村民总收入达到100多万元,而且村民不用出村就能卖货,这不仅省了人力,还让果农有了市场话语权。任家后村有它的蝶变“法宝”。
   敢于尝试 抱团发展
  说起大樱桃种植,不得不说任家后村大樱桃种植的第一人——杨巴曹。
  30多年前,杨巴曹为生活所迫,不得不离家谋生。没手艺没文凭的他,选择了贩卖水果养家糊口。贩了几年水果,杨巴曹发现,有一种颗大肉厚的新品种樱桃颇受顾客喜爱。
  杨巴曹从丹凤县的一个种植户那里打听到,这种大樱桃挂果期长,酸甜可口,最主要的是耐储存,方便运输。当时,种植大樱桃的人不多,市场上货品稀少,价格一直高于其他水果,效益可观。
  杨巴曹发现了商机,就决心要打破农村“宁务干果,不务水果”的“偏见”,他要种植大樱桃。1996年,他贷款600元从市农科所买了60棵大樱桃树苗,当起了果农。“祖祖辈辈都是在大山里刨食,这样怕失败,那样怕风险,家庭经济一直在原地推磨转圈。穷怕了,我就想把‘穷’字这座山翻过去。”今年70多岁的杨巴曹说起彼时的困境,依然记忆犹新。
  “树苗栽到地里后,人都在背后议论,说我疯了,种庄稼可以将就温饱,为啥要去浪费耕地种樱桃!”杨巴曹说,长时间囿于贫困,大家的眼界和思维被束缚住了,新的事物不愿尝试,也不敢尝试。“不尝试不创新,就没有翻身的机会,只能一直待在原地打转。”
  为把大樱桃打造成地域品牌,杨巴曹“说给乡邻听,做给乡邻看,带动乡邻干”,引导村民抱团发展,但是应者寥寥。直到2003年,杨巴曹的樱桃树进入盛果期,产量上来了,那年卖樱桃收入1.2万元。实实在在的效益就在眼前,不用杨巴曹动员,村民直接上门取经。
  村民李红英和丈夫一直在西安打零工维持生计,挣的不够花的,一到月末就“钱光”。2008年,夫妻两人看村里的大樱桃产业效益好,主动向杨巴曹学习种植经验,贷款购买了150棵树,一边务果树,一边打工。
  “我觉得大樱桃很有发展前景,不仅市场效益好,而且收获期短,与务农、外出打工都不冲突。”李红英说,她的果树现在正值盛果期,每年仅樱桃这一项产业收入就有三四万元。
  一批又一批的村民主动发展起大樱桃产业,任家后村的樱桃规模逐渐扩大。“成了规模,有了一定产量,客商才愿意来,这样发展才能稳定。”2010年,杨巴曹注册成立了樱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58户村民成为社员。他帮社员联系树苗,提供技术指导,进行统一管理。
  现在,任家后村的房前屋后都是樱桃树,全村种植面积近700亩。“总的算起来,八成村民都种了樱桃树,是实打实的‘樱桃村’。”村党支部书记李卫东说,樱桃产业发展稳定,村民收入逐年提高,2020年任家后村村民人均收入1.18万元,从全镇后进村跨入“明星村”行列。
  用心管护 提高品质
  保质才能保价。任家后村村民很早就意识到品质的重要性。
  “在任家后村,随意走进一个樱桃园子,地面打理整洁,树枝修剪得当,挂果率高,果实品质好。”商州区林特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刘建鹏说,任家后村的樱桃品质在全区是数一数二的,一方面是坡塬地多、光照充足,另一方面就是群众科管意识强。
  “这每一棵树经过修剪后,能够得到充足的日照,这样樱桃才甜。还有,树枝也不能太高,要让采摘的人伸手就能够到,方便采摘。”种植户任效买说起科管经验头头是道。
  任效买是第一批跟随杨巴曹种樱桃的人之一,也是村里的种植大户。他在跟着杨巴曹学习种植经验时,经常拿着本子钻进杨巴曹的樱桃园观察。怎样拉枝,什么时候施肥,树的间距多少最好?他都一一记在本子上。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他又专门到杨凌农科所去向专家请教,樱桃品种如何改良,嫁接有什么技巧,病虫害怎样防治?这些问题,任效买彻底弄明白后,才放心地栽下樱桃树苗。
  任效买还积极参加镇上和区上组织的集中培训,短短几年间,他从“土专家”变身为拥有“文凭”的“真专家”,被评定为中级职业农民。“学习越多,管护越精心,用了心,樱桃品质自然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任效买说。
