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学知识富“脑袋”,凭技能富“口袋”——
蹚出新路子 过上好日子
白志鑫
文章字数:4332
王涛正在将蜜蜂分箱
崔涛正在给仔猪拌料
祁延朋正在给菌棒喷水

    
   
  乡村振兴,人人可期,人人可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乡村振兴照见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方向进程,也为广大乡村本土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
  近年来,商州区涌现出一批“新农人”。他们从城市回归乡村,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为农业注入新动力,让老村庄焕发新活力,带领乡亲挑起现代农业“金扁担”。在一个个养殖、种植基地,一批“新农人”正辛勤耕耘。近日,记者采访了其中3名创业青年,倾听了他们的奋斗故事。
  王涛   不断学习实践发展甜蜜事业
  初夏时节,槐花盛开。5月19日,微风轻拂,槐花飘香,让人陶醉。记者乘车在商州区牧护关镇蜿蜒曲折的村道上行驶了近20分钟,来到了秦岭深处的韩峪川村返乡创业青年王涛的养蜂基地。
  这里群山环绕,树木葱葱郁郁,溪水清澈见底。一排排依山势摆放的蜂箱格外醒目,只见蜜蜂在空中飞舞,耳边的嗡嗡声此起彼伏。
  “这些都是我的蜂箱,目前有350箱,年初卖了一部分,最多的时候有800箱左右。”王涛指着草丛里的蜂箱高兴地说。
  王涛今年34岁,养蜂已有6个年头。在茂密的树林中,掩映着一座土坯房,那里就是王涛的老家。生于斯,长于斯,王涛在这里见证了父辈在养蜂上付出的汗水和努力。2015年,王涛从外地辞职返回家乡,成为一名专职养蜂人。
  “那几箱蜂都跑了,你快过来看!”王涛正在查看蜂箱之时,妻子朱慧突然跑过来让他去“收蜂”。原来是一大群蜜蜂从蜂箱底部的小孔飞了出去。由于树高叶密,他们一时间找不到那群蜜蜂的位置。
  朱慧十分焦急,王涛反而很淡定。“没事,它们飞不了多远,一会就下来了。”养蜂多年,王涛对蜜蜂的习性了如指掌,根据他的经验,这群飞出来的蜜蜂今天要“分家”。他叮嘱朱慧去准备工具,随后在树林里仔细寻找,终于在一棵大槐树的上方找到了那群蜜蜂。
  盘旋的蜂群发出“嗡嗡”的声音,王涛认真地观察着,眼看蜂群就要飞往低处的草丛中,只见他迅速穿上防护衣和面罩,拿着一个黑色的收蜂笼走向草丛。他举着收蜂笼在草丛中站着,引导蜜蜂钻进收蜂笼。10多分钟后,收蜂笼里里外外爬满了蜜蜂。
  “这些就是要新分箱的!”王涛将收蜂笼往新蜂箱里轻轻一抖,“唰”的一声,蜜蜂全部飞入新蜂箱。看着那些蜜蜂已经入箱,朱慧才放下心来。
  朱慧说,自己虽与王涛一起创业养蜂,但是遇到一些问题还是拿不准。王涛受父亲熏陶,从小就喜欢蜜蜂,养蜂多年,对蜜蜂的习性甚是了解,像收蜂、分箱这种技术活,王涛非常娴熟。
  “一开始也是啥也不会,第一年养的蜂全都没成,第二年出去学技术,第三年回来继续养,才把本包住。这几年都是边学习边摸索,研究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王涛寥寥数语,道出这些年养蜂的不易与努力。他的蜂箱数量从最初的50多箱发展到800多箱,实现了自繁自育。他养的蜜蜂品质好,蜂种被我省的汉中、宝鸡以及宁夏等地的客商争先订购。
  2019年,王涛成为一名职业农民。2020年,他成立了甜蜜乐园家庭农场,更加注重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中华蜂产业。他的养蜂技术在同行业已经小有名气,经常被邀请去给一些养蜂大户指导培训,附近散养的农户也找他指点。在王涛的带动下,周边的20多户群众也发展起了养蜂产业。
  “这些年,农场主要是依靠卖种蜂发展,同时也出售一部分土蜂蜜。”王涛说,自家农场的土蜂蜜远离污染,蜜蜂采的都是山里的桔梗、槐花的蜜,酿成的蜂蜜口感细腻甘甜,现在主要是回头客买的比较多。
  王涛的农场建在大山里,位置偏僻,土蜂蜜销路往往受到限制。今年他计划参加中级职业农民培训,在学习养殖知识之余,还要学习销售、电商类知识,不断在实践中摸索,进一步扩大农场知名度,将产品更快更好地销售出去。