  在任效买的影响下,村民的科管意识增强,纷纷主动学习科管知识。“区林特产中心的专家来村里指导时,村民的学习积极性很高,都争着往前头站。”李卫东说。
  “除了集中培训,我们每月至少深入产业园开展实地指导一次。每次到任家后村,种植户都是追着问问题,群众的学习意愿强烈。”刘建鹏说,近年来,为了助推林特产业发展,他们培养了一批技术员,专门解决群众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精心地管护,为任家后村赢得了口碑。“批发商都爱要任家后村的樱桃,因为在市场上畅销,哪怕价格略高于别的地方,批发商还是争着买。”市区东新路一家水果商店的老板李先生说。
   线上线下推销 不出门把钱挣
  随着乡村旅游、电商销售等新业态兴起,任家后村的樱桃销售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前销售果品方式较为单一,往往是樱桃果农自售或是卖给收购商,现在通过电商、入园采摘、订单等多种渠道销售,增加了果农的市场话语权,村民收入大幅提高。
  “从去年开始,我们的果农就没有出村卖过樱桃了,都是人们追到门上来买,自然形成了一个樱桃市场。”李卫东说,任家后村樱桃品质好的名气越传越广,除了上门来直接买的,这两年游客直接入园采摘樱桃也越来越红火。
  “进园采摘,游客可随便吃,但带走的要按高于市场价算钱。扣除客人吃的,收入和直接现卖差不多,但游客入园采摘免除了村民雇人摘樱桃的环节,在地头就把樱桃卖了,这就又省下了人工费。”任效买算了一笔账后,认为采摘既满足了游客,也方便了果农,是一桩划算生意。“现在城里的人都喜欢到乡村采摘,我也得抓紧跟上形势!”任效买还打算再种植些西梅和樱桃“配套”,建个专门的采摘园,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
  线下市场火爆,线上也是一片热火朝天景象。5月13日,沙河子镇在任家后村举办了第一届樱桃节。当天,村民李深红拍了一段短视频发在抖音平台,吸引了大量网民观看、点赞,截至5月18日,那条视频的点赞量有1.4万人次,浏览量2.5万人次。抖音上,以任家后村为定位发布的短视频,就有29.7万人次浏览。短短几天,任家后村的樱桃在短视频平台霸屏了,成了“樱桃网红村”。
  来自市区的王先生说,他就是在抖音上刷到“任家后樱桃熟了”的视频后,专门开车前来购买樱桃的,他分别买了3公斤“美早”品种和2公斤“红灯”品种。“我尝了尝,两个品种的口感不一样,一个肉厚味甜,一个肉薄味重,我都很喜欢。”
  短视频扩大了知名度,吸引了顾客,也打开了销路。从开始采摘樱桃算起,村民杨虎就从西安市赶回来专门帮父亲在微信朋友圈卖樱桃。杨虎之前从事销售行业,微信上有大量的客户,他把自家园子的樱桃拍成视频发在朋友圈,很快就有人联系他要购买。5月18日当天,杨虎卖了18箱樱桃,一箱2公斤装,省内卖100元一箱(包邮),省外卖130元。“线上卖利润更大,除过快递费,一斤卖20元,利润是线下的一倍。”杨虎介绍,今年以来已经在线上卖了40箱,天天供不应求,我们雇了3个人在樱桃园里采摘,往往是摘的不够卖的。
  大樱桃要想“飞”出大山,还需要物流助力。“因为这里的大樱桃颜色好、果肉甜,所以销量一直不错,去年旺季的时候,最多一天就发送三四百斤樱桃。全国各地的樱桃顾客都有,最远的销售到广州、深圳。”京东快递派送员王伟介绍,从去年开始,他们直接驻扎在村里,园子那边采摘,这边现场分拣、包装,公司提供泡沫箱和冰袋,全程冷链运输,确保樱桃按时保质销往省内外。
  “顾客来了,电商也来了,再也不用把樱桃扛下山,起早贪黑跑市场了,我们果农太省心了!”种植户杨俊堂说,他去年三分之二的樱桃走了电商,其余的在门口就卖了。“不出门就把钱挣了,生活当然美了。”杨俊堂笑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