  崔涛  逆境中抓机遇拼出新天地
  一个近2000平方米的养猪场,每个猪舍内都装有全方位的监控设备。风机、水帘等温控设备,自动拌料机、自动水线等饲养设备,还有产床、保育栏等繁育设备先进而齐全。依托设备齐全的猪舍,27岁的崔涛正一点一点实现着他的现代化养殖梦想。
  5月18日,记者在杨峪河镇西庙坪村家兴绿荫农场,见到了正在与养殖户交流的崔涛。当天,有3名村民专程过来购买仔猪。“经常来买,都是熟人了,这娃能干得很!”养殖户于红卫笑着说。面对夸赞,崔涛腼腆地笑了笑。
  初见崔涛,他戴着黑框眼镜,身着白色短袖和牛仔裤,文质彬彬的形象和一般养殖户的形象大为不同。1994年出生的崔涛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食品企业工作,工作了一年后便辞职回家专心搞养殖。
  崔涛说,以前家里的养殖场规模不大,养了20多头猪,主要是由母亲负责养殖,这个小小的养猪场是全家的经济来源,承载着全家的希望。2018年,猪价疯狂下跌,养猪场一度面临倒闭。
  当年10月,心急如焚的崔涛不顾全家反对辞职回家,帮助母亲马玉婷一起经营养猪场。“好不容易供出一个大学生,如今却要回来养猪,但是娃当时坚持要回来,我们也没有劝下。”马玉婷说。
  崔涛的孝顺家人都看在眼里,也接受了他的决定。
  回家后,崔涛认真研究了一下当时的市场行情,按照他的判断,风险与机遇并存,猪价到了最低点肯定会触底反弹,一定要抓住这次机遇。他一方面鼓励家人坚定养殖信心,一方面对养猪场进行改造升级。
  “回来后一看,我们养殖的方式还是传统的,费人费时费力,必须要上设备,先解放双手。”崔涛说,随后,他购置了一台自动上料、拌料的机器,大大减轻了母亲的工作量。随后,他又对猪舍进行了升级改造,对猪舍的外围重新加固装修,新建了产房、保育房等,在猪舍内增加了监控、定位栏、保温床等设备,还购置了电脑、打印机等。在他的一步步推动下,养猪场面貌焕然一新。
  作为一名养殖业方面的新手,崔涛深知学习的重要性。2018年起,在商州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工作人员张晓红的鼓励下,崔涛积极参加初级职业农民培训,从此走上了专业化养殖的学习之路。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养殖培训,向一个专业养殖人的方向努力,南京、西安大都市也留下了他参加培训的身影。
  勤奋好学的崔涛在一次次培训中学到了经验、开阔了视野,回家后将全部热情投入养殖事业。2020年,崔涛通过了省农业农村厅的考核认定,成为一名高级职业农民。2019年,猪价终于迎来上涨。在崔涛的科学管理下,养猪场已经实现了自繁自育。当年,他的农场出栏了1100头仔猪,收入60万元。崔涛不仅还完了家里的外债,还结余了一部分。他又对养猪场进行升级改造,将猪舍改建成彩钢结构,增加了暖风、降温的温控系统。当年10月,崔涛成立了家庭农场,继续稳步发展养殖业。
  2020年,崔涛家的养猪场出栏仔猪1800头,让家里收入翻了番。崔涛买了辆车,并在城里买了房,一家人在勤劳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
  看到养猪场在崔涛的经营下蒸蒸日上,马玉婷非常欣慰:“以前就靠我一个人,不敢多养,根本忙不过来。后来,我们增加了这些现代化养殖设备,饲养猪的规模大了10多倍,也能忙得过来。”
  如今的崔涛更加老练、从容。说起打算,崔涛的思路很清晰,他指着不远处的一片空地说:“今年计划流转10亩土地发展种植业,其中一部分土地用来种牧草,通过制料机加工草料。这样既能供养猪场,还能销售。我都算过了,利润还算可以。然后剩下的地种上大棚草莓和韭菜,种养结合,发展循环农业。”
  祁延朋  带领村民凭技能挣工资
  5月21日,记者来到商州区北宽坪镇延朋食用菌厂北宽坪基地,只见食用菌大棚内干净整洁的菌床上,菌棒排列整齐,工人正忙着给菌棒喷水。
  说起种植木耳的收成和效益时,基地负责人祁延朋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这里地处蟒岭腹地,空气清新、植被覆盖率高、水源丰沛,非常适合木耳生长。基地目前发展了春耳和秋耳,一年能收六七茬,头茬产量是最高的。
  “再过半个月就进入成熟期了。”祁延朋拿起一个木耳菌棒仔细查看,上面黑色的耳芽密密麻麻地从菌棒里长出来。
  今年37岁的祁延朋是商州区夜村镇张流村人,是远近闻名的“种菇能手”。近几年,他在外地代加工菌棒、当特聘技术员,收入年年攀升。今年,他回乡创业发展木耳产业,想要带动更多当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稳定增收。
  2006年起,祁延朋就开始了食用菌种植之路。一开始,他只发展了5000袋,由于不懂技术、科管养护不到位,当年菌棒出菇率非常低,发展菌产业失败。但是,年轻好学的祁延朋并没有沮丧,而是静下心来认真分析失败原因。
  除了种植方式传统落后外,最大的不足就是技术欠缺。“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把技术学好再回来好好种,一定能成功。”怀着这样的想法,祁延朋踏上了学习食用菌之路。
  内心坚定的祁延朋一心想要学好技术、种好香菇。那些年,他跑遍了全国各个香菇的主产区,包括河南、福建、湖北、河北等省,他还去过哈尔滨市学习。
  “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海拔高度和温度,香菇的种植要点还是大有区别的。”祁延朋说,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他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总结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种植方法。在这期间,他逐年扩大香菇规模,边学边种,还报名参加了职业农民培训。
  商州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工作人员罗长虹说:“祁延朋每年都积极参加各类培训,除了学习种植香菇方面的,还有电商、销售等其他领域的,非常上进好学。”
  祁延朋不断努力学习实践、总结经验,香菇越种越好,种菇技术也愈发娴熟。附近种植户遇到难题,都爱找他商量,而他也不厌其烦地帮每一名村民答疑解惑。“只要我知道的,一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2015年,祁延朋不再种植香菇,而是带着一批经过培训技能高的村民去甘肃、河南等省的食用菌基地做一些食用菌生产的前期加工工作(制袋、拌料、做包、灭菌、接种等),他还被有的食用菌厂聘为技术员。凭着娴熟的技术,当年祁延朋赚的钱比他种菇时还多,一些村民在他的带动下收入也跟着翻了番,这也更加坚定了祁延朋钻研食用菌技术的决心。在这之后的5年时间里,祁延朋带着他的团队奔波于全国多个食用菌基地,让大家靠能力、凭技术挣钱。
  2019年12月,祁延朋与其他4名职业农民被选中参加全省农民教育师资能力提升培训暨技能比武活动,获得了食用菌团体赛一等奖、专项二等奖,并被省现代农业培训中心聘请为陕西省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省级师资库设施蔬菜专业教师。2020年,祁延朋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高级职业农民。
  在带动村民致富创业的路上,祁延朋一直在努力。这些年,他通过产业带动、技术帮扶等方式,累计带动80多名村民依靠食用菌脱贫增收,多次被评为“创业致富带头人”。
  2021年初,祁延朋在北宽坪镇于家山村流转了32亩土地,建起了木耳种植基地,准备发展地栽木耳产业。他对木耳产业的前景非常有信心,经过前期考察,他认为于家山村地处深山,具有空气含氧量高、温度低湿度大的特点,就下定决心建起32个木耳大棚,发展了20万袋木耳菌棒。
  “学习了好多年食用菌种植技术,虽然是第一次种木耳,但是我很有把握。目前,耳芽已经陆续出来了,再过半个月就进入采摘期。随后我将继续丰富种植种类,把平菇、羊肚菌也种上!”看着大棚里一个个长势良好的菌棒,祁延朋信心满满地说